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产房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实践体会

2022-09-27胡春仙谢丽君

护理与康复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房产科初产妇

徐 捷,胡春仙,谢丽君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对产科综合服务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产科的服务内容呈现多元化,从以传统的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生理为中心,转变为越来越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维度,故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family-center maternity care,FCMC)应时而生[1]。FCMC模式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以“产妇为中心”的核心服务理念,具体方式表现在待产、分娩、产后康复为一体化的家庭式产房(labour,delivery,recovery postpartum,LDRP)[2],为产妇及其家庭提供监护的方法[3-4],体现了家庭支持、参与和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以产妇为中心,以家庭为主体,保障母婴安全”的核心服务理念[5]。为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在参考FCMC模式,并结合原产房管理模式基础上,开设了一体化产房模式,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背景资料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年收治孕妇、产妇1万多例。有传统模式分娩室9间,一般每间产房安排1~2张分娩床,采用产科常规流程及护理。原产科常规流程及护理:病区护士接待入院产妇,进行产前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对产妇说明分娩相关事宜;待产妇宫口开至3 cm转运至待产室,全面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胎儿心率等,待宫口全开后转至分娩室,按照常规流程助产士协助生产;产后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常规观察2 h后转回病区;由产妇家属辅助病区护士完成日常母婴护理,病区护士给予产妇基本的心理支持,出院后进行常规健康指导。此产科常规流程及护理存在以下问题:整个过程中产妇需要多次转运房间,增加了产妇恐惧焦虑感,影响产程的进展,增加了阴道助产和中转剖宫产的风险;产后康复过程中,产科病区病房多为2~5人间,多人分娩后母婴同住一室,严重影响了产妇的休息,降低母乳喂养率及住院满意度。

2 一体化产房配套模式实施方法

2.1 一体化产房及设备的设置

医院设置一体化产房共25间,均为单人房间,其中单间一体化产房18间(每间建筑面积约36 m2),套间一体化产房7间(每间建筑面积约68 m2),不同规格产房内均配备新生儿辐射保暖台、无影灯、产科抢救车、多功能产床等,适用于任何阴道手术产、产钳术和产道修补术,可进行多种调节以适用于待产和各种分娩体位,室内空间和设备的功能适合于开展产妇及新生儿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抢救。

2.2 一体化产房人员配备及岗位管理

一体化产房在职人员包括产科医生5人、儿科医生1人、助产士8人、护士 17人 、保洁员 2人、保安2人、工人1人、财务人员1人。原则上按床护比1∶1确定护士数,实行扁平化护理,配备责任护士6人,每名责任护士分管3~4例产妇,母婴一切治疗护理均由责任护士完成;配备责任护士(组长)2人,分管病情较复杂的产妇,同时兼管低年资护士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设立办公班1人,由产科护士担任,负责处理医嘱、安排床位、处理其他事务等;设接生班1人,由助产士担任,负责班内协助生产工作,无协助生产工作时协助责任护士分管产妇。同时配备1名楼层管家,由物业公司派驻工人担任,负责接送产妇出入院,礼仪服务,接待参观等;后勤财务人员1人,由财务科派驻工作人员担任,负责床边出入院办理及结算。产科医生负责一体化产房诊疗计划、方案实施、产程管理、母婴医疗质量等;儿科医生负责每日新生儿查体、日常监测、异常情况的处理。保洁员负责一体化产房终末处理及楼层各项保洁工作;保安负责楼层的安保及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

2.3 一体化产房服务流程

产妇办理入院手续,由急诊护士陪同进入一体化产房病区,进行详细交接班。一体化产房病区护士接待产妇,安排一体化产房,床边办理电子病历,介绍一体化产房环境,入院告知,健康宣教;责任护士给予产前、产时、产后母婴护理;产妇出院时,后勤财务人员床边办理出院手续,责任护士完成出院宣教,并由楼层管家护送产妇及新生儿至安全上车。

2.4 一体化产房服务管理

2.4.1待产及分娩管理

孕32周后,意愿入住一体化产房的孕妇在门诊前台实行预约登记,孕36周后参加一体化产房开设的产前课堂,授课内容为讲解产程相关知识,介绍一体化产房特色,带领孕妇及家庭成员参观一体化产房,并对孕妇及家庭成员进行分娩情境模拟演练,共同制订分娩计划,使其在产前即掌握非药物镇痛的方法及技巧、自由体位待产方法、分娩流程等,增强孕妇自然分娩信心,积极配合分娩。产妇临产后,责任护士加强产妇巡视和观察,指导分娩减痛的方法,按产前护理常规给予阴道指检,产妇宫口开至3 cm,提供导乐一对一的陪伴分娩,带领家庭成员全程参与分娩过程,注重产妇心理疏导,全程提供优质、高效、私密的人文关怀服务。产科医生负责产程管理,如需中转成剖宫产,经资深产科医生评估后,由高年资产科医生主刀及麻醉专家共同完成手术,同时儿科医生在场,确保母婴安全。

2.4.2产后康复管理

产后实行母婴床旁护理,责任护士教会并带领产妇及其配偶进入父母角色,开展床边新生儿智护训练、结合互联网+护理模式,开展多形式以家庭为中心的床边健康宣教,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疾病及用药知识等。产后第1天,病区安排中医师查房,给予产妇个性化的中医辅助康复治疗,根据产妇不同脉象,给予产后康复汤调养,从中医角度对产妇进行泌乳、产后康复的指导等;产后第2天,盆底修复技师到一体化产房常规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形体锻炼;责任护士在产妇出院第3天进行云随访,出院1周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后康复等,对于随访中存在的问题,责任护士给予进一步指导跟进,直至问题解决。

3 效果评价

3.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常规产房管理模式的82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30.31±5.43)岁;身高(164.96±3.15)cm;体质量(65.84±3.51)kg;中专及以下82例, 大专160例,本科及以上578例;孕周(39.53±1.77)周;产前无流产史119例。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的815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29.91±5.36)岁;身高(162.66±4.05)cm;体质量(66.72±4.03)kg;中专及以下80例,大专116例,本科及以上619例;孕周(39.49±1.82)周;产前无流产史112例。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件号:20220117104200055755)。

3.2 评价指标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及Excel软件,收集初产妇产程、顺产率、中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2 h出血量及出生5~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和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评价。总产程时间:包括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10 cm)、第二产程时间(从宫口10 cm至胎儿娩出)、第三产程时间(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顺产率:初产妇顺产例数/同期初产妇总例数×100%;中转剖宫产率:初产妇中转剖宫产例数/同期初产妇总例数×100%;阴道助产率:初产妇阴道助产例数/同期初产妇总例数×100%;直接剖宫产率:初产妇直接剖宫产总数/同期分娩初产妇总数×100%;产后2 h出血量:使用称重法评估失血量,把产后2 h内使用前后敷料、卫生巾等称总重,用其差值除以1.05即为实际出血量,其计算方式为含血产妇垫重-产妇垫净重=失血量重,失血量重/1.05=出血毫升数[6];出生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采用新生儿 Apgar 评分表[7]测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初产妇总数/同期分娩初产妇总数×100%;满意度评价:采用顾客满意度量表(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CSQ)[8]进行评估,该量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测评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程度,共包括5个维度45项条目,各条目均采用 4 分制计分,本研究选取其中8个条目,计算总分评价满意度,总分范围为8~32分,得分越高,表示被测试者满意度越高。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见表1。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见表2。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见表3。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1 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min

表2 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例(%)

表3 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

表4 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前后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比较

4 体会

近年来,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转变[9],产妇这一特殊的群体则更强调“人文关怀”[10]。但在传统产房模式下,初产妇在临产时极易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恐惧的情况,从而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同时,普通产房分娩人数多,人文关怀细节不到位,私密性较差,生产风险和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高。而一体化产房模式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基础上,更注重就诊环境、产妇人文关怀和隐私的保护,不仅满足了初产妇的心理及精神需求,还为初产妇的待产以及分娩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使得宫缩规律,产程进展顺利,使产妇在温馨、舒适、轻松环境下进行待产、分娩以及产后康复。而且一体化产房分娩模式相对于普通产房来说,环境舒适,物理条件充裕,减少了初产妇痛苦指数;病房设备配置充足,紧急情况处理及时,使产妇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自信心和忍耐力增强。因此,医院在充分借鉴FCMC、LDRP模式上开展一体化产房模式,重视一体化产房配套的设置,有利于产妇高舒适度安心分娩,保障母婴安全;在待产管理中注重分娩知识宣教及模拟训练,有利于初产妇掌握分娩流程、减轻分娩疼痛方法及产褥期保健知识;分娩管理中注重优质护理和导乐陪伴,有利于缓解临产后发生的不适,并给予产妇精神鼓励和安慰;产后康复管理中注重床旁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利于调动初产妇和家属的积极性。医院实施一体化产房模式后,较实施前缩短了产妇产程时间,降低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自然分娩率以及产妇满意度。提示实施一体化产房管理模式,更能减少产妇住院期间的不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产妇及家属积极应对生产的信心,提高其积极主动性。

猜你喜欢

产房产科初产妇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产房外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