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田鲫鱼养殖

2022-09-15

云南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鱼种田块养鱼

胡 兰

(WFP-2814晋宁区渠东渔场,昆明 晋宁 650600)

1 养鱼田块的选择

凡是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连片、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天旱不干、山洪不冲的田块均可养鱼。山区必须选择既有水源保证、阳光充足又不被洪水冲刷的稻田,才能做到有养有收。

2 前期准备

2.1 田块整理

水源注入到田块前要做好田埂加固,避免注水后水源流失。田埂要适当加宽加高筑牢不松散,宽度50 cm、高度60 cm较为适宜,满足田块蓄水高度的需要且溶氧量适中。

2.2 鱼沟挖掘

每年4月中旬开挖鱼沟,形状为“十”字形,每块田1~3条鱼沟(据田块大小而定),鱼沟规格一种是60 cm×60 cm,另一种是40 cm×40 cm。鱼沟主要作用一是在农作物喷施农药及晒田增温期间为鲫鱼生存提供适宜空间。二是方便养殖人员投料喂饲。三是保障稻田通透性,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更适宜的条件。

2.3 设置拦鱼设施

为防止鱼苗流失,通常在田块对角田埂上设置拦鱼设施,但要注意各田块拦鱼设施不能串联连接,避免病原体交叉感染。进水与排水口要设置双层拦鱼设施,这样不仅方便拦鱼,还能及时清理田块中存在的垃圾。

2.4 肥水管理

4月在田块表面亩施入农家肥1 000~1 200 kg后薄土掩盖,防止落入鱼沟。底肥施完后7 d注入新水最为适宜,水量以高出田块表面4 cm为标准。秧苗种植前3 d施入尿素和过磷酸钙,注意检查漏水情况。

2.5 秧苗移栽

4—5月移栽秧苗,株行距18 cm×25 cm,每丛3~4苗,移栽前水深应控制在4 cm,随秧苗生长应适当提高水位,但不能超过秧心叶。

2.6 稻田消毒

放鱼前亩用氧化钙25~40 kg消毒稻田,能杀死对养殖鱼类有害的病菌和凶猛的鱼类及蚂蟥、青泥苔等有害生物,还能中和土壤酸性,改良土质,对稻鱼均有好处。氧化钙消毒处理后7 d方可放入鱼苗。用含有效氯30%的次氯酸钙3 kg加水溶解后泼洒全田,随即耙田,隔1~2 d注入清水,3~5 d可放入鱼苗。

3 鱼种放养

3.1 检查拦鱼设施

放养鱼种前应先检查田埂、进排水口及拦鱼设施是否完整无损,发现漏洞应及时堵塞修补。

3.2 调节水温

因稻田水浅,水温变化大,在投放鱼种时,必须先检查运输鱼种的容器内水温与稻田水温是否一致,水温相差不得超过3 ℃。如温差过大,应在容器内分几次加入田水,缓慢使水温基本一致,待鱼种适应后轻轻放入田中。如用氧气袋运鱼种,则可将其放在田中1 h左右再解开袋口,将鱼轻放入田。

3.3 鱼体消毒

鱼种放入稻田前,一定要对鱼体浸洗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浸浴5~10 min;或是将鱼放在20 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10~15 min。浸浴时间据温度及鱼的数量而定,一定要注意观看鱼的活动情况,消毒后再放养。

3.4 适时注入新水

鱼种最好放入进水口处,发现田水过肥或消毒药性尚未完全消失,鱼种不适应时,能够及时注入新水,提高鱼种的成活率。

3.5 放养数量

要根据鱼沟的大小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稻田养殖成鱼,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亩稻田可放养8~15 cm的大规格鱼种300尾左右,高产养鱼稻田亩可放养8~15 cm的大规格鱼种500~800尾。具体放养量要因地制宜,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产量要求和鱼种规格大小适当增减。

4 饲养管理

4.1 投 饵

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可供鱼类摄食,亩稻田可形成10~20 kg天然鱼产量,若要达到50 kg以上的亩产鱼量,必须采取投饵措施。常用的种类有豆渣、玉米粉、糠麸等粮食作物掺水后捏成团,遇水后不会那么快散开,一般1 d投喂2次,有条件的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投饵要定点、定时、定量,并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饲养初期,由于田中天然饵料较多,鱼体也小,可不投喂;中期少喂,以后逐渐增加;后期随气温下降,鱼的摄食量逐渐减少,当水温下降到10 ℃以下时即停止投喂。

4.2 调节水位、水质

要根据水稻和鱼的需要管好稻田里的水,调节好水位、水质。水稻生育期间按水稻栽培技术要求进行,在放水晒田期间,鱼在鱼沟内生长,不受影响,水稻拔节后,可逐步加深田水,尽量提高水位。稻田水质偏酸性时对鱼类生长不利,特别是水稻收割后,稻根稻桩腐烂严重影响水质。因此要尽量少留稻桩,定时向鱼沟施用氧化钙,调节水质到微碱性。

4.3 鱼病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鱼病流行时,要对食物台和鱼沟药物消毒。一是次氯酸钙挂袋。食物台上插几根竹竿,每个食物台挂2~3只药袋,药袋内装次氯酸钙50 g,隔3 d换药1次,连续3次。二是往食物台、鱼沟内泼洒药物,一般用次氯酸钙、二甲基与磷酸酯或氧化钙。如鱼沟面积占稻田面积12%~15%,亩用次氯酸钙250 g或用90%晶体二甲基与磷酸酯3~5 g对指环虫、三代虫、水蜈蚣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亩用氧化钙1~2 kg,化水后泼洒能预防鱼烂鳃等病。

4.4 防除天敌害虫

注意防治蛙类、水蛇、食鱼鸟、鼠类等鱼类主要天敌。

4.5 防止缺氧浮头

水浅、放养密度大、饲料投放过多或天气闷热、水中腐殖质分解加速而大量消耗氧气时,水溶氧量显著下降,特别是下半夜,可降到0.2~0.9 mg/L,鱼类因缺氧全部浮头,不及时抢救有窒息而亡的危险。应随着鱼种逐渐长大根据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清水,提高稻田水位,改善水质。在天气闷热、天气骤变或气温过低时要暂停投饵。发现浮头要立即排出田水,引进含氧量高的清水。

5 结 语

稻田养鱼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是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稻田养鱼将养殖与种植有机结合在一起,稻鱼共生互利,稻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善,发挥稻田最大“负载力”。稻田养鱼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稻田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使之转化为稻和鱼,以提高稻田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稻鱼结合,改善农田生态系统。

捕获鲫鱼

猜你喜欢

鱼种田块养鱼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养鱼记
鱼经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