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塘 扬鞭奋蹄,加快探索产业现代化

2022-09-20陈珊

杭州 2022年15期
关键词:钱塘人才企业

文|陈珊

▲ 中策橡胶“未来工厂”

产业引领,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步入中策橡胶“未来工厂”,一派繁忙的作业景象:AGV 小车来回“奔波”,桁架机器人在空中“奔走”,将检验合格的轮胎自动堆垛。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试点,中策橡胶投资近5 亿元打造“高性能子午胎未来工厂”,以数字化赋能研、产、供、销全链条。

“借助‘未来工厂’,我们将轮胎制造业重塑为朝阳产业,实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50%,生产效率提升15%,不良率降低40%。”在中策橡胶相关负责人看来,目前是企业抢抓变革机遇,实施智能制造最为合适的时期之一。

如果说“机器换人”解决的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问题,那么智能化改造提升,则是在自动化基础上,进一步瞄准更高阶的智能化目标。近年来,钱塘加快构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治理体系,目前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钱塘还以质量效益为追求,深化“全域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创新产业园“三年百园”计划,推动亩均税收5 万元以下低效工业企业三年动态出清。同时,充分发挥在元宇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在元宇宙新天地顺利开园、新能源车产品矩阵初步形成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壮大经济新增长点,构筑未来战略新优势。

创新驱动,打造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

捷诺飞生物、美迪凯光电、联川生物……这些耳熟能详的创新创业领军企业,背后正是区内高校杰出校友的身影。“校友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近年来,依托全国第二、全省最大的高教园区14 所高校的宝贵创新资源,钱塘深入开展区校合作,加快建设钱塘科学城,做实“14+2+N”区校合作框架,加快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做强校友产业园等创新服务平台,打通产学研融合和创新成果转化通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伴随着这阵“校友经济”风的刮起,钱塘还全力支持中科院医学所、钱塘科创中心、浙大智能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做大做强,组建联合实验室和实验室联盟,助力申报省级实验室、国家实验室,逐步构建以高端科研机构为龙头的创新体系,积极探索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应用、产业转化全链贯通的新路子。

在激发企业活力方面,钱塘持续推进规上企业高新化、高新企业规上化的双向转型,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流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九源基因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最早成立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研发有临床价值的产品,又以上市产品“造血”支撑研发。前不久,公司研发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公示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在国内企业中进度最快。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销售额达到13.3亿元,净利润达到1.3亿元,同期研发投入超过10%。

同时,钱塘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聚力突破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卡脖子”技术,梯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小升规”等企业,以全省唯一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上市加速器建设为中心,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这一连串举措,锚定的都是钱塘人一个共同的目标——打造全省科创高地,建成与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相匹配的科技创新承载地。

人才赋能,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受“钱塘人才新政25 条”的吸引,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郭学良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钱塘工作生活。“我本科学的是软件技术专业,在听说青年人才驿站揭牌的消息后,就通过钱塘区人社局的宜业钱塘公众号,申请入住青年人才驿站。没想到过程非常顺利,很短时间内就通过了审核。”日前,郭学良已成为了钱塘区青年人才驿站首批入驻青年。

像郭学良这样的来塘青年在钱塘并非个例。近年来,钱塘围绕人才“引、育、管、用”全链条各环节,全面实施“钱塘人才新政25 条”,推动全省首创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向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产业拓展,推进揭榜挂帅与科技成果拍卖会有机结合,完善晋升、绩效、薪酬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出好“筑巢招”,是钱塘抢占人才制高点的先手棋。钱塘深化“人才安居乐业一件事”,优化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全面实施差异化购房政策,积极探索共有产权房试点,不断完善职住平衡的多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惜才的良好风尚。

▲ 中科院医学研究所

▲ 钱塘区元宇宙新天地开园

同时,“鲲鹏行动”“青年人才潮涌”等重点人才计划和“钱塘举才官”“全球引才合伙人”制度持续推进,顶尖人才持续引进,对基础研究人才、领军型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支持力度也持续加大,钱塘正致力于建设“产业工程师学院”,积极培养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队伍,全面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的产才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打响“钱塘@才”品牌,走出一条“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带产业”的发展路径。

通过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到宜创的全生命周期支撑,钱塘“圈粉”无数。一批批优秀人才来到钱塘大地追逐梦想、成就事业,也为钱塘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能。

猜你喜欢

钱塘人才企业
将敢“闯”敢“创”作为成长基因 钱塘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钱塘区:上线“碳富码”助力绿色低碳生活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钱塘、仁和、余杭三县的排名之争
白居易写诗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毛遂自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