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穴静脉抽血联合微火针针刺风池、风府穴治疗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
2022-09-17田柳青康广华刘福彪陈泽栋宋金平凌书娟
田柳青 康广华 刘福彪 陈泽栋 宋金平 凌书娟
1.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内四科,河北三河 065200;2.河北省三河市医院血液透析室,河北三河 065200;3.三河市中医医院外科,河北三河 065200;4.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公共卫生科,河北三河 065200;5.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内五科,河北三河 065200;6.河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6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血管异常性痉挛,导致颅内供血不足或血流受阻不畅而发生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1],以头部一侧或两侧出现胀痛、刺痛、钝痛、搏动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失眠烦躁、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2]。而瘀阻脑络型作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一种,在临床上更为多见。中医学认为,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临床治疗上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原则[3]。本研究主要探讨太阳穴静脉抽血联合微火针针刺风池、风府穴治疗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1 年6 月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就诊的120 例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 和治疗组,每组40 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编号:20190518)。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18 年国际头痛学会《头痛疾病国际分类诊断标准》[4]制订:①头痛为单侧或双侧搏动性;②头痛时日常活动受限或停止;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4~72 h;④至少每个月≥5 次发病;⑤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⑥经头颅CT/MRI、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中医诊断标准[5]:①多为头部一侧出现疼痛,可左右辗转发作,也可呈全头痛;②疼痛性质多为跳痛、胀痛等,头痛性质多样;③头痛发作时长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周;④起病隐匿,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⑤经检查确定不属于器质性疾病;⑥符合瘀阻脑络证型:头痛症状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舌上有瘀斑或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
1.2.2 排除标准 ①晕针或不能接受该方法;②局部皮肤感染、破溃,或有瘢痕增生;③血液病;④精神异常;⑤同时合并有糖尿病,恶性肿瘤及肝、肾、心脑血管等严重原发性的疾病或功能衰竭。
1.2.3 中止、脱落标准 自愿、主动退出或中途失访。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患者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基础上,采用太阳穴静脉抽血联合微火针针刺风池、风府穴的方法进行治疗。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郑州瑞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1006,每粒5 mg),每次10 mg,1 次/d,服用2 周观察效果。②太阳穴部位静脉抽血:准备两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型号:20 ml,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规格和型号:针管外径0.55 mm、针管长度19 mm),将其中一支无菌注射器的针管部分与静脉输液针连接在一起备用。对太阳穴及周围皮肤用75%乙醇进行常规消毒,佩戴手套,一手持输液针,一手固定患者抽刺部位,将输液针斜刺入患者太阳穴部位血管,用连接的注射器抽取血液20 ml,然后将抽满血液的针管与输液针分离,换上另一支注射器后继续抽取血液10 ml,共将血液抽出30 ml,抽完后用棉球进行加压止血。如果一侧抽够30 ml,另一侧不再抽取;如果一侧不能抽够30 ml,另一侧继续抽取,两侧抽取血液之和为30 ml。每周进行2 次。4 次为1 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效果。③微火针针刺风池、风府穴:嘱患者露出风池、风府穴及附近位置,术者对上述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用镊子夹持95%乙醇浸泡后的棉球并将其点燃,然后用燃烧的棉球灼烧针尖部半寸以上,待针尖部烧红后,垂直、快速刺入风池、风府穴,针刺深度约为0.5 寸,每穴留针30 min,不进行手法操作[6]。1 次/d,2 周后观察效果。
1.3.2 对照组1 患者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太阳穴静脉抽血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同治疗组,2 周后观察效果。
1.3.3 对照组2 患者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微火针针刺风池、风府穴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同治疗组,2 周后观察效果。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4.1 观察指标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使用荧光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7-8]。
1.4.2 中医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制订,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均消失;显效:头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2 级,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或伴随症状减轻>2/3;有效:头痛程度较前减轻1 级,或疼痛的持续时间缩短1/2~2/3;无效:头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不足1 级,伴随症状未见缓解。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GRP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三组的CG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CGRP 水平低于对照组1 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GRP 水平比较(pg/ml,)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GRP 水平比较(pg/ml,)
注 t1、P1 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 比较;t2、P2 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 比较。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cy 和CRP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三组的Hcy 和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Hcy 和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 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cy 和CRP 水平比较()
注 t1、P1 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 比较;t2、P2 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 比较。Hcy:同型半胱氨酸;CRP:C 反应蛋白
2.3 三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1 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现代研究认为,血管收缩性差、脑组织缺血缺氧、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等因素是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的主要原因[10]。在该病的治疗上,西医治疗大多只是对症处理,并不能对症状起到长期的控制作用[11]。而在中医学理论中,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头痛”“偏头痛”“头风”的范畴,病因大体可分为瘀、湿、痰、热、风、寒几类,在治疗上应以化瘀通络行气为大法[12]。在临床的诊疗中,笔者将太阳穴静脉抽血与微火针针刺疗法联合起来,对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起到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太阳穴静脉抽血是本研究团队独创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刺血疗法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对刺血疗法的一种发展。刺血疗法以《内经》中“血实者决之”“宛陈则除之”为理论依据,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排出体内恶血与邪气,恢复气血正常运行,减轻脑络瘀阻,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13]。太阳穴部位的静脉属于表浅静脉,刺血、放血在该病的治疗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在临床中,一般的刺血、放血疗法疗效一般且不持久,通过笔者在临床上的长期摸索,发现其疗效与太阳穴部位的出血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常规刺络放血疗法,是将局部刺破之后,待血液自然流出,对于出血量的多少不好把握,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太阳穴抽取30 ml 血液取得的疗效最优。且常规刺络放血疗法出血点相对暴露,与抽血方法比较,更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笔者在刺血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发展出太阳穴静脉抽血的治疗方法。太阳穴位于头面部,位置较为扁平,通过静脉抽血的方式,对太阳穴进行放血,能够增加该部位瘀血的排出量,起到调和气血,排出局部瘀滞的作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14]。对太阳穴进行刺血,可疏通局部瘀滞,活血化瘀,宣畅气血,使经脉及孔窍得以濡养,头部得以清明,经络得以畅通,使头痛症状得到较为迅速的缓解,且镇痛效果能够得以长期维持[13]。
在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中,针灸能够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针灸能够改善交感神经功能,纠正血管的痉挛状态,改善局部微循环,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15]。微火针是将火针的温热之力与普通针刺结合起来,属于针刺疗法中的一种。有研究认为,微火针针体上的温热之力对穴位的作用更为直接,对穴位的刺激也更加强烈,从而激发阳气,推动体内气机与血液的正常运行,促进瘀血的运化,起到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16-17]。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主要集中在人体两侧,是人体表里阴阳气血运转的枢纽[18],对胆经腧穴进行针刺,可以使失衡的脏腑阴阳得以调和,使瘀滞的经络气血得以疏通[19]。而风池穴即为胆经上的穴位,故刺激风池穴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有研究认为,针刺风池穴能够激活颅脑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通过对痛觉的调节,缩短头痛的持续时间,使头痛的程度减轻,同时对相关的代谢途径起到抑制及调节的作用[20]。也有研究认为,针刺风池穴能够调节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使血管痉挛状态得到缓解,缓解脑部血管的低灌注状态[21],改善瘀阻脑络的状态。而风府穴为督脉穴位之一,能够调和局部气血,起到改善瘀滞的作用。有研究认为,用针刺风池穴与风府穴,能够对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刺激,提高血液流速,解除血管痉挛,减小血流阻力,增加脑部血液及氧气的供应量,从而起到治疗作用[22]。
Hcy 可使过氧化物增多,对IκB 激酶进行激活,快速而短暂地升高核因子-κB,引起血管壁细胞损伤,同时启动炎症反应,对血管壁细胞造成损伤,降低血管的顺应性,引起疼痛;CGRP 和CRP 均为炎症标志物中的一种,两者的水平变化可引起血管内的炎症反应,CGRP 能够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加快合成三叉神经节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炎症因子在病灶局部堆积,出现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一系列症状[23-25]。通过治疗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三组CGRP、Hcy 和CRP 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症状减轻,从而得出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中,在口服药物的同一基础上,太阳穴静脉抽血联合微火针针刺风池、风府穴的方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治疗作用。通过三种治疗方法比较显示,太阳穴静脉抽血联合微火针针刺风池、风府穴治疗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提示了该方法治疗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将刺血疗法进行创新发展,联合微火针疗法同时作用于本病,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也起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对于疾病发展变化的认识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观察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