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拱墅 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争当共富路上领跑者

2022-09-20陈彬彬

杭州 2022年15期
关键词:拱墅区托育街道

文|陈彬彬

聚焦公共服务,推动提质增效

走进位于拱墅区大关街道的杭州评话主题公园,可见廊亭内挂有《岳母刺字》《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三幅画作,展现杭州评话传诵过程中对“忠、义、勇”的追求……作为大关街道“东西南北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早启动的一个文化惠民项目,评话主题公园内的“百姓书场”从2006年开讲至今,全年无休,是杭州目前唯一开放的社区级公益性书场,先后邀请了李自新、张祖春、王宝善等20 余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知名评话艺人驻场说书,迄今为止,已累计说书5000 余场次,服务听众21 余万人次。

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拱墅正在全力作答——高质量推进“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密集打造50 个品质文化生活圈样板,让老百姓走出家门15 分钟内即可享受到品质公共文化服务,让高品质、高效率、智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让文化惠民迈向文化悦民。

当前,拱墅拥有浙江展览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20 余座,已成为全省图文美博资源最丰富的区县之一。同时,发挥大运河“水路即戏路”特色优势,打响大运河戏曲惠民品牌,开展送戏下基层、戏曲驿站惠民演出等。加强大运河文化旅游节、大运河诗歌节等品牌建设,加大文旅消费惠民力度,常态化开展“非遗花伞集市”“百县千碗美食体验”等老百姓身边的文旅市集。

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今年,拱墅将建成40家“城市书房”和18 家“文化驿站”,结合武林美术馆、杭州音乐厅等重大文化地标的投用,“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达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4000 平方米;完成“一河二带三圈”的嵌入式体育场地空间布局,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居民群众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聚焦“扩中”“提低”,推进成果共享

“您有一个待走访的失业人员距离失业登记已经超过30 天,请立即走访!”“有两个失业登记人员3天后失业登记满6个月,符合办理就业困难援助证的条件。”拱墅区潮鸣街道就业援助员徐燕平的手机钉钉上收到了以上两条信息推送。“有了这个提醒‘神器’,再也不用担心错过这些人员办理政策时间了。”徐燕平说。

2022年,潮鸣街道全域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为全省首个获评该荣誉的街道。这是拱墅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所取得显著成效的缩影。自2020年以来,拱墅区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两年超过10 万人,并获评2021年全省落实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政策力度大、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成效明显的区县(市)。

拱墅积极探索打造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深化数字就业场景建设,做好重点群体人岗智能匹配应用小程序开发工作,落实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现精准帮扶。今年以来,拱墅举办招聘会90 余场,涉及用工单位1502家,推出7.5 万余个工作岗位,共帮助2.2 万人顺利实现就业,积极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为确保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拱墅立足“扩中”“提低”,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打造“救助服务联合体”示范,开展“春风常驻”35 条帮扶政策培训、宣传和落实,推动16 个社会救助“助联体”服务站点建设;打造“兜底保障服务”示范,积极探索老残困家庭联合托养模式,出台《拱墅区“阳光安养”家庭联合式托养实施方案》,让父母和残疾子女以家庭联合托养形式一起入驻养老机构,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聚焦“一老一小”,打造阳光相伴服务

“感谢‘安居守护’工程帮忙解决了大麻烦,不然我连煤气泄漏了都不知道。”武林街道90岁独居老人沈奶奶感叹道。2022年7月29日晚,沈奶奶家中的煤气发生泄漏,家中的燃气报警器发出了警报,并通过预警系统上传到“墅智养”平台,平台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处理,及时阻止了一场安全事故。拱墅区打造的“安居守护”工程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了对老人全天24 小时的健康守护。

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拱墅区积极深化“阳光老人家”养老服务品牌建设,累计建成“阳光老人家”178 家,老年食堂78 家,运营总面积10 万余平方米,覆盖170 个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域。全区共有市老年友好型社区8 个,建成养老机构23 家,床位4679 张,全区居家和社区养老人群管理率、社区养老医疗服务覆盖率均达100%。

“一老一小”是最“柔软”的群体,既要助老,也要“护苗”。如今在拱墅,形式多样的婴幼儿托育机构和成长驿站,正成为越来越多双职工家庭的首选。早上7点40 分,家住拱墅区和睦街道的王女士,将不满3 岁的孩子送到家门口的托育机构,准备下班再接回家中。“政府在我们家门口建起了普惠性托育机构,费用还比市场价低了不少,带娃的负担明显降低。”

作为全国唯一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创建区,拱墅聚焦“全周期托育服务、全流程机构监管、全方位数字决策”目标,通过规范化体系、专业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成功打造“阳光小伢儿”婴幼儿照护服务品牌,全区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从2015年的40 多家增长到160 家(含驿站),婴幼儿照护托位从1000 多个增长到4363 个,基本形成“15 分钟幼有所育优质服务圈”。同时,深入开发智慧妇幼照护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托育服务资源及数据,实现托育服务“一键享”,托育机构“一网管”,托育资源“一图览”。

拱墅继续以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目标,把“一老一小”作为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推进“阳光相伴”养老托幼服务民生实事项目升级,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 拱墅区“阳光老人家”

▲ 长庆街道普惠式幼托园

猜你喜欢

拱墅区托育街道
做好托育,关乎国之大计
拱墅:振兴商贸,为幸福更添温度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热闹的街道
全面两孩政策下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孩政策”背景下宁波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现状与对策
拱墅区食堂片组
街道生活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