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在曼庄村的援助服务

2022-11-22刘忠亮张思思鲁伟良李明谦曹德斌

云南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三区茶叶农户

刘忠亮,张思思,鲁伟良,李明谦,曹德斌

(1.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 景洪 666100;2.勐腊县象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勐腊 象明 666312;3.勐腊县象明乡曼庄村,勐腊 象明 666312;4.勐腊县审计局,云南 勐腊 666300)

“三区”人才计划的宗旨是培训本土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三区”的农业科技水平,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对受援单位曼庄村实地调研,根据受援单位的科技需求,融合扶贫精准施策理念,开展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培训,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建立种植示范户等的科技服务工作,查找受援单位科技发展的短板,并提出科学性发展建议,旨在为“三区”科技服务提供实践经验参考。

2019年根据《科技部农村司关于下达2019年度中西部地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函》(国科农函〔2019〕11号),科技部核准云南省选派科技人员1 800名赴全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选派人员到勐腊县象明彝族乡曼庄村(国家级贫困行政村)开展“三区”人才科技援助服务,兼顾扶贫联系员,结合单位挂钩村寨的产业扶贫工作,实事求事,因地制宜,为受援单位提供科技服务,经过1年的努力,在派出和受援单位领导、相关专家的帮助与支持下,在县农科局、乡扶贫办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协同与配合下圆满完成本年度援助任务,现将2019—2020年度“三区”科技援助工作总结如下。

一、受援单位基本情况

(一)地理环境条件

曼庄村全境平均海拔1 000 m,年平均气温21℃,年平均降水量1 700 mm,属亚热带潮湿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土壤主要以紫红色砂页岩为主,部分为千枚岩及二叠纪灰岩母质发育的红壤,适宜种植茶叶、果树、澳洲坚果等经济作物。资源主要有风景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等。

曼庄村民委员会是全省扶贫工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位于象明彝族乡西南地段,距离象明乡政府0.5 km、距县城160.5 km,属山区。全村国土面积225.55 km2,其中耕地面积1 140.8 hm2、林地面积21 369.9 hm2、水田面积179.13 hm2,茶叶种植面积1 129.93 hm2、橡胶种植面积1 006.33 hm2、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约160 hm2。

(二)人力资源与农业产业结构

曼庄村辖19个村民小组、2个茶场,截至2020年全村常住农户1 372户5 201人,劳动力人口2 487人,女性2 137人,低保户80户254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人员3户3人,重大疾病患者28人,残疾人数177人,居住着彝族、傣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曼庄村农业主要以茶叶、橡胶生产等为主,茶叶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茶叶生产村,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其中曼松贡茶闻名全国。其他经济收入为外出务工、种植玉米、水稻及养猪、鸡、鸭等家畜家禽,部分村民在森林中捡拾野生菌、竹笋、草药、野菜作为辅助生活来源。

曼庄村辖内曼路、洪水河、纳竜坝村小组以橡胶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橡胶面积约1 000 hm2,部分村小组零星种植橡胶,但由于市场价格低迷,无人割胶,加上植胶环境条件恶劣,橡胶树长势较差,胶园弃管现象较为普遍。

(三)贫困现状

曼庄村2020年末建档立卡贫困户204户850人,致贫率16.34%。其中因缺技术致贫155户655人,占比77.06%;因缺少劳力致贫11户32人,占3.76%;因缺乏土地致贫1户7人,占0.82%;因病致贫3户11人,占1.29%;因残致贫15户61人,占7.18%;因学致贫2户6人,占0.71%;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有17户78人,占9.18%。缺乏科学的生产技术是曼庄村的主要致贫因子,适合“三区”科技人才项目的开展,且能获得较好帮扶效果,让贫困户摆脱贫困。

(四)其他经济作物现状

曼庄村除茶叶、橡胶生产(3个村小组)为主要收入外,还种植玉米、水稻粮食作物和零星种植柚子、橘子等水果,在云南省热作所的帮扶下,澳洲坚果逐步成为本村又一支柱产业。

二、科技援助方法与服务内容

(一)采取的方法

按照“三区”科技服务的宗旨与精准施策的扶贫理念,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实地调研,找准受援单位的科技需求。二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培训,发放图书、光盘等专业技术材料,让贫困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三是通过推广新技术和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因地制宜,实事求事,建立新技术应用示范户,使贫困户真正学到知识且学以致用。四是通过科技产业扶贫、科技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素养,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二)开展的服务内容

以曼庄村的农业经济收入为主要调研内容,以农业产业结构为主体,针对曼庄村的主要致贫原因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受援单位的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培养本土科技骨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2020年为受援单位进行“云南橡胶树植胶环境与品种配置推荐”“橡胶树轻简高效割胶技术与电动胶刀演示”“橡胶树微创采胶新技术”“茶园林下套种食用菌栽培技术”“橡胶林下珠芽黄魔芋种植管理技术”“澳洲坚果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滇黄精栽培技术”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的培训,指导农民科学种胶、管胶、采胶,并充分利用土地发展林下经济,提高贫困户经济收益,为当地培养科技骨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

三、科技援助取得的成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科技水平

2020年7—12月,针对4月、5月连续2次的实地调研及与村委会领导和村民代表座谈,对曼庄村苗寨、瑶寨、曼松、么连、曼路、万亩茶场的村民进行橡胶、澳洲坚果、食用菌、南药、魔芋种植等专题培训,培训6期400多人次,发放技术操作规范手册100余份,各类专业技术书籍30余份,橡胶树微创采胶工具5套,刺激药盒100个,珠芽黄魔芋种苗2 000余株,滇黄精种苗1 200余株,大球盖菇食用菌400包。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种植示范户为主,手把手传授,使农户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术,全面提升农户科技素养,培养本土科技人才4名。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产能

2020年7—9月先后4次向曼庄村瑶寨、么连、苗寨、曼路、万亩茶场推广橡胶树微创采胶技术、橡胶树林下试验性种植珠芽黄魔芋栽培技术、橡胶树及茶树林下种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滇黄精栽培技术等创新性科研技术;推荐云研73-46、云研77-2、热垦628、IAN873、热研8-79橡胶树优良新品种5个。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一是提高了胶工的采胶效率,增加人均采胶株数和人均年产干胶量,降低干胶生产成本,提高胶工收入。二是提高了胶园、茶园的整体经济效益,防止劳动力人才流失,稳定和巩固产业发展。三是发展多元化农业,扩容农户经济收入渠道,增强因市场价格、自然灾害、病虫害、产品滞销带来的风险抵御能力。

(三)建立示范户,提高农户的科技水平

2020年6—12月先后在苗寨建立滇黄精、珠芽黄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各1个;在瑶寨选择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边缘易致贫户,在万亩茶场选择1户致富带头人,每户提供大球盖菇菌包100包,建立种植示范基地4个,让农户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总结提高,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术。经过5个多月的观测,大球盖菇种植成功,每户产菇200 kg以上,按15元/kg计,经济收益达3 000元。大球盖菇主要是利用玉米秆、玉米芯、稻草、谷壳等农作物废弃料,通过收集、切碎、发酵等培植成种植材料,再经过播菌种,保持湿润,45 d后即可出菇,该技术就地取材,操作方法简单,种植时间为冬闲季节,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大大增强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四、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单一,抵御风险和灾害能力差

曼庄村辖19个村小组和2个茶场。其中3个村小组是以橡胶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余以茶叶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茶叶收入占比高达90%以上,玉米、水稻、水果、蔬菜等零星作物均为自产自销。农业经济收入渠道窄,产业结构单一,在面对自然灾害,农产品过剩,市场价格低迷,销售渠道滞后,农产品的产后储蓄、保鲜与加工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存在比较大的返贫风险。

(二)农户对新知识、新技术认识不足

曼庄村建档立卡850人,文化程度偏低,截至2020年统计,文盲及半文盲有237人,占27.88%;小学学历131人,占15.41%;初中学历217人,占25.53%;高中学历28人,占3.29%;大专学历21人,占2.47%;本科学历4人,占0.47%;在读学生212人,占24.94%。文化水平低是曼庄村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也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新成果认知的障碍之一。

(三)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效普遍较低

曼庄村辖内曼路、洪水河、纳竜坝3个村小组以橡胶生产为主,但橡胶生产管理比较粗放,种植密度大,割胶技术差,品种配置不合理,低产实生树、低产品种种植混乱,导致橡胶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土地收益少。据当地胶农反应,多采用常规的s/2 d/2割制,年产干胶也仅为900~1 200 kg/hm2,产值约1万元/hm2,产能较低。

曼庄村为传统的茶叶产区,有悠久的茶叶文化,熟练的茶叶加工技术,近些年来依靠曼松贡茶的名誉、信息的不断输入,茶叶价格上涨,茶农收益较好,但茶叶加工工艺单一(多为绿茶初制产品),且加工技术不普及(部分茶农只能靠卖鲜茶叶),加上销售渠道较少,制约着茶叶的发展,茶农的高收益主要是依靠茶地资源多,但与同价位茶区相比,单位土地面积收益仍较低。

(四)部分村民对知识的渴求度较低

曼庄村为少数民族村,多年来苗族、彝族、瑶族有“读书无用,不如回家种地”的老观念,特别是苗族、瑶族的青年多数读到初中就不再继续攻读了,有些甚至刚进入到初一就辍学回家种地,对知识的渴求度较低。但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扶贫工作的推进,近些年来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大学本科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老一辈的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因此加强教育力度是曼庄村脱贫攻坚的必要措施。

(五)交通及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滞后

象明乡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2017年村小组才开始陆续进行进村道路硬化,至2020年底自然村道路才全部完成硬化,村小组道路连通2021年才正式启动,进乡主干道弯多路窄,且多为塘石和砂石路,交通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小组从2017年开始架线布网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底,仍有个别村组和茶场连队未有网络,信息闭塞,通讯不畅。加快曼庄公路交通、信息网络的建设,举办各种茶叶文化活动,建立茶叶美丽乡村示范村,促进科技与信息流通融合,提升曼庄茶叶知名度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之一。

五、科技性发展建议

(一)利用热区资源,改种高效经济作物

经过多年的调研和澳洲坚果产业扶贫的实践经验,据不完全统计,象明乡海拔在900~1 300 m 原有种植橡胶的地方,约有2 000 hm2适合种植茶叶、澳洲坚果、竹子、椪柑、杧果等高效经济作物。因此,合理开发这些非植胶地段,做到网格化、有序化更新,采用“山顶带帽、山脊披褂、山脚穿鞋”模式,保护沟菁自然生态林,坡度大于35°的山地禁种等措施,合理科学垦植,改种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土地收益,增加农户收入。

(二)发展多元化种植模式,提高收益

曼庄村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是5—11月的光、热、水资源丰富,是发展多元化农业最理想的热土,优化主产茶业的发展,辅以发展澳洲坚果、竹子、柑橘类等适合在象明乡种植的高效经济作物,二者相互依托,相互辅助。同时大力推广林下种养模式,提高土地收益,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也增强了产业对自然灾害及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的抵御能力。

(三)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曼庄村全部为农业人口,且橡胶种植为农户、私人老板种植,生产管理和割胶技术混乱、落后,对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因此,组建和培育有技能、留得住的本土科技人才队伍尤显重要。持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促其统一管护、统一防治,按照科学的现代农业胶园生态管理模式,把胶园管理到位、到户、到人。

(四)加强电商培训力度,扩宽销售渠道

曼庄村属于贫困山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大部分水果、蔬菜、山茅野菜等卖不出去。为彻底解决农户销售难的问题,一是政府联合科研单位,加强农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提升和丰富加工工艺,将农产品做成耐贮藏、耐运输、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二是政府牵线搭桥与电商平台、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培育当地的合作社,在村委会建立1~2个电商集散点,从农产品的质量、数量、包装、商标等进行统管统销,做到“精、准、细”三到位。三是加强对农户个体电商销售的培训,让农户自已作为主播,卖出优质的农产品。

猜你喜欢

三区茶叶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