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活动:有趣的杖头偶

2022-09-23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张洵洵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圆棒木偶尝试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张洵洵

设计意图:木偶是如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玩具。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他们乐于思考、乐于动手制作和表演。而将木偶制作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幼儿的兴趣与家乡的木偶巧妙连接,这一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本节艺术活动中,幼儿通过玩一玩、做一做、演一演获得制作杖头偶的相关经验,这样不仅能使幼儿掌握制作木偶的方法,还能为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玩教具资源,进而帮助幼儿巩固对“杖头偶”外形特征的了解,亲手体验制作“杖头偶”的快乐,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目标:1.观察杖头偶的外形特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并探索制作方法。

2.尝试多种连接材料的方式,在讨论、交流中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

3.体验动手制作杖头偶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制作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棒偶。

2.模具手、木珠串、软棒、弹簧纸、自制棒、小圆棒、竹签、大圆棒等半成品;剪刀、毛根、彩色铅丝、绳子、双面胶等辅助材料。

3.相关音频、白板课件。

活动方案[活动时长]20~30分钟[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制作兴趣

反思:

杖头偶以“童化”的形象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活动中,不仅让幼儿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而且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提供材料方面,我始终遵循“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空间”的理念,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在探究过程中,我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自主选择、勇敢尝试,追随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在探索材料以及连接方法时,我允许幼儿失败,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幼儿自主尝试与探索,或是与同伴交流,梳理已有经验并吸收同伴的新经验,进而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本次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偶已经在幼儿的心中埋下了稚嫩的幼芽。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更加注重经验的积累与课程契机的捕捉,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圆棒木偶尝试
300M钢真空热处理工艺模拟研究
木偶和木偶戏
板式T型构件圆棒榫连接节点稳健优化设计∗
棒料夹持结构对整体硬质合金直柄立铣刀刀刃径向跳动的影响分析*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圆棒回弹分析与模具的设计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走近木偶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