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2-11-25周博
周博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宿迁 223800)
现阶段临床检验教学中所应用的检验方法多为基础性,且涉及的实验内容也是按照传统手工操作为主。但是在实际临床检验工作中已逐渐应用现代自动检测仪器操作方式。为有效解决这种教学方式落后临床实践的问题,需要院校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选择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分析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医学检验专业版人才[1]。结合实际,当前所应用的检验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并不相符。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具体表现在: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培养方法过于传统和相关硬件建设方面较为落后方面。针对这几点问题,院校必须要对此予以足够重视,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开展医学检验专业与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院校在检验教学课程体系上过于追求相关理论的完整性,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在人才培养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的要求不够全面。在具体教学中只是将学科作为中心,开展三段式教学,也就是基础、临床和实习。而在此教学中,存在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际脱离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所掌握知识过于狭窄,素质方面有待提升。
(二)培养方法过于传统
在具体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主,注重对学生理论方面的教学,对实践方面则比较忽视。另外,在理论课程中比较集中,使得理论与学生实践间隔时间长,无法实现知行合一目的[2]。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工作中没有针对学生创造力、自学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措施,且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符合信息化发展需求。在人才评价方法上也比较落后,只注重学生分数忽视能力情况。
(三)在相关硬件建设方面较为落后
结合实际可发现,不少院校具有的教学仪器设备与专业医院检验无法相比,所以在具体实验教学中主要通过手工操作方式进行,与医院检验科具有的现代化自动化检测仪器和新技术相比,明显处于落后局面。这也使学生在实际参与实习和工作中对涉及现代仪器原理、基本操作等明显不够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
(四)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培养应用型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学校具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往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考核的作用。并且在临床考核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难以被真正考查。其二,单一的考核内容,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其三,在单一的考核方式下,学生缺少参与临床操作的主动性[3]。
二、临床基础检验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以往的理论知识教学和临床相分离,一体化模式是将二者相融合,以往的2课时理论课程后安排2课时实验课程转变为4课时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深度融合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验,实现“做中有学、学中有做”,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宽松、活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和临床教学一体化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效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一体化课程内容分为多个项目和子项目,将临床进行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融入项目教学中。一体化教师在授课时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和检验学生是否有效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便于分解复杂的临床操作,更好地进行二者融合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做中有学、学中有做”,有利于逐步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培养“双师型”
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和临床一体化教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高校实现学习目标,为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布设模拟职业情境。情境中融合医学检验理论和实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一体化授课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专业的临床实践技能、不断学习的思想理念。一体化教师比普通的教师更加注重积极了解行业动态,更新观念,投身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在教学中紧密联系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一体化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4]。
三、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构建方法
为了能够在检验专业教学中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学与临床一体化作用,院校首先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构建,选择合理的构建方式进行,具体包括: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对教学大纲进行合理修订,及时更新教学手段、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保证人才质量、注重对学生临床检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不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等,以此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下文就对这些构建方法进行重点探究和分析。
(一)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以人为本”
所谓的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涉及的相关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临床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简单说就是将实际工作主要内容融入具体教学工作中[5]。基于此,院校要注重对自身现有检验系和医院检验科的联系,不断丰富现有的检验专业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提高院校检验教学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同时还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
针对当前检验医学改革工作的开展,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深入学习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如《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二是,重视对临床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同时还要做好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的规范工作。之后将其与实际临床检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三是,对影响检验质量的全过程因素进行深入学习,具体包括设备、人员、标准操作规程等,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原则进行检验工作。
(二)结合实际对教学大纲进行合理修订,及时更新教学手段
在此工作中,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先的教学大纲进行合理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程序[6]。期间,还可通过对医院检验科资源的合理应用,在院校中建设具有高质量的临床教学基地,之后可将检验专业实验课从之前的实验室搬至医院检验科内,从而促使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学习模式,实现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这样形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还能够对检验科各项工作岗位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保证人才质量
随着近几年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检验医学获得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高质量、高自动化和高效率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不断更新的趋势,院校必须要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一体化融合,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当前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精简,以免教学内容出现重复[7]。二是,注重对现代理论、知识和技术的讲解,之所以这样做主要为了让学生对前沿学科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三是,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相关规程,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期间,可将加强医学领域中的现代科学知识与相关技术教学融入其中,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知识与技术、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等。另外,院校在检验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临床诊治知识的掌握,加强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会诊和查房,以此能够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和发现疾病的病因学特点等。
(四)注重对学生临床检验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中会涉及比较多的检测项目。若将这些检测项目与实际临床病例进行结合讲解,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进而加深理论掌握程度[8]。在此教学工作中由原先的教材讲解转为根据检验报告进行讲解,不仅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性。经过对相关案例具体分析,可帮助学生对日常中出现的医学现象进行解释,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总之,在检验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检验报告单的方法,进而为后续进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五)不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
调查发现,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师处于新老交替的局面,在此环境下,院校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进行教师教学考核,提升教师临床水平。并做好有关青年教师的引进工作。积极鼓励在校青年教师参与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较快,逐渐凸显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性。相应地,对临床实践的工作要求也更高。因此,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应该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医学检验知识及技能应用到临床检验中。学校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师的教学成果,应该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于考核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和能力提升,提升医学检验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培训工作的组织作用,帮助医学检验专业教师提供进步的条件,使教师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先进方法,深度促进专业教学和临床实践一体化,确保二者不会脱节[9]。
(六)做好实习教学改革
一般情况下,医学检验专科毕业生主要在二级医院进行,所而在学生实习方面可安排在三级以上的医院。这样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现代化设备,为之后实际进入岗位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另外,结合具体实习教学计划,需要对各个专业实验室进行轮转。学生在完成实习后,需要填写实习考核的相关鉴定表。
四、教学模式改革成效
结合实际,我国对检验专业招生以后一定的限制,而在基层中对检验人才需求较大。在此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在医学检验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为100%。与其他专业比较,就业率明显最高。有些学生刚进入医院实习,就开始进行提前签约。通过对多个实习单位了解,对院校实习生在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都给予夸赞。由此可见,针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实施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各个软件设备能力也得到切实提高,因而对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10]。
五、结束语
在当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采用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优势显著,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有效避免检验与临床实验室重复建设情况的发生;二是,显著增强学生知识面,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检验教学与临床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间知识的渗透。由此可见,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模式在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