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步三查”模式下农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讨

2022-09-19陈红刘竹琴

科学咨询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组内分层物理

陈红,刘竹琴

(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本文基于“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将讨论研究如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现状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依然不均衡。因此,在农村,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搬到城市中生活,学生也到城里的学校上学。与此同时,给农村中学带来的是优质生源的流失。以本校初二学生为例,初一入学时应报到人数为124人,但实际报到人数仅99人,流失人数占到了20%。八年级、九年级也有部分学生转学,留下的学生良莠不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加上网络信息化时代带给学生的信息真假难辨,给物理教学过程造成了极大困难。

父母,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严重影响学生的性格、心理、学习习惯。在上一学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班级中的部分学生,老师口中的特殊学生,其中包括了留守学生,单亲、离异家庭学生以及一些问题学生,令老师头疼不已。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内心敏感,性格偏激,无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正确的学习习惯。这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二)教育改革

在“双减”背景之下,传统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势,也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经袭来。双减的目的是给学生减负,同时要求物理教师做到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合理地把物理知识贯穿于教学之中,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情况等。分层教学,是应对当前教育趋势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从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要方式转变到以学生自身为主体的一种全新的课程思想。在这种分层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将班上学生依照认知、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分层设置教学任务[1],在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的同时,务必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

基于这种学生现状,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二、“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一)“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是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各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一个新的尝试。“五步三查”具体内容如下:

“五步”,指的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环节的五个基本步骤。第一步:独学,即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步:群学,即同桌、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第三步:组内成员展示学习成果;第四步: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学习心得;第五步:整理知识框架,完成达标测评[2]。“三查”,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三次学情调查摸底:学生独学时、组内展示时、达标测评时[2]。

(二)“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解放了老师,将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老师不再是教学的实施者,只是学习的监督者。从自主学习,同桌、小组间的学习,到组内交流、班级间展示,最后的整理知识框架,体现了知识在学生手中的完整生成过程。而老师的作用,只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易错问题加以分析、引导与点评。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学本质上的特征 —— 师生的互动交流。其次,“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每一步都体现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培养独立思考、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在学生组间学习中,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组内交流及班内发言,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最后的整理知识,也进一步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每一次的学情调查,不仅仅让老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还检测了学生对当堂学习每一知识点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

(一)教学对象分层

根据日常物理教学情况,结合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态度、掌握情况、学习兴趣的了解[3],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6人。在每个小组的6人之中,根据组间情况,分为三个层次A、B、C,每个层次两人,分别为A1、A2、B1、B2、C1、C2。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备课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了解,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C类学生,只要求简单地知道一些基础性知识;对于B类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4];对于A类学生,在完成前两个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有一定的物理思维。

(三)教学过程分层

对于像速度、噪声、光的反射、折射、密度、弹力、浮力、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等概念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所有学生都应掌握,所以在教学实施中,应采用独学的方式。老师出示学生自学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资料或者课本内容,完成知识梳理,掌握基础知识。老师巡回观察,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可让学生两人或四人进行对学、群学,合作进行学习,务必让所有学生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让每组的C类学生进行组内小展示。根据分层标准,C类学生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习惯都较差的那一部分学生,只要C类学生掌握了,那么组内所有同学基本就全部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

对于应用型问题的解决,主要目的是让A类、B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情景,解决物理问题。教师出示生活实例或者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举例,小组进行对学、群学,由B类学生主导并解决,A类学生可提供帮助。最终选一组派一B类同学代表本组进行班内大展示,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本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其他组的B类同学如有异议,可在表达观点之后,进行驳斥。之后,教师可对其进行总结。

对于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弹力”一节鼓励学生用橡皮筋做自制测力计),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群学),A类同学主导,与同学、老师交流。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生对于这类问题不得其法,通常要在老师引导提示之下才能有思路。教师可把此类问题作为课后题,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渗透物理思想。

(四)课堂练习分层

在达标测评环节中,也要体现分层的理念。达标测评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是否达到了教师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是否完成了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测试题的选择上与出示时间上,教师应体现一定的梯度,从简单到困难,从具体、直观到抽象,从基础的知识到应用型问题。在环节实施上,要照顾到全体的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对于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完成检测。C类学生对应简单的基础性知识考查,B类学生对应稍复杂的知识应用型题目,而A类学生则要解决那些应用物理思想解决问题的拓展性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性地让其他同学帮助完成,或者在老师提示引导之下独立自主完成。

(五)评价方式分层

根据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特点,对他们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机制。对C类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不能和其他同学相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找到典型榜样,鼓励他们学习,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对B类学生,在他们尝试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及对他们做法的肯定,促使他们在学习中突破难点;对A类学生,更多的是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A类学生有激情、有思考、有方法地进行学习。同时,可激励A类学生对B类、C类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六)作业布置分层

课后作业是一种检验学生课上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考虑。对C类学生而言,将跟基础的知识、概念和规律结论有关的题目作为作业,可以帮助掌握知识;对于B类学生,可将基础性知识与应用知识有关的题目结合作为作业,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对于基础好的A类同学,除正常量的作业外,可以有一些拓展性的作业,用于训练学生物理思维。

四、“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应用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为例,结合当地农村现状,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见表1):

表1 教学章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教学设计

五、结束语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是适应当代教育教学现状、满足实施分层教学条件的一种新方法。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个认识和思考。

猜你喜欢

组内分层物理
只因是物理
有趣的分层现象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处处留心皆物理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