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黄蓟马综合防控技术
2022-11-22
1 技术概况
1.1 技术基本情况
茶叶是云南省8大绿色食品牌产业,衣食万户,2020年云南省茶叶面积近48万hm2(719.3万亩),综合产值1 001.4亿元。茶黄蓟马又名茶蓟马,是云南茶区主要害虫,1年发生10~11代,无明显越冬现象,以若虫和成虫吸取嫩叶、茎汁液;被害嫩叶背面在主脉两侧出现2条至多条纵行的褐色条纹,叶正面突起,严重时叶背呈现一片褐纹,叶片向内卷,使新梢芽叶萎缩、僵化,新梢芽苞脱落而枯死,已经成为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干旱的春季为害更重,严重影响云南春茶生产。
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通过多年研究,形成以西双版纳、大理、德宏、保山茶区田间发生规律调查为基础的茶黄蓟马预警监测技术体系,集成了封园管理、预警监测、农业措施及天敌+粘虫板+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控技术,并在滇西、滇南茶区10个县(市、区)示范推广应用。技术结合生产实际、针对性强、操作简单、防控效率高。
1.3 提质增效情况
3年来,茶黄蓟马综合防治技术在省茶叶体系10个试验站的示范基地多点应用,均达到完全可控制茶黄蓟马的暴发,茶黄蓟马为害程度完全控制在生产许可的范围内,每公顷增产干茶75 kg以上,增值4 500元左右,减少了碎茶率,加工出的茶产品在外形、内质均有较大提高,提质增产增效明显。
1.4 技术获奖情况
“优质品种云茶普蕊选育及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2018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技术要点
冬季封园期用99%绿颖乳油100~300倍液或石硫合剂喷施茶树,减少虫口基数,加强封园管理。采摘生产期主要以农业防治、天敌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必要时兼用化学防治。
2.1 农业防治
茶黄蓟马趋嫩性强,多在芽及芽下1~3叶吸食。及时分批合理采茶不仅可去除一部分虫卵、若虫和成虫,同时采摘新梢可减少虫食料,减轻发生及为害。
2.2 天敌防治
茶黄蓟马发生初期,亩茶园释放小花蝽300~500头或捕食螨2 000~5 000头(2~5袋)。
2.3 物理防治
用蓝色(黄色)粘虫板诱杀。茶黄蓟马发生初期粘虫板悬挂于茶蓬上方5~10 cm处,亩悬挂20~30张。
2.4 生物防治
用百虫僵乳油600~800倍液、AO-318茶叶清园剂100~200倍液、苏云金杆菌400~5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300~6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10%烟碱乳油800倍液、5%除虫菊素300~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5 化学防治
用24%溴虫腈悬浮剂1 500~1 800倍液,安全间隔期7 d;15%茚虫威乳剂2 500~3 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4 d;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安全间隔期5 d;10%联苯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 d。
3 适宜区域
技术适用于云南省各茶区。
4 注意事项
利用天敌防治期间禁止使用任何农药。防治指标每百梢虫口数量为100头,优先采用天敌防治、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虫梢率大于40%的非有机茶园,可全面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
5 技术依托单位
云南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