APP下载

史料实证素养视阈下的历史信息提取能力培养
——以部编新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为例

2022-09-29陆唯娴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史料文字历史

◎ 陆唯娴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其内容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为使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实更具操作性,“新课标”将史料实证素养划分为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四个素养水平。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信息提取能力是指在把史料转化为史料信息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观察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炼史料中所蕴含的信息的能力。这属于史料实证素养分层水平一的能力要求,是整个史料实证素养达成的第一步,为史料的辨析与互证等奠定基础。笔者尝试以部编新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探讨史料实证素养视阈下的历史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策略。

一、立足教材,明确史料的分类及特点

史料是历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素材。教学中常用的史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部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除课本正文之外,还加入了学习聚焦、历史纵横、学思之窗、问题探究等内容。粗略统计后,整书额外补充的文字史料有123 例,图像史料有227 例,平均每课有5 个文字史料、8 个图像史料来佐证。无论从形式还是从数量来说,都是一笔丰富的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教材,以教材史料为依托,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史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文字史料是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历史资料。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原始史料。它包括文书档案、政令、文件、条约、决议、奏折、报告、笔记、回忆录等;第二,撰述史料。撰述史料主要出自各种历史著作;第三,文艺史料。文艺史料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史料。它们是以艺术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的语调往往比历史文献资料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非文字史料则是指除文字史料以外的一切资料形式总和,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图表史料。图表史料主要包括图片、地图和表格。通过观察图片可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物的直观认识。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则可以了解到诸如地理方位等信息。而表格则是以“表”这一特殊的形式出现的历史资料,主要以统计数字来说明问题。第二,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指以物质作为信息载体的史料,主要“包括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第三,口述史料。口述史料是指“经过口述历史的专业训练者,对重要人物或特定对象进行慎重的访谈录音,保留其忠实而深入的记录”。

了解史料的分类及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不同类型的史料在教学中相互补充和配合,才能完成课堂中的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涵养历史信息提取的意识

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史料的兴趣呢?

1.创设情境,渗透意识

布鲁纳认为,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这种论述强调了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时,教师展示马首回归圆明园的视频: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 尊兽首铜像流失海外。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马首铜像回家了。圆明园的百年沧桑、文物聚散,牵动着国人心弦。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 周年,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60 周年。铭记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让我们一起回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走进那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战争。

通过视频和教师渲染,引导学生回忆两次鸦片战争那段屈辱的岁月。在学生回忆和表达感受时,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挖掘史料蕴含的丰富信息,感悟其所蕴含的内涵,渗透历史信息提取意识。

2.问题导向,增强意识

伽达默尔认为,问题具有方向性的意义,使被问的东西卷入某种特定的背景中,问题的出现好像开启了被问东西的存在。教师通过提问,既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时,教师补充史料并设计问题链:(1)200 多年前,是什么驱使马戛尔尼不辞劳苦来中国?(2)面对马戛尔尼访华,清政府的答复是什么?(3)两封国书背后体现了怎样的实质?

材料:两封国书

第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第二,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一洋行,买卖货物。第三,请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商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藏,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第四,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

——摘自《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

天朝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特因天朝所产丝绸、茶叶、瓷器、丝帛,为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摘编自《高宗清实录》

学生通过对问题链的探究,理解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刺激,急需对外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两封国书背后反映出的是当时清政府的盲目自大,英国政府在希望改善贸易关系的同时又带有侵略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19世纪中期英国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史料并层层设问。学生在问题导向下,提取史料中所蕴含的信息,了解中国国情并将中国置于世界大环境中去考察,深刻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增强历史信息提取意识。

三、示范合作,传授历史信息提取的方法

教学实践中,传授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科学方法尤为重要。不同史料有不同的信息提取方法,在实践中要做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1.提取文字史料历史信息的方法

从文字史料中提取信息是史料信息提取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文字史料的信息通常体现在正文、史料的出处及其相关注释上。常用到的方法有:(1)分层法,根据每层的核心内容提取信息;(2)句逗法,将资料的每一句话作为一种信息进行提炼;(3)关键字词句法,寻找事实性文字材料中的关键字词、观点性文字材料中的关键句。

解读《南京条约》内容时,教师呈现条约原文:

材料: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共13 款,主要内容是:

第二款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第三款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第四款 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第六款 因大清钦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银元,大皇帝准为偿补。

第十款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摘编自中英《南京条约》

针对《条约》内容,教师启发学生采用句逗法,将材料的每一句话作为一种信息进行提炼。提炼基本信息后,再引导学生剔除次要信息,保留核心信息。如:第二款中“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讲述了英国人可以寄居在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并进行贸易通商。但从英国发动战争的动机去分析,我们可知五口通商才是《条约》签订的真正目的。条款三的语句简练,语义清楚,学生可直接得出条款核心内容:割让香港岛。条款四、六则需要学生对史料进行分层,剔除干扰信息后,合并赔款数额,得出赔款2100 万银元。条款十内容较为繁杂,可引导学生采取关键字词句法,将重点词汇“进口、出口货税”“饷费”“秉公议定则例”“英商按例交纳”用横线着重标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这一条款提出了“关税需要和外国人商定”,得出这一条款的核心内容:协定关税。

2.提取非文字史料历史信息的方法(以图表史料为例)

图表史料可使学生直观感知历史,增强历史时空感。图表史料主要包括各类图片、地图和表格。图片中的信息通常体现在图片名称、图片文字说明和图片人物事件上;地图中的信息通常体现在地图名称、图例及地图内的文字说明上;而表格通常由总标题、分项栏目和数据(数字或百分比)组成,个别表格有注释。图表史料信息提取的一般流程是:首先,观察、比较上述信息的内容;进而,根据图表中的提示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找出其明显的和隐藏的信息;最后,结合所学准确得出结论。

讲述虎门销烟时,教师呈现教材第90页上的两幅图片:

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

英国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鸦片仓库

教师设问:“从这两幅历史图片中,你们能发现哪些历史信息?”学生作出相应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如何发现的?”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史料,既要注意图片中的内容,还要关注图片下面的注释。弄懂图片含义后,结合所学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依托图片,通过“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你是如何认识的?”的探究,引导学生从提取图片表面信息到分析内在寓意,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方法,可根据实际需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有效地挖掘史料信息。

历史信息提取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其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达成,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提取历史信息的条件,采取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形成研习史料、探究问题的历史思维,提升历史信息提取能力,涵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5页。

[2][3]胡琮禹:《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分类和作用》,《阴山学刊》2001年第3 期,第93、94页。

[4]何大进:《实物史料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5 期,第56页。

[5]沈怀玉:《口述史料的价值与应用》,《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第133页。

猜你喜欢

史料文字历史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文字的前世今生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史料二则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