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春园采茶词》英译研究
——以茂叟、德庇时译本为例

2022-09-19李红绿廖追雨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春园译本适应性

李红绿 ,廖追雨, 赵 娟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英译一直受西方学者关注。《春园采茶词》是一组以女子从事采茶活动为主线,描绘中国茶乡民俗风情的民歌。茂叟(W. T. Mercer,1822-1879)和德庇时(Sir John Francis Davis,1795-1890)是十九世纪来华侨居的西方人,均翻译过《春园采茶词》。茂叟于1835 年前后任香港殖民地大臣期间,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不少从事中英贸易的商人,其中就包括徽商,对中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颇为了解[1]。他对《春园采茶词》有着浓厚的兴趣,率先将该诗翻译成为英文。德庇时喜爱品茶,当他读到《中国丛报》上刊载的茂叟的《采茶词》之后,提笔再译《采茶词》,希望将原诗中采茶少女一边采茶,一边哼唱民歌的情景呈现出来。茂叟的译文最先收录在卫三畏编撰的《中国总论》一书中。德庇时的译文收入他自己撰写的《汉文诗解》一书中。

《春园采茶词》十九世纪传入了西方世界后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中国茶文化西传。自译作问世以后,有学者研究了他们的翻译方法与原文之间的差异,探讨他们在选词和构思上的不同,在句型结构处理上的差异等等。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对两译本进行研究,辨析其翻译得失,以对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提出借鉴性建议。

1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观点

“生态翻译学”系胡庚申教授首倡。2001年,他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论使用于翻译研究,此后不断改进和发展生态翻译学理论,从最初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生态翻译话语理论体系,进展成新生态主义翻译观。生态翻译学以生态为本原,诠释了翻译过程的本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输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以译者为中心。译者在适应原语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基础上对原文加以解析;译者还需在适应译语社会和文化环境基础上进行适应性选择翻译,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翻译过程就是译者适应和选择的循环往复过程,这个过程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意识。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平衡原文与译文,需对文本在不同层面实行多维度转换。生态翻译学主要关注原文与译本在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这三个维度进行的转换。完成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可使译文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原文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译者中心论、翻译生态环境论、三维转换论以及适应选择论。所谓译者中心论就是指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盾”的总和,无论是对原文的剖析还是对译文的编撰,都掌握在译者的头脑之中。译者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媒介,译者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实现了“有效交流”。译者既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又是翻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所谓翻译生态环境论就是指“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2]。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的‘选择’和‘适应’”[3]。译者需要“适应”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翻译生态环境;“选择”对翻译生态环境具有适应度译本和行文方式[4]。三维转换理论是生态翻译学倡导的主要翻译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 “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

2 《春园采茶词》的语言特点及其西传

2.1 《春园采茶词》的语言特点

《春园采茶词》共包括三十首诗,诗歌结构清晰明了,层次分明,在描述采茶女的采茶活动时,常提到各式各样的采茶情景,茶山景秀、焙茶活动等。这三十首组诗描写了松萝茶区的景观,天气,风土人情,优美而不失内在涵义的茶名、采茶农具、制茶工序等,真切地呈现了采茶,焙茶,煎茶这一系列过程的情境。诗歌以采茶女的日常生活为主线,细腻地刻画了她们内心情感的变化,将晚清时期农村劳动妇女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歌整体给人一种清新活泼,自然质朴的感觉。

《春园采茶词》文辞并非精雅,修辞并非精巧,语言通俗易懂,通过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来描写采茶女的日常生活和采茶情景,生动易懂。诗歌以采茶女的口吻自述,也就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显得真实而生动,更容易使读者体会原作的思想情感,代入感强。

2.2 《春园采茶词》的西传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据历史记载,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和使用茶叶的国家,被称为茶叶之乡。已知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种植茶树。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神农(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也提到了茶的起源问题:“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认为茶叶的记载最早来自《神农本草经》。唐代禅宗时期,佛寺就把茶当作提神饮料,喝茶非常盛行。

西方茶文化兴起于英国。十七世纪前,欧洲人常用的饮料是从阿拉伯进口的咖啡,伦敦街道上有非常多的咖啡馆。十七世纪末光荣革命之后,英国逐渐成为茶叶的消费大国。市民开始自行举办茶会,街上的茶馆越来越多。那些绅士们为了“一亲芳泽”,也开始研究起喝茶,茶馆逐渐取代了咖啡馆。

《春园采茶词》的英文译文于1839年首次刊载在《中国丛报》第八卷第四期。译者茂叟是香港英国总督的一位资深官员。在发表译文时,标明原作者是“海阳亦馨主人李亦青”。有学者考证李亦青就是屯溪十九世纪有名茶号李祥记的老板。1848年,卫三畏将茂叟翻译的《春园采茶词》收入其著作《中国总论》。1871 年,《凤凰杂志》再次刊发了署名为茂叟的《春园采茶词》译文,但该译文实际上是德庇时的译文,弄错了译者。德庇时喜欢品茗,读了茂叟的译文后,重新翻译《春园采茶词》,旋即将自己的译文收入他的汉学著作《汉文诗解》一书。因德庇时的译文更受当时西方读者的喜欢,卫三畏在修订《中国总论》时用德庇时的《春园采茶词》译本替换茂叟的译本。不管怎么样,这两个译本都是译介中国茶文化较早或甚至最早的译本,对中国茶文化的西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三维”视角下《春园采茶词》译本对比研究

《春园采茶词》的语言风格及其饱含的思想情感,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和挑战。生态翻译学认为任何高质量的翻译文本都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从多个层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与结果。翻译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字符转换,也要实现跨文化交际,使文化与文化产生碰撞的火花。译本若如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情感体验达到了一致,即意味着译者成功地将原文作者的思想意图、文化底蕴创造性地重现在另一种文化之中。

3.1 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4]。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层面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英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调整字词,转换句型结构。将《春园采茶词》翻译成英文时必须在语言维进行适应性转换,试看《春园采茶词》茂叟与德庇时译本中译者在语言维所做的适应性转换。

译者原文译文茂叟德庇时(第四首)既恐梢头芽欲老,更防来日雨丝丝。Lest on the topmost bough, the bud has even now grown old,And lest with the morrow, come the drizzling, silky rain[5].E’en now the buds are growing old, all on the boughs atop,And then to-mor-row-who can tell?-The drizzling rain may drop[6].

原诗中的“雨丝丝”指的是蒙蒙细雨。茂叟没有做适应性转换,将原诗语言译为“silky rain”。“silky”指的是像丝绸一样的东西,用来形容雨并不合适,而德庇时在翻译的时候做了适应性转换,将“雨丝丝”译为“drizzling rain”。“drizzling” 指的就是毛毛雨,在字面上并没有强调与原文“丝丝”两字严格对应。除此之外,德庇时在译文中还增加了插入语“who can tell” ,虽然在语言上与原文并不对应,但将原文的“更防”两字表现的更真切,也将天气变幻无常描述出来。对比这两个译本,德庇时在词汇的处理上更加的灵活,体现了生态翻译学倡导的在语言维进行适应性转换的观点,在不影响原文信息传达的基础上,让译文更易被读者接受。茂叟的译文运用的翻译策略是简单直译,注重的是将原文中的字词信息逐字翻译出来,并没有注重语言的适应性转换。他采用的简单直译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刻板晦涩。再如,他第二十一首“山茶”译为“mountain tea”。其实完全可以不翻译山这个字,可直接翻译成“tea”。正是这样的翻译手法,使得译诗不似诗,因过多地追求原文与译文之间字词的对应,使读者无法欣赏到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之美。

3.2 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4]。将《春园采茶词》翻译成英文时必须在文化维进行适应性转换,试看《春园采茶词》茂叟与德庇时译本中译者在文化维所做的适应性转换。

奴是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是一个文化词汇。茂叟将“丑如奴”译为“so ugly as your slave”,没有在文化维进行适应性转换。德庇时将其译为“so ugly now as I”(回译成汉语:像我一样丑),显然在文化维进行了适应性转换。原文表达的是采茶女的

译者原文译文茂叟德庇时(第七首)两鬓蓬松貌带枯,谁家有妇丑如奴。My curls and hair are all awry, my face is quite begrim’d;In whose house lives the girl so ugly as your slave? [5]My face is dirty, out of trim my hair is, and awry,Oh tell me where’s the little girl so ugly now as I?[6]

辛苦工作使得自己容颜消损,并不是指劳作使自己比奴隶还要丑。德译本因为在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使译文精确的表达了原文的思想和情感。再如:

译者原文译文茂叟德庇时(第二首)小姑大妇同携手,问上松萝第几峰。The little maids and graver dames hand in hand winding along,Ask me, “which steep of Sunglo do you climb to-day?” [5]The dames and maidens call to me, as hand in hand they go,“What steep do you, miss, climb to-day, what steep of high Sunglo?” [6]

原诗中的“小姑大妇”涉及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两个称谓,小姑指丈夫的未婚妹妹,大妇指的是长子的妻子。因为西方的称谓不像东方分的这么细,这种语言称谓对西方读者来说可能不太能明白。茂叟译为“The little maids and grave dames”,德庇时译为“The dames and maidens”,两者都从西方读者的文化立场发出翻译,在文化维进行了适应性转换。这样译文才能为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

3.3 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4]。将《春园采茶词》翻译成英文时必须在交际维进行适应性转换,试看《春园采茶词》茂叟与德庇时译本中译者在交际维所做的适应性转换。

原文中的小姑指丈夫家中排行小未婚的妹妹。她平时习惯了长辈的宠爱,在忙碌的生活中,好不容易有片刻的闲暇,凭栏小寐,怎会不好好享受一番,哪有心思回应别人的叫唤?茂叟将“唤不醒”直译成“none awakes”(无人醒过来),没有做适应性转换,故没有实行原文所要传达的交际目的,即原文意欲表达女孩没有对别人的叫唤做出回应的目的。德庇

时将其译成“she answers not my hail”(没有回应我的召唤),显然根据原文语境做了适应性转换, 比茂叟的“none awakes”要更贴近原文小姑不想回应,想趁机好好休息一下的交际意图。再如:

译者原文译文茂叟德庇时(第二十七首)黄鸟枝头美好音,可人天气半晴阴。The yellow birds, perched on the boughs, warble their sweetest songs,The weather most grateful to man is when the sky’s half cloud half clear[5].The pretty birds upon the bough sing songs so sweet to hear,And the sky is so delicious now, half cloud and half clear[6].

这句诗有双重含义。原文意欲表达的交际目的有两个:其一,天气很好,半阴半晴;其二,天气很好,心情如天气,阴晴参半。对勘两位译者的译文不难发现,两位译者都没有在交际维做出适应性转换,仅实现了第一个交际目的,即传达天气时阴时晴的信息。因此,在这一句翻译上,两篇译文都没有将采茶女的内心情感描绘出来,将采茶女的复杂情绪与黄鸟欢乐氛围之间的对比展现出来。

4 结 语

茂叟、德庇时的《春园采茶词》译文在十九世纪便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了西方国家。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和研究茂叟和德庇时两位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三个维度上翻译《春园采茶词》的得失。相比而言,德庇时的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做了较多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茂叟的英译本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所做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较少,译文的可读性不如德译本高。从《春园采茶词》茂叟和德庇时译本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对于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翻译古诗词时,译者可以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使译文在尽可能接近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贴近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激发译文读者了解、欣赏以及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猜你喜欢

春园译本适应性
山河长春(水墨画)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清漪园赅春园造园艺术及园林审美探析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北大怀新园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同春园 京城江南一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