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生性乳腺癌中SOX9、CD133和EpC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09-28陈翔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标志物阳性

陈翔宇,王 弦,2,胡 月,3,吴 强,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化生性乳腺癌(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 MBC)是乳腺癌中具有肿瘤性上皮向鳞状细胞和(或)间叶成分分化特征的肿瘤[2],其预后差[3],至今无可靠的预后指标。研究表明,MBC中富含乳腺癌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BCSC),并因此出现上皮向间质分化的特征,同时这种特征使MBC更具有侵袭性和化疗抗性[4]。既往实验发现,SOX9可以调节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促进癌症的进展[5]。在乳腺癌中,SOX9对维持BCSC群的功能至关重要,高表达的SOX9与乳腺癌肿瘤的进展相关[6]。MBC中富含BCSC,但目前尚无SOX9与BCSC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故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BC中SOX9及BCSC标志物的表达,分析其与MB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1~2020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存档的42例MBC手术切除标本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手术前均未接受过新辅助化疗。所有肿瘤诊断标准参照WHO(2019)MBC组织学分型。根据肿瘤成分类型分类:鳞状细胞癌22例、梭形细胞癌5例、低级别腺鳞癌1例、伴异源性间叶样分化型7例、含两种及两种以上化生成分MBC 7例。此外,42例MBC中同时具有化生型成分和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BC-NST)者38例,其中鳞状细胞癌21例,化生成分占30%~90%;梭形细胞癌5例,化生成分占50%~70%;伴异源性间叶样分化型7例,化生成分占40%~80%;含两种及两种以上化生成分MBC 5例,化生成分占70%~90%。每半年以查询病例或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定义为手术至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的时间,随访以手术时间为始,截至2021年3月,随访12~104个月。

1.2 试剂兔抗人SOX9多克隆抗体(北京博奥森公司),鼠抗人CD133单克隆抗体(武汉三鹰公司),鼠抗人EpCAM多克隆抗体(武汉三鹰公司),小鼠/兔聚合法检测通用性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1.3 方法

1.3.1生物信息学分析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 GEO)网站(www.ncbi.nlm.nih.gov)选取MBC数据集(GSE 57544),提取SOX9及常用的BCSC标志物[7]CD44、CD24、EpCAM、CD133、ALDH1表达量,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1.3.2免疫组化 42例MBC手术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分别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切片脱蜡水化,柠檬酸高压抗原修复,PBS缓冲液冲洗,滴加一抗,4 ℃过夜孵育,二抗室温孵育20 min,DAB显色,苏木精染色,脱水透明后,镜下观察。

1.4 结果判读SOX9[8]以MBC中化生性成分细胞核出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CD133[9]及EpCAM[10]以MBC中化生性成分胞膜、胞质出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评分标准:判读MBC化生区域细胞阳性率及染色强度。(1)按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分:阳性细胞数<5%为0分,5%~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6%~100%为4分。(2)按阳性细胞染色强度评分:未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将两项得分结果相乘:总分0~1分为阴性,2~12分为阳性,以染色总分的中位数作为区分SOX9、CD133和EpCAM高低表达的指标。ER、PR以化生性区域肿瘤细胞核阳性细胞比例≥1%为阳性。HER-2表达0及1+为阴性,2+为不确定,3+为阳性。42例中有1例HER-2为2+病例,FISH检测为HER-2基因扩增,定为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6.0.1软件及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的差异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和单因素生存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MBC中SOX9与常见BCSC标志物的相关性提取GEO数据集28例MBC患者的SOX9和常用BCSC标志物的表达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SOX9表达与CD44表达无相关性(rs=0.139,P=0.447),与CD24表达呈正相关(rs=0.647,P<0.01),与CD133表达呈正相关(rs=0540,P<0.01,图1),与EpCAM表达呈正相关(rs=0.554,P<0.01,图1),与ALDH1表达无相关性(rs=0.261,P=0.179)。虽然CD24与SOX9表达呈正相关,但通常以CD44和CD24联合作为BCSC标志物。故本实验选用EpCAM与CD133作为BCSC标志物。

图1 生物信息学分析MBC中SOX9与BCSC标志物CD133及EpCAM的相关性

2.2 MBC中SOX9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MBC化生成分中SOX9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核,呈弥漫阳性(图2)。SOX9阳性率为83.3%(35/42),高表达率为47.6%(20/42),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中位数为4,平均数为5±3.4。SOX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高TNM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肿块直径、Ki-67增殖指数、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及化生成分无关(表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OX9表达与患者3年PFS呈负相关(P<0.05,图3)。

ABC

图3 SOX9表达与MBC患者PFS的关系

2.3 MBC中CD13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MBC化生成分中CD133阳性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和胞质,呈弥漫阳性(图4),CD133的阳性率为73.8%(31/42例),高表达率为57.1%(24/42),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中位数为4,平均数为4.5±2.7。CD133表达与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增殖指数、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及化生成分无关(表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133表达与患者3年PFS呈负相关(P<0.05,图5)。

ABC

图5 CD133表达与MBC患者PFS的关系

2.4 MBC中EpCAM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MBC化生成分中EpCAM阳性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和胞质,肿瘤细胞中呈弥漫阳性(图6)。EpCAM的阳性率为88.1%(37/42),高表达率为45.2%(19/42),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中位数为6,平均数为6±3.5。EpCAM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与肿块大小、TNM分期、远处转移、Ki-67增殖指数、ER表达、PR表达和HER-2表达无相关性(表1)。EpCAM在两种以上化生成分型MBC中的表达高于单一化生成分型(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pCAM表达与患者3年PFS呈负相关(P<0.05,图7)。

ABC

图7 EpCAM表达与MBC患者PFS的关系

表1 MBC中SOX9、CD133及EPCAM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2.5 MBC中SOX9、CD133和EPCAM表达的相关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OX9表达与CD133表达呈正相关(rs=0.502,P<0.01,图8),与EPCAM表达呈正相关(rs=0.529,P<0.01,图8)。

图8 MBC中SOX9与CD133、EpCAM表达的相关性

2.6 MBC与IBC-NST中SOX9、CD133和EpCAM表达的对比分析本实验对MBC化生成分和IBC-NST成分中SOX9、CD133和EpCAM表达进行对比分析,38例同时具有化生成分和IBC-NST成分的病例中,SOX9、CD133和EpCAM在化生成分中的表达评分均高于IBC-NST成分(P<0.05,图9)。

2.7 生存分析Cox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SOX9高表达、CD133高表达与MBC患者的3年PFS相关(P<0.05,表2),选取P<0.12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OX9是影响患者3年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MBC患者PFS的Cox多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CSC是肿瘤细胞中的一种亚群,其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启动肿瘤发生的能力,对肿瘤的耐药、复发和转移起关键作用[11]。在乳腺癌中,转移是受多种信号通路严格调控的一种过程,大多数细胞具有脱离原本基质便凋亡的特征,但CSC可以存活并在远处建立转移性病变,因此CSC促进了乳腺癌的转移[12];同时,研究表明CSC在乳腺癌中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并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血管的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13],并且CSC有着抗凋亡分子的高表达以及高效的DNA修复机制,使得其对放疗及化疗表现出高度的抵抗力,这是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14]。普遍认为,MBC富含CSC的特点使其伴随较差的预后[4],因此MBC中CSC调控网络的研究对于预测MBC的预后和防止复发至关重要。

SOX9是S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和干细胞维持中起关键作用[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OX9可以调节CSC,促进癌症的进展。Domenici等[15]发现在IBC-NST中,SOX2-SOX9信号轴控制BCSC的含量,并且是表达BCSC标志物ALDH1所必须的,是维持BCSC的关键调节剂。在三阴型乳腺癌中,Strekalova等[16]证明可以通过限制MAT2A-SOX9轴抑制BCSC群体,从而抑制癌症的进展,这些研究证实了SOX9在维持BCSC并以此促进乳腺癌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本实验中,SOX9的表达与MBC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远处转移呈正相关,表明SOX9在MBC的转移过程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除了促进转移,SOX9还与MBC患者PFS关系密切相关,本组病例显示,SOX9高表达与高TNM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3年PFS呈负相关。这些与既往SOX9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研究一致[17]。同时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OX9的表达与患者3年PFS密切相关[P<0.05,HR=29.023(1.850~455.380),置信区间较大或与样本量较少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结果表明SOX9与MBC的进展密切相关。

图9 A.SOX9在MBC化生性成分和IBC-NST成分中的表达;B.CD133在MBC化生性成分和IBC-NST成分中的表达;C.EpCAM在MBC化生性成分和IBC-NST成分中的表达

CD133和EpCAM常作为BCSC标志物,Wright等[18]在免疫缺陷小鼠的乳腺癌细胞中分离出的CD133+细胞具有更高的集落形成效率、增殖率和更强的成瘤能力。Hiraga等[19]从乳腺癌细胞系中筛选出的EpCAM+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力,给小鼠心内注射EpCAM+乳腺癌细胞,小鼠发生骨转移的概率明显增加,提示乳腺癌CD133+和EpCAM+细胞具有BCSC的特征。乳腺癌中EpCAM与CD133的表达通常与不良预后有关,Brugnoli等[20]研究结果显示,在三阴型乳腺癌中CD133+和EpCAM+细胞具有高增殖率和高侵袭力,并且与三阴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直接相关。本实验中,CD133和EpCAM的表达与患者3年PFS呈负相关;CD133表达与远处转移呈正相关,EpCAM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pCAM在两种以上化生成分的MBC中表达高于单一化生成分,存在两种以上化生成分是导致MBC复发和生存率降低的不良因素[21],这些结果提示CD133和EpCAM与MBC患者的肿瘤进展相关。

本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SOX9表达与CD133和EpCAM表达呈正相关,这与文献中报道的提示SOX9在癌症中通过调控BCSC并加速肿瘤的恶性进展结果一致[22]。同时,MBC是富含BCSC的肿瘤[4],本实验结果显示,EpCAM和CD133在MBC化生成分中的表达高于非特殊型成分,证明了MBC比IBC-NST富含干性特征,并因此具有更差的预后。这些结果表明,在MBC中SOX9表达与BCSC标志物关系密切,可能作为MBC中的BCSC调控因子,并以此促进MBC的进展。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标志物阳性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