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

2022-09-23李新发

吉林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腓骨骨关节炎切口

李新发

(永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 永州 4250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现阶段已成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但该术式创伤相对较大且出血量多等问题,一直困扰骨科医师,故目前急需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2]。腓骨近端截骨术是基于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发展而来的新术式,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应用价值值得探讨。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我科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93例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50~65岁,平均(62.38±2.55)岁;体重指数(BMI)21~24 kg/m2,平均(22.23±1.25)kg/m2;病程1~3年,平均(1.55±0.28)年;内翻角度10°~13°,平均(12.2±0.3)°;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40~55分,平均(47.96±3.26)分。观察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50~66岁,平均(63.25±2.38)岁;BMI 21~24 kg/m2,平均(22.31±1.27)kg/m2;病程1~3年,平均(1.53±0.25)年;内翻角度10°~13°,平均(12.3±0.4)°;HSS评分42~56分,平均(48.03±3.28)分。上述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3];且以内侧间室病变为主;②前后叉韧带完好;③保守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④均获得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既往膝关节手术史;③合并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④膝关节外侧间隙疼痛伴外翻畸形。

1.2方法:两组均做好术前准备,手术由同一组医生主刀。对照组予以TKA治疗:实施全身麻醉后,在患者患肢大腿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消毒后,在膝关节正中作一长约12 cm左右切口髌旁内侧入路,将关节腔充分暴露,然后对髌骨去神经化,在胫骨端髓外定位,确定位置后予以截骨处理,并保留 5°后倾,然后对股骨端髓内定位截骨,安装试模后并置入人工关节假体,对关节腔反复冲洗,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术毕。观察组予以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成功后在患者患肢大腿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消毒,将腓骨后外侧作为手术入路,以腓骨小头下段5~9 cm为切口中心,行手术切口(5 cm大小),然后经比目鱼肌和腓骨长短肌间隙进入,钝性分离组织肌层,充分暴露腓骨后,在其小骨下7 cm处截除长度约3 cm左右的腓骨,然后用骨蜡将断端封堵,对切口进行反复,包扎。两组患者术后均抬高患肢,同时密切观察切口变化,术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予以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指导。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①围术期指标:记录单个肿块切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中出血量;②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采用HSS评分(总分100分)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活动范围、屈曲畸形等方面评价膝关节功能,90~100分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4]。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③术后并发症:记录腓浅神经损伤、局部伤口感染、关节腔内积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36%)和对照组(9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n(%)]

2.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生腓浅神经损伤、局部伤口感染各1例,发生率为2/47(4.26%),较对照组关节腔内积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各3例,腓浅神经损伤1例、局部伤口感染2例,发生率为9/46(19.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5,P=0.022)。

3 讨论

内侧单间室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最易受累部位,多出现内侧间隙疼痛、活动障碍等,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5]。TKA可对畸形关节进行矫正,促使下肢力线恢复,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等优势成为临床应用较广的治疗手段。但TKA术中会破坏正常的前后交叉韧带,导致术中出血增多,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大。且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骨质疏松引起的膝关节不均匀沉降关系密切,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而开展的腓骨近端截骨术已逐步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本研究说明腓骨近端截骨术可减少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且并发症少。TKA需将全膝关节置换此为该术式手术时间长的主要原因,同时会对前后交叉韧带、外侧间室等正常组织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增加术后腓浅神经损伤、局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影响术后康复。而腓骨近端截骨术只需将部分腓骨截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利于早期开展功能训练,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同时钝性分离腓骨表面骨膜,可最大限度保护腓总神经,降低腓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且该结果与陈光明等研究[6]相符,支持本研究。

孟维娜等研究[7]认为,TKA可矫正韧带痉挛状态,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刘同玉等研究[8]也指出,TKA可保留膝关节完整活动度,减少手术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上述研究说明TKA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也让TKA成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临床学者对膝关节解剖结构更深一步的认识,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的提出使该疾病治疗方向具有全新的突破。本研究说明与TKA相比,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获得与TKA相同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腓骨近端截骨术将腓骨近端截除后,可降低腓骨对外侧平台的支撑作用,促使下肢负重力线恢复,确保膝关节载荷向外移动,能最大限度减轻膝关节内侧的生物应力,改善膝关节功能。同时腓骨近端截断后,腓骨头对腓骨近端附着肌肉牵拉力向股骨外髁传导,可对抗膝关节内翻畸形,增加内侧间室间隙,减轻该部位承受的压力,缓解膝关节疼痛,更利于在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促使膝关节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腓骨近端截骨术与TKA均可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功能,但腓骨近端截骨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腓骨骨关节炎切口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踝内翻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价值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1例
适当运动可减少膝关节炎
崴脚千万莫忽视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骨关节炎的早期识别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