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发热和颅高压为主要表现的抗MOG抗体相关疾病一例

2022-09-22吴雨晴林柳余杭海伦陆杰

关键词:参考值脑脊液头痛

吴雨晴 林柳余 杭海伦 陆杰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因“发热,头痛3周”于2021-9-11入院。入院前20 d出现头痛,主要为前额部和后颈部酸痛,夜间明显。3 d后头痛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温37.6℃左右,伴乏力,纳差。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病毒、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后于9月4日和8日行2次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压从210 mmH2O(1 mmH2O=9.8 Pa)增至440 mmH2O(正常参考值:80~180 mmH2O),白细胞数由170×106/L升至200×106/L(正常参考值:0~8×106/L),蛋白质由0.48 g/L增至0.60 g/L(正常参考值:0.2~0.4 g/L),余指标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杭州未一医学检验实验室)、脑脊液抗酸染色、脑脊液结核抗体及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均未见异常。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期间患者体温最高达38.8℃,给予更昔洛韦、左氧氟沙星及甘露醇输液治疗,症状仍无明显改善,考虑“结核性脑膜炎”可能,遂转至我院进一步诊治。既往无肝炎、结核等病史。生育史:3-2-1-2,2019年6月有一次自然流产史。入院查体:体温38.7℃,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均正常,颈抵抗,颌胸2横指,Kernig征(-),Babinski征(-)。血生化检查:葡萄糖(3.77 mmol/L)、钾(3.05 mmol/L)、铁(4.1 μmol/L)、总蛋白(58.9 g/L)水平均降低,其余指标未见异常。入院后,患者午后、夜间体温升高明显,最高达39.0℃,头痛加重。行头颅MRI+MRA+磁共振静脉造影(MRV)、颈椎MRI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9月13日行腰穿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清亮,压力500 mmH2O,有核细胞计数159×106/L(正常参考值:0~8/L),蛋白质0.44 g/L,氯116.3 mmol/L(正常参考值:120.0~130.0 mmol/L),葡萄糖2.59 mmol/L(正常参考值:2.5~4.4 mmol/L);病理细胞学检查显示:白细胞90个/μL,中性粒细胞28%,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11%,浆细胞1%,提示中枢神经系统(CNS)呈中度炎症反应,以淋巴细胞为主,未见隐球菌及异性细胞;免疫学未见异常。当天下午患者头痛加重,精神萎靡,睡眠增多,反复呕吐,瞳孔缩小,视物不清,考虑“结核性脑膜炎”不能排除。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同时加强脱水治疗,由于感染源未明,为避免出现感染散播导致病情加重,早期并未给予激素治疗。经治疗,患者9月14日体温下降,头痛稍好转。继续完善相关检查,头颅磁共振Flair像、T2像及增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图1);24 h视频脑电图检查与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正常;血T-SPOT以及脑脊液结核抗体、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均阴性;血清中神经系统脱髓鞘三项(CBA法;东南大学神经精神医学研究所)结果显示: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MOG-IgG)1∶100。9月17日用预留血清及脑脊液标本交由杭州未一医学检验实验室复测(TBA+CBA法)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结果显示:血清抗MOG-IgG 1∶32,脑脊液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NMDAR-IgG)1∶1,抗MOG-IgG 1∶1(图2)。同时再次对脑脊液行mNGS复测(杭州未一医学检验实验室)阴性。最终确诊为抗MOG-IgG相关疾病(MOG-IgG associated disorders,MOGAD)。立即停止抗结核治疗,给予甲强龙500 mg冲击治疗。患者发热和头痛症状明显缓解,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水平。9月27日复查腰穿脑脊液检查:有核细胞数20×106个/L,蛋白质、氯化物及葡萄糖均正常;病理细胞学示白细胞41个/μL,淋巴细胞96%,单核细胞4%,提示CNS轻度炎症,以淋巴细胞为主,未见隐球菌及异性细胞。脑脊液和血清IgG寡克隆带阴性。糖皮质激素逐渐递减至60 mg口服后出院,每两周递减5 mg,并联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0.5 mg,2次/d)。出院8个月随访时,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出现头痛、发热。血清抗MOG-IgG滴度1∶10,脑脊液MOG-IgG转阴,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IgG转阴。

注:A:T2像未见异常;B:磁共振增强未见异常;C:MRV检查未见异常

注:MOG-IgG: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A:血清抗MOG-IgG呈阳性(CBA法);B:脑脊液抗MOG-IgG呈阳性(CBA法);C:脑脊液抗MOG-IgG呈阳性(TBA法)

2 讨论MOGAD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炎、脑干脑炎、脑膜脑炎、脊髓炎等[1]。目前尚无统一的MOGAD诊断标准,主要诊断依据为:在血清MOG-IgG阳性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最大程度寻找亚临床和免疫学证据,并排除其他脱髓鞘疾病[1]。

一般认为发热多由感染引起,而MOGAD患者出现的发热症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病变直接相关,多与前期感染无关[2]。由于MOGAD导致的发热多在神经体征之前出现,且常持续到开始免疫治疗,再加上多伴有明显的脑脊液细胞增多现象[2-3],因此可误诊为感染性疾病而错失进行充分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时机[2]。部分MOGAD患者还会出现颅内高压[1],但机制尚不清楚。该例患者颅内压最高达500 mmH2O,国内外罕有报道。

MOG-IgG是MOGAD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其常与其他神经元抗体共存。有研究表明,MOG-IgG常与NMDAR-IgG共存[4],临床可表现为抗体重叠综合征,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因此对于抗体共存的患者,应结合其临床特征,以判断责任抗体,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有研究发现MOG-IgG和NMDAR-IgG双阳性患者复发概率会更高,因此针对此类患者除急性期给予免疫治疗外,还需重视长疗程的免疫治疗[4]。此例患者虽出现MOG-IgG和NMDAR-IgG双阳性,但临床表现更符合MOGAD的无菌性脑膜型,在首次发病和随访中均未出现抗NMDAR脑炎的典型表现,且经糖皮质激素冲击及续贯长疗程免疫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

需注意的是,该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属于MOGAD少见临床表型中的一类,此类患者累及软脑膜,表现为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征,且通常未有直接感染的证据,早期易误诊为颅内感染[5-6]。因此临床医生应警惕,切勿忽视MOGAD的罕见表现,如发热、头痛和重度颅内高压等,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猜你喜欢

参考值脑脊液头痛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美国甲状腺学会对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与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治疗推荐
远离头痛的困扰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