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CN1A相关发育性癫痫-运动障碍性脑病1例报告

2022-09-20田茂强赵静杨冰竹雷文婷陈静李娟郎长会束晓梅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脑病表型

田茂强,赵静,杨冰竹,雷文婷,陈静,李娟,郎长会,束晓梅

离子通道与多种细胞的电活动相关,导致癫痫及运动障碍的基因多数与离子通道相关[1]。编码Na+通道α1亚基的SCN1A基因(OMIM* 182389)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参与神经递质释放及调节神经细胞兴奋性,是较早发现的与癫痫相关的基因之一,该基因突变常导致Dravet综合征,使用Na+通道阻滞剂治疗可使该综合征患者癫痫发作加重[2]。有研究显示SCN1A突变还可导致非Dravet综合征癫痫,甚至非痫性发作,但缺乏特征性基因型-表型关系,导致临床诊断困难[3]。本文报道1例SCN1A基因突变,表现为癫痫及非痫性发作、经Na+通道阻滞剂治疗部分有效的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遗传学及脑电图(EEG)特征,以拓宽临床医生对SCN1A突变基因型-表型关系的认识。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9月余,因“反复发作性症状9个月”就诊。患儿共有3种发作类型,第一种发作类型在出生3 d即出现,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突然肢体屈曲,双上肢上抬,呼吸暂停,伴或不伴口周发绀,持续1~2 min缓解,缓解后剧烈哭闹,7~10次/d。同期EEG未见明显发作期图形(20日龄)。考虑诊断:(1)癫痫可疑;(2)阵发性运动障碍可疑。试用维生素B6(50 mg/d)治疗5 d无效,加用丙戊酸钠口服液25 mg/(kg·d)治疗1月余,患儿发作性症状无好转。复查EEG(54日龄)捕获到2次发作,发作期EEG表现为症状前2~4 s出现中线区(Fz、Cz、Pz)低波幅9 Hz~10 Hz快波节律(图1,A-B),考虑为癫痫性发作。排除其他病因后确诊为癫痫,故加用奥卡西平联合抗惊厥治疗,加量至27 mg/(kg·d)时发作减少至2~3次/d,最长可3 d无发作。

注:A~B为第1种发作类型发作期EEG[症状前数秒先出现低波幅快波节律(虚线框标示),发作期干扰太大无法判断],C~D为第2种发作类型发作期EEG[监测到肢体抖动两下两次(箭头所示),均为非痫性发作]。图1 患儿不同时期发作期EEG

个人史G2P2,足月剖腹产,患儿出生时体质量4 900 g,无窒息抢救史。家族史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乳酸正常,血尿代谢筛查无异常;心脏彩超(-)、心电图正常。头颅磁共振 (4月龄)正常。

结合患儿早发癫痫,无结构、急性炎症及代谢紊乱病因,因此考虑癫痫病因为先天性可能性大,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血进行基因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3月龄)SCN1A杂合突变(NM_001165963.4:c.485C>T(p.Thr162Ile),父母该位点为野生型(图2),为新生突变。该变异在ClinVar数据库中有1次疑似致病性收录[4],在ExAC、gnomAD、千人基因组亚洲人群数据库中没有收录,3种变异预测软件(SIFT、Polyphen2及MutationTaster)提示该变异为有害性突变。经ACMG(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评级,该突变被评为疑似致病性突变(PS2+PM2+PP2+PP3)。

图2 患儿本家系SCN1A一代测序峰图

发现SCN1A致病性突变后停用奥卡西平,患儿发作加重,每日7~8次。同时出现新的发作类型:第2种发作类型表现为多在睡眠中出现的惊跳样动作,单下或连续数下,复查EEG证实为非痫性发作(图1,C-D);第3种发作类型为过度运动:突然双侧肢体“使劲”样动作或伴下肢蹬踏,伴呻吟和(或)哭闹,可持续约40~50 min左右,不伴面色青紫,此种发作共2~3次,EEG未捕获到此种发作。考虑诊断为SCN1A谱系病:(1)癫痫,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阵发性运动障碍。治疗上予奥卡西平小剂量加回[20 mg/(kg·d)],发作明显减少。因癫痫未控制及较多的运动障碍发作,故就诊于外院,予减停丙戊酸钠及奥卡西平,加用左乙拉西坦[44 mg/(kg·d)]抗惊厥治疗,但第2种发作类型仍较频繁,第3种发作类型偶发,故渐加用托吡酯及氯巴占联合抗癫痫治疗。随访至9月龄(2022年3月1日),近2个月未观察到第1种发作类型,第2种发作类型每2~3 d发作1次。发育落后明显,以运动落后显著,抬头可,仍不能独坐,能逗笑,追声追物可。体格检查:头围44 cm,体质量9.5 kg,抬头可,无特殊面容,皮肤无色素脱失斑、牛奶咖啡斑,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稍高,病理征阴性。目前用药剂量为左乙拉西坦5 mL/d[52.6 mg/(kg·d)]、托吡酯75 mg/d[7.8 mg/(kg·d)]及氯巴占7.5 mg/d[0.78 mg/(kg·d)]。

2 讨论

SCN1A定位于2q24.3,编码神经元电压门控Na+通道 Nav1.1,具有4个同源结构域(DI-DIV),每个结构域包含6个跨膜区(S1-S6),其中S4为电压感受区,该区域的突变通常导致功能缺失(loss of function,LOF)而产生较重的癫痫表型如Dravet综合征[2,5-6]。在动物模型研究中也证实SCN1A通过LOF性突变影响GABA 能神经元功能而导致癫痫[5-6]。关于SCN1A突变效应的研究显示除LOF致病外,功能获得性 (gain of function,GOF) 以及混合效应突变也可导致SCN1A谱系病[3]。SCN1A疾病谱系病包括严重的癫痫如Dravet 综合征、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轻型自限性癫痫、药物反应性癫痫如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加症(GEFS+),还可伴多种类型的非痫性运动障碍[7-10]。本文患儿虽然为早发癫痫,但患儿无热敏感现象,癫痫发作对药物反应良好,分析可能的原因为该突变在通道的DI的S2区,为非电压感受区而导致较轻的癫痫表型,但该患儿伴有发育落后及难以控制的非痫性肌阵挛样发作,仍需继续延长随访时间以观察患儿病情进展。

对于常见的SCN1A突变导致癫痫一般不推荐使用Na+通道阻滞剂,因其可能加重癫痫发作。但研究发现基因突变效应即功能型(LOF、GOF及混合性突变)决定表型及对治疗反应,对于GOF患者,Na+通道治疗可能有效。目前已报道1 200多种SCN1A突变类型[11],在这些突变中观察到某些规律如截断性突变常产生LOF而导致Dravet综合征,但这些突变仍缺乏一对一基因型-表型关系,因为部分 LOF 也可导致良性倾向的癫痫如GEFS+[12]。而且,近年来发现即便SCN1A错义GOF突变也可导致比Dravet综合征更严重、早发的进行性癫痫性脑病,伴运动障碍包括舞蹈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及非癫痫性肌阵挛等,研究者认为符合上述表现者被命名为发育性癫痫-运动障碍性脑病[3,13]。本文患儿起病早,伴脑病表现,虽然癫痫控制较好,但运动障碍控制差,发育落后明显,符合发育性癫痫-运动障碍性脑病的表现。结合该患儿癫痫发作对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有效,提示该错义突变可能为GOF。既往关于SCN2A的研究提示,3个月内起病的患儿提示为GOF,对Na+通道阻滞剂有效,而起病年龄越晚则越可能是LOF[2,14]。目前关于SCN1A的研究还未发现类似规律,需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对突变功能型的研究,以得出相应规律。

癫痫和阵发性运动障碍是由皮层、皮层-基底节连接或小脑功能短暂异常导致神经元网络障碍所致。这两种短暂性、发作性疾病通常由通道离子基因突变引起[1,15]。SCN1A除在皮层高表达外,在基底节及小脑也有较高表达,这种脑区表达特点进一步为SCN1A突变导致发育性癫痫-运动障碍性脑病提供了理论基础。除SCN1A外,目前还报道了多个基因突变可导致癫痫合并运动障碍,包括SCN8A、DEPDC5、SLC16A2、PNKD、KCNMA1、SLC2A1、SCN2A及ATP1A2等[1]。由于痫性发作与非痫性发作常同时在该类患者中发生,加之低龄儿童EEG特点,导致识图困难,进一步加剧了鉴别的难度。本文患儿早期的发作性症状为痫性发作,但却缺乏典型发作期图形,提醒临床医生对于低龄儿发作需结合患儿发作症状仔细反复读图,寻找发作前后轻微的EEG变化。

总之,SCN1A基因型-表型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发育性癫痫-运动障碍性脑病,一种更为严重的癫痫性脑病,可能是SCN1A突变的表型之一。对于早发非Dravet综合征型癫痫患者,可考虑尽早试用Na+通道阻滞剂治疗。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脑病表型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基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理论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发生机制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体型表型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型及特征分析
作物表型组学和高通量表型技术最新进展(2020.2.2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伴随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