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对比及翻译分析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评述
2022-09-15田微
田 微
在中西方交流碰撞日益频繁的时代发展状态中,在“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观理念指导下,以“饮食文化”为切口,打开中西方交流对话的路径,无疑是可行又有益的尝试与努力。由吕尔欣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便是其中颇为可观的研究成果。
该书共4个部分,分别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餐饮语言的差异及原因、中国八大菜系以及中西方饮食文化沟通中的翻译入手,研究中西方各自的饮食文化及成因,最后,落脚到 “翻译”这一双方文化沟通中的关键因素的探讨与梳理中。
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部分,作者从中西方饮食观念、中西方社会及传统习俗、中西方饮食对象、中西方烹饪方式4个方面对“差异”进行溯源式探究。中国饮食文化蕴含天人感应的观念,强调饮食与自然、审美、养生和谐相合,以“色、香、味、形”作为食物评判标准,兼顾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实现文化熏陶的作用。相对而言,对营养成分及比例,卡路里供给,饮食顺序的关注使得西方的饮食理念显得更精准与理性。在如此观念影响下,西方饮食的侧重点与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的关系更为疏离,无论做菜还是进食都更“规范”和“有章可循”。
在餐饮语言的使用上,中西方文化亦有审美意趣上的差别。中国饮食的取名通常包含意趣或祝福,如“雪山盖顶”“五福拼盘”等,取名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表达颂扬的“万寿无疆”,表达文化想象的“凤凰卧雪”,表达历史典故的“霸王别姬”,表达艺术审美的“乌云托月”等。而西方饮食语言就显得直率明了,如“炸培根鸡肉卷(Deep-Fried Chicken and Bacon Rolls)”。而在中国饮食文化内部,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资源特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的饮食也各有特色,并分出了不同派别,所谓“八大菜系”。不同菜系的常用烹饪方法,菜品口味,常用食材各有不同,可谓各有千秋。
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便成为彼此对话无可替代的重要桥梁。该书中,作者用近1/2的篇幅探讨菜名翻译的问题。中西方菜名间的翻译不仅需要严格传达名称的字面意思,同时还要承担传递内蕴文化的功能。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作者概括梳理了勒弗维尔与巴斯奈特的翻译理论、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以及诺德的翻译理论,并总结出常用的翻译原则,如“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辅料+人名/地名+Style”。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列举冷菜、热菜、风味菜、汤煲、点心及饮料的中英文菜名翻译对照,并列成表格,一目了然。
在翻译过程中,“信达雅”兼备是理想样态,然而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令人两难的时刻。例如作者在书中举例“年糕”的翻译,“Rice Cake(米糕)”直白明了,可以通过翻译看出食品原料,易于让人在食用前有充足的心理预期;“New Year Cake(新年里的糕)”则更侧重内涵传递,突出“年糕”之“年”的“年味”与喜庆,两者间征询外教后最终选择后者。这一事例也佐证了在将中国饮食文化介绍到异质结构文化领域中时,不仅要传递“吃什么”“怎么吃”的饮食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文化背景和意蕴内涵。如此,既可以获得更多外国友人的心理共鸣与认同,同时也使得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走出去”。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研究自身和观照他者的有益研究成果,从具体菜品、菜品谱系、认知结构与历史原因等多个方面,对既有文化现象做了总结、梳理与展现,同时也为饮食文化研究的后继者提供了良有裨益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