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与促进策略实证研究

2022-09-21徐春华张娅婷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维度学习者水平

○徐春华 张娅婷

一、问题的提出

混合式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用三年时间认定6000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实现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学习投入作为混合式学习绩效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混合式学习追求的“过程价值”,近几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教育技术学者加里森(Garrison)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投入是混合式学习的核心,混合式教学是以提高学习投入为重要目标的教学重构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聚焦传统或在线教育场景下的学习投入,对其概念、理论结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对融合了线上线下学习且具有全新特征的混合式学习投入研究还不太多,鲜有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缺乏信效度高的测量工具,对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大样本数据调查了解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的整体水平和现状,并提出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投入的促进策略。本研究有助于从学习者的视角理解混合式学习过程,为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提高其混合式学习效果。

二、混合式学习投入的内涵和结构维度分析

学习投入涉及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情境性与动态性,国内外研究者对学习投入的概念与结构维度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理论对“学习”这一个主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的内涵更加丰富,涌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学习不再仅仅表征为学习个体的心理获得过程,也表征为新技术情境下学习的“互动”“对话”等意蕴,而和“学习”紧密相关的学习投入也需要从多个维度体现这种特征。课堂学习投入研究中,广受认可的是Fredricks等提出的由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组成的经典三维度结构,很多研究也借鉴和采用了这一结构维度划分;Handelsman从能力投入、知识投入、参与投入和情感投入四个维度理解学习投入,设计开发了大学生课程投入度调查问卷(SCEQ)。结合在线学习特征,研究者进一步丰富了学习投入的内涵和结构,Reeve增加了“能动投入”这一维度,以强调创设促进学习者学习投入的支持性学习环境;Sinha等从社会学视角理解学习投入,将在线学习投入划分为行为投入、社交性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概念效应性投入。张思、刘清堂等提出了一个由学习者的参与、规律、专注和交互四个维度组成的在线学习投入模型。尹睿基于学习者、学习社群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视角,构建了在线学习投入理论模型,由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交互投入四个维度组成。混合式学习不仅整合了线上线下学习环境,也意味着学习方式、交互方式等学习要素的多元化融合。因此,本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来理解混合式学习投入的内涵,认为混合式学习投入既要考虑学习者个体层面的心理获得过程,同时,还应强调技术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学习社群影响,具体是指学生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参与学习活动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与其他个体和情境交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具体表征为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与社会性交互投入四个维度。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改善混合式学习投入提供依据。包括四个具体目标:了解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的整体状况,以及在各组维度上的投入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成绩、自我监控能力等与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是否存在相关性;深入分析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5所高校选择调查对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至少经历一个学期的混合式学习,通过现场填写问卷和线上填写问卷两种方式收集数据,共收到问卷513份,有效问卷503份,有效率为98%。表1为调查对象的统计描述。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从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社会性交互投入四个维度编写混合式学习投入量表,具体包含专注、参与、坚持、规则、元认知策略、深层次认知策略的运用、兴趣、价值、归属感、焦虑、师生互动、同伴交流、小组合作13个二级维度,共编写35个题项,题项来源见表2。首先,针对该量表的题项征求意见,选取20位学生进行试测,对部分题项的表述进行修改,并删除了6个重复或表述不清的题项。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进行设计(其中,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基本符合=3,比较符合=4,非常符合=5)。

表2 问卷题项设计与参考来源

为了确保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对该量表的题项进行了项目分析,使得该部分量表各题项具有较高的适切性和可靠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删除与总分相关不显著且相关系数小于0.4的4个题项,保留25个题项。经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系数同质性检验,量表四个维度上的a系数均在0.8以上,整体量表的a系数为0.915,说明整体问卷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混合式学习投入量表中包含4个主要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2.96%,各个题项的因素载荷量均大于0.45,且均与所建构的理论维度一致,表示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次,形成“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调查问卷”,由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混合式学习投入量表两部分组成。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Pearson相关等量化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整体水平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对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及其四个维度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均值为3.42(1≤M≤5),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行为投入水平相对较高,其均值为3.69;其次,情感投入的均值为3.63;认知投入和社会性交互投入水平较低,均值分别为3.41和3.38。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及各要素描述性统计

(二)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差异分析

1.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差异分析

本研究将样本数据按学科进行分组,然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学习投入各维度水平在不同学科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如表4),理科生整体学习投入显著高于文科生,主要表现为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上的差异性,而情感投入和社会性交互投入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表4 不同学科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的均值

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差异分析

表5呈现了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统计结果,在四个维度上,男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均高于女生,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5 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性别差异分析

3.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相关分析

(1)学习成绩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上一学年的成绩与混合式学习投入总体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在四个维度上均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P小于0.01。这与前期的很多研究结论相一致,即学习投入和学习成绩正相关。

(2)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能力相关分析。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评估,相关性统计结果(如表6)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混合式学习投入总体水平以及各个维度水平均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P小于0.001。

表6 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相关分析结果

(3)混合式学习经历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式学习经历与学习投入总体水平以及各个维度要素水平均无显著相关。这说明学生混合式学习情境的适应时间对其学习投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虽然混合式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来参与网上学习活动,但由于互联网技术在生活以及在教学中的不断普及,学生对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并不感到陌生或者不适应。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开发了混合式学习投入测量量表,并基于大样本数据调查了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整体水平不高,四个维度上水平表现不均衡,认知投入和社会性交互投入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整体水平不高(M=3.42),略高于理论中值,各个维度水平有较大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社会性交互投入,认知投入和社会性交互投入偏低,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与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环境中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屈佳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行为投入度最高,认知投入度次之,课堂情感投入度最低。张洁静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总体较低;刘斌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行为投入最高,情感投入最低,在认知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陆春萍等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不理想,高层次思维水平的投入更加不足。由此可知,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都不太理想,混合式学习环境不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学习投入,虽然具有技术增强特征的混合式学习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可能有助于促进学习投入,但同样需要学生在线上线下两种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间跳转,学习任务和交流协作等活动常常需要延伸到课外进行,再加上教师混合式学习引导与活动组织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学生只是观看课程视频、完成规定的发帖任务、很少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进行交互,学习结果也往往只停留在认知表层、碎片化与片面性地了解所学内容,难以对某一个具体主题进行深入探究。一项研究表明,63.9%的学生倾向于选择课堂教学方式,82%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增加了学习负担。因此,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方式的适应、线上学习能力以及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惯性依赖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二)混合式学习投入在不同学科上差异显著,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研究表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投入显著高于文科学生,主要体现在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上。这可能和不同学科的性质与作业类型有关。且理工学科有计算、推理、实验等相关内容,需要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有些研究曾指出,高校理科学生的学业任务普遍高于文科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这与以往有些研究结论——女生的学习投入高于男生,不相一致。

(三)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能力均与混合式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持支持的看法和意愿,继而会表现出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和更高的学习投入,这与以往很多研究结论比较一致。雷玉菊等研究发现,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显著相关。RobinGib指出,影响学习投入的五大因素中就包括学习动机、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张睿等在研究中也指出,学生在线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差,若缺乏有效的监督,将致使线上学习效率较低。

六、促进混合式学习投入的教学策略

本文在对混合式学习投入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信息技术及教育应用》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出学习投入的促进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励和目标引导,充分发挥情感投入的“助推剂”作用

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励,如通过积极的教师期望(微笑、肯定手势、耐心倾听、鼓励性言语、激励性的表情等)使学习者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氛围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凯·M·普赖斯在《有效的教学设计》中,对目标及目标意图进行了阐述,即“如果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会更愿意投入,当学习者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和学习的价值时,他们会更积极地回应”。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目标价值引导,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这是一种深层次情感层面的投入和参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置认知冲突、多元化视觉表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优化讨论设计,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增加学生的社会性交互投入

在四个维度中,社会性交互投入最低,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互动对话少,论坛里发帖不积极、质量不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师生或同伴的“对话”。这是当前混合式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混合式教学中应重视讨论活动的开展,促进社会性交互投入。具体实施时,教师应优化对讨论主题的设计,可以设计一些专业前景探讨、热点问题、观点争论、实践应用难题等话题并在课堂上“抛出”,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然后把话题延伸到线上讨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思考,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意识。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投入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活动的“无缝衔接”。

(三)优化“高阶性”学习任务设计,促进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

如何解决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的“假投入”现象和浅层次投入等问题是混合式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按照梅瑞尔(M.David Merrill)提出的“首要教学原则”,有成效的、有吸引力的教学都是“以任务为中心”,当学习者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时,学习就会被促进。当学生高度投入到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时,能够激活和发展出自身的深层次认知思考和高阶思维技能。因此,教师应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指向高阶能力目标的学习任务设计,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和真实情境“相关”或“意义相连”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任务,将知识和技能“锚定”在现实情境的任务中,让学生围绕真实的任务开展学习活动,避免机械式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和促进学生的深层次认知参与,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从而将掌握学科知识、发展高阶认知思维和其他关键技能有机融合,实现高阶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维度学习者水平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张水平作品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家葛水平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