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不同发热程度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2-09-15宁慧雪
宁慧雪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儿内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发热是人体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常发生 在防御疾病,或者适应外部温度变化时,是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点因致热源发生的体温升高[1]。通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散热处于平衡中,让人体温度维持在37℃左右,每24小时体温上下变化不会超过1℃。若发生产热超过散热时,会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则为发热[2]。相关研究表明,小儿发热通常是肺炎引起,1岁左右的小儿发热,其第一大原因常为肺炎发热[3]。因此,肺炎作为小儿发热的主要因素,其对小儿的身体影响不容忽视。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且常为急性期,大部分患儿都会有发热症状[4]。由肺炎引起的发热除因感染导致外,炎症因子的吸收也可以引起发热。发热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规则发热,发热的表现也有许多差异[5]。由于目前对肺炎患儿发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基于此,本文将选择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00例肺炎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小儿肺炎不同发热程度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发热程度分为3组,分别为低热组(37.5~38.0℃)28例、中热组(38.1~39.0℃)91例、高热组(39.1~41.0℃)81例。其中低热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1~12岁,平均(5.28±0.61)岁。中热组男46例,女45例;年龄1~12岁,平均(5.36±0.91)岁。高中热组男41例,女40例;年龄1~12岁,平均(6.01±0.82)岁。3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关于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患儿突然发热;出现咳嗽、咳痰;且呼吸频率变快,可达40~75次/min;有食欲减退;三凹征;胸部检查有湿性啰音,检查结果有明显的白细胞增高,病情明确。②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疾病患儿;②院内获得性肺炎患儿;③肺炎重症患儿;④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患儿;⑤无法配合治疗,中断治疗患儿;⑥无法定监护人患儿;⑦临床资料不完整患儿。
1.3 方法
对3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资料收集方法,将收集好所有资料后对其进行整理。查阅患儿病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以及体温、临床症状,病程和热程、肺外表现等,对以上资料信息进行汇总并做分析,并统计患儿生化检验指标,做详细分析。
1.4 观察指标
①对各组患儿的临床特征、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如热程、病程、病原体、首发症状、性别、年龄等。②对各组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包括抗生素、抗生素联合退热药。
1.5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发热程度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一般情况观察
3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患儿的病程及热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首发症状及病原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发热程度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一般情况比较
2.2 不同发热程度肺炎患儿的用药情况观察
低热组患儿28例,其中给予26例患儿抗生素治疗,占比为92.86%,给予联合用药患儿2例,占比7.14%。中热组患儿91例,其中给予75例患儿抗生素治疗,占比为82.42%,给予联合用药患儿16例,占比17.58%。高热组患儿81例,其中给予72例患儿抗生素治疗,占比为88.89%,给予联合用药患儿9例,占比11.11%。3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占绝大多数,仅给予少部分患儿联合用药。见表2。
续表1
表2 3组肺炎患儿的用药情况观察[n(%)]
3 讨论
发热属于一种机体的保护反应,通常是为抵抗外来疾病[6],或为适应温度变化。产热与散热属于不同的调节形式,在此形式下保证人体的温度稳定,维持在37℃。如果人体产热大于散热时,身体温度就会上升,超过37℃。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其中大部分患儿发热原因为肺炎,会对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若情况严重可导致高热惊厥,可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发热的因素较多,通常来讲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感染性发热,另一种是非感染性发热。其中,肺炎发热一般为感染性发热,也不排除部分患儿是因为炎症因子导致的吸收热[7]。小儿肺炎发热不止会出现咳嗽、咳痰,还常伴随发热,肺炎发热类型众多,大部分患儿为不规则发热,其余为弛张热、稽留热等。发热不仅为神经系统导致,也与免疫系统有关,是二者共同作用产生的机制。发热致热源有两种,即外源性致热源及内源性致热源。就外源性致热源而言,目前临床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引起,该细胞壁中含有内毒素脂多糖可导致发热;内源性致热源则较多,有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8]。在小儿肺炎中,主要致病菌种类包含以下几种: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重症肺炎主要致病菌则包括肺炎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具有荚膜保护,能够让噬菌形成抵抗,毒性作用较大,若出现感染可对患儿生命安全产生危害。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病毒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病毒性肺炎患者数量也明显增高,如SARS病毒、人禽流感病毒等。病毒性感染则多发生在婴幼儿中,病毒性肺炎多以高热和中毒为主要症状,常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小儿生理发育不完全,呼吸功能尚不完善,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因此,小儿感染肺炎的概率远大于成年人。细菌性感染是肺炎常见的致病原因,资料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死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儿童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每年有100万左右的5岁以下儿童因此死亡,且革兰阴性菌多余革兰阳性菌。细菌性感染具有一些特点,如通常会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若情况严重可能发生胸膜增厚,或出现胸腔积液。肺炎支原体肺炎为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在小儿肺炎患儿中大部分患儿为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约占小儿肺炎1/5左右,依据临床观察,冬季为小儿肺炎的高发期[9],密集人群中发生率尤其高,可达50%,且该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容易反复。在患儿发病后支原体可通过呼吸道黏膜,依附于上皮细胞上,产生有毒代谢物质,并持续减弱纤毛运动强度,导致细胞损伤,并发生大量坏死。该病病原菌一般为肺炎支原体,能够让患儿出现发热现象,且可合并较多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能对器官系统带来明显伤害。肺炎支原体属于革兰阴性菌,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是一种病原微生物,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在流行期发病率会有增加。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不同年龄阶段症状表现也有差异,在婴幼儿时期以喘憋、痰鸣为主,肺部外的并发症并不多见;儿童时期以高热、干咳为主,肺部外并发症较多。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机制并不清楚[10],通常情况下认为是因患儿自身免疫系统出现的反应。相关研究认为,近些年,小儿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除临床症状显著外,还可引起肺炎以外的其他并发症,对多个身体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与此同时,根据现有情况来看,由于许多患儿为首发,因此其误诊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在患上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通常会对患儿身心产生影响,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关注对患儿的用药情况,避免出现布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时整改用药方式,改善预后效果。对患儿发热治疗主要给予抗生素,以此提升人体的抗感染能力,加强细胞免疫功能。对小儿肺炎的治疗需要依据患儿病情对应用药[11],若患儿体温在39℃以下,同时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则先不给予解热药物,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止因解热后误导诊断。若患儿体温在39℃以上,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已经产生威胁,则应当先使用退热药物进行退热治疗,或采取退热联合抗感染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已有研究证实,大环内酯类为该病的标准治疗药物,当中使用率较高的为阿奇霉素,可以高效抑制蛋白质合成,抗菌效果十分显著。另外,阿奇霉素半衰期较长,利用率低,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血药浓度。相关研究认为,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给予抗生素联合退烧药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多项研究表明,阿奇霉素疗效与其他抗生素相差不多,但其血药浓度相对较低,且组织浓度高。国内研究发现,对小儿肺炎使用阿奇霉素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并且较其他抗生素更加可靠、安全。另有研究发现,阿奇霉素联合中药退烧汤剂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让症状消失[12]。临床常见退烧药物有两种,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一种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降热效果平稳,在常规剂量下基本无不良反应,对胃肠刺激小,线粒体功能不会产生变化,作用安全有效,变态反应概率较小。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素E,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产生作用,减少机体代谢,从而产生降温效果。
由于小儿肺炎病情发展快,且对患儿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治疗十分关键。调查显示,在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存在一些问题[13-14],其中包括给药方法不科学及盲目联合用药。在给予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抗生素的特性,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类,本类药物半衰期较短,仅有30 min~2 h左右,即使患儿为新生儿,其半衰期仅有3~5 h。对本类药物尽量分为4次给药,本种方法在治疗上最为适宜,若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则给药次数不应少于2次,只有多次给药才能保证有效血药浓度,在治疗上得到最好的杀菌效果。调查显示,在给予患儿静脉输注抗生素时,如果将全日量的药物在一次中全部给予患儿,不仅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导致血药浓度过高,严重者可导致中毒[15]。在治疗小儿肺时推荐早期使用抗生素,虽然通常认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最高,但是需要注意其中的条件及临床实际情况,采取联合用药需要明确治疗目的和指征,因此,在本研究中多数患儿为单一抗生素治疗,联合用药较少;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用药后的效应,防止出现增加患儿家庭经济负担的情况,而且药物滥用可能导致患儿菌群失调,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用药时需依据情况科学用药。
在本研究中,依据不同发热程度进行分组,分别为低、中、高热3组,对3组患儿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其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以及首发症状、病原体,病程、热程、用药等。结果显示,3组患儿一般情况及病程及热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儿发热情况与其年龄和性别无关,且与病程及热程无关。3组患儿发热程度与其首发症状,以及患儿病原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发热情况或与以上两项因素均有一定关联。低热患儿或与病毒感染具有相关性,中热患儿或与支原体感染相关高热患儿或与细菌感染相关。在对肺炎患儿的治疗中,首选抗生素治疗,联合用药较少。在左振霞[1]的研究中,以2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高热组中绝大部分为细菌感染,且采取联合用药的患儿仅有38例,86.43%的患儿使用单一用药。而在本研究的81例高热组患儿中,其给予72例患儿抗生素治疗,占比为88.89%,细菌感染患儿42例,占比51.85%,左振霞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肺炎患儿不同发热程度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了解,能为肺炎患儿病情的预判、发展和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