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根治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表达的影响
2022-09-23鲜渝斌
鲜渝斌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胸心乳腺外科,重庆 400700)
食管癌是以进行性吞咽梗阻为典型症状的恶性肿瘤,治疗上以手术根治性切除肿瘤为主要措施[1]。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术能最大限度地将癌肿与患者隔离,但它作为一种开放式手术,存在创口大,胸腔暴露等问题,因而会对术后患者肺功能造成较大损伤,并使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大[2]。胸腔镜根治术[3]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空间大,手术切口小等优势,或许能减少手术操作对肺组织的损伤以及创口感染风险,在保护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胸腔镜根治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2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各61例。传统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44~73岁,平均(60.42±8.56)岁;上段食管癌4例,中段食管癌3例,下段食管癌24例;肿瘤直径2~6 cm,平均(4.30±1.06)cm。微创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43~74岁,平均(61.17±8.32)岁;上段食管癌3例,中段食管癌36例,下段食管癌22例;肿瘤直径2~7 cm,平均(4.34±1.03)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4]诊断标准;②早期食管癌;③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疾病;②严重感染;③有开胸手术史。
1.3治疗方法:微创组:胸腔镜根治术。①胸部:患者左侧卧位,分别在其右腋前、中、后线的第3、7、9肋间及肩胛下角处做 一长约1 cm的操作孔,胸腔镜由此进入,探清肿瘤情况后,断离奇静脉弓,并清扫主支气管旁、隆突下及食管旁淋巴结。②腹部:患者平卧位,分别在其剑突下、右侧肋缘下、脐下和两侧脐旁做一长约1 cm的操作孔,胸腔镜由此进入,观察肿瘤转移情况,然后游离胃左动静脉,并将肝胃及胃结肠韧带向下分离至幽门,脾胃韧带向上分离至贲门。③颈部:在左胸锁乳突肌做一前缘切口,并向外牵引颈血管鞘及胸锁乳突肌以扩大入口间隙,然后切断胸段食管,行食管管状胃吻合。 传统组:传统根治术。分别于患者右侧第6肋间、上腹正中做一长约30 cm、7 cm的操作切口,其余手术操作同微创组一致。两组均观察至术后1周。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肺功能:两组患者均用安科肺功能检测仪(济南千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FGC-A+)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吐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一秒率[第一秒用力吐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②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及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水平: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抽取患者3 ml外周静脉血,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③并发症:记录两组发生乳糜胸、吻合口漏、肺不张、肺部感染的人数。
2 结果
2.1两组肺功能比较:术后微创组MVV及FEV1/FVC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
2.2两组TRAP1、TREM-1水平比较:术后微创组TRAP1及TREM-1水平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TRAP1、TREM-1水平比较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后微创组发生吻合口漏、肺不张、肺部感染各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92%,常规组发生乳糜胸及肺不张各2例、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5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P=0.039)。
3 讨论
食管癌来源于食管上皮的消化道肿瘤,以吞咽障碍为主要表现,目前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实施外科手术。传统根治术为保证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重建食管胃等系列复杂操作的顺利进行,需扩大切口开胸来为术者提供较为良好的手术视野,导致胸腔长时间暴露,且术侧肺易受挤压,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5-6]。胸腔镜根治术让术者在电视辅助下操作,无需开放胸腔即可获得足够而清晰的手术视野,因此,相对传统手术而言,此手术或能因小创伤,低感染风险在减少患者肺功能损害及并发症发生上具有一定优势。为此,本文将胸腔镜根治术应用于食管癌,以期探索出其价值。
无论是微创还是开放的食管癌根治术,都会有膈肌损伤、血管断离、术后疼痛的发生,因而食管癌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在一段时间内反而减退,并增加了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风险[7]。本研究显示,胸腔镜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能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考虑出现这一结论的原因,可能与胸壁损伤程度有关[8]。传统开胸手术,视野较为局限,易让术者在操作时直接损伤侧膈肌,挫伤肺组织,故对肺功能影响较大[9],加之胸腔大范围和长时间的暴露,导致肺不张、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而胸腔镜手术保证了清晰宽敞的手术视野,可最大限度减轻呼吸肌群的受损状况,机械操作也让肺组织挤压情况得以有效缓解,此外,微创创伤小和胸腔无需暴露的特点,也减轻了手术本身的损害和术后疼痛及感染[10-11],因此,胸腔镜根治术有助于肺组织及呼吸肌的保护,提高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胸腔镜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并不能改善TRAP1、TREM-1水平。TRAP1的构成含括了三磷酸腺苷结合区域,因而能够阻抑三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导致活性氧大量产生,促使食管癌转移,并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呈正关系[12]。TREM-1在对抗感染时可促发其他炎性因子生成,从而造成机体低阶段和慢性炎性反应,促进肿瘤发展,在食管癌组织中呈现出过量表达[13]。 因此,TRAP1及TREM-1可作为评估食管癌进展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分子靶标。本研究尚未发现胸腔镜根治术在下调TRAP1、TREM-1水平上有明显优势,一则可能是观察期太短,TREM-1还未表现出其在炎性反应中的促进作用或未能评估到其表达情况,二则可能是本试验纳入的均为早期食管癌患者,且都对肿瘤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故两组TRAP1水平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