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评价

2022-09-14连大鹏邵思祺刘爱秋刘曼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被访者搬迁户

连大鹏,邵思祺,刘爱秋,刘曼

(河北农业大学文管学院,河北 沧州 061100)

易地扶贫搬迁又称为“生态移民”[1,2],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克服自然因素制约发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有效举措。我国早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迁960万人次以上,搬迁群众住房质量安全验收率达100%,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 221元提高到2019年的9 313元,年均增幅30.2%[3]。其中,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0.2万户,共计30.2万人,搬迁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安置,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初步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4]。我国脱贫攻坚战政策实践过程中在搬迁对象精准性、基础服务、安定就业、后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不足,导致政策目标执行偏差[5]。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多从搬迁农户生计能力、搬迁农户社会适应性、搬迁政策效果3个方面进行研究。易地搬迁农户生计能力问题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和农户生计能力,宁静等[9]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VEP)研究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认为,易地扶贫搬迁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刘明月等[10]研究表明,搬迁农户的脆弱率下降幅度更大且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关于农户生计变动情况多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等5个维度进行研究[11],汪磊等[12]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的自然资本具有反向作用,而对其他资本的积累都有促进作用,刘伟等[1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农户生计能力的变动,搬迁行为对农户物质资本和生计资本的积累具有的正向影响,同时消耗农户的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对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无显著影响。研究方法、指标构建和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导致了学者们研究结论的多样化。搬迁农户社会适应性研究主要包括农户搬迁后对生活、生产环境变动的适应情况[14]等,刘宗华[15]指出宜昌市的搬迁移民完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经济生产面临一定的困难,陆卫群等[16]基于贵州省侗族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调研数据发现,农户搬迁后在经济和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搬迁政策效果的研究存在地区差异性[17],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条件、经济状况、公共服务,扩大移民农户参与政策的执行协商力度等,对提高脱贫户满意度和政策实施效果均具有正向影响[18耀21],相关政策、设施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农户的政策满意度,促进政策扶贫目标的实现[22]。综上所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而基于燕山—太行山贫困片区的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评价甚少,因此,对燕山—太行山贫困片区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脱贫效应,为巩固脱贫成果提高借鉴,推动落实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 数据来源

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覆盖了山西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具体包括保定、张家口和承德地区。2020年8月和12月赴阜平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宽城县进行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243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86.41%。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基本信息和易地扶贫搬迁后家庭生计能力的变动情况,农户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水平等;易地扶贫搬迁后家庭生计能力的变动情况包括耕地处理方式、住房面积、房屋质量、医疗环境、教育环境、技能培训、家庭收入与支出、亲友关系、邻里关系、交际问题以及新环境适应程度等。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可获得性与真实性则,基于文献资料汇总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22],构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个维度计12个指标评价体系(表1)。(1)自然资本主要是考察农户的耕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存量,根据该研究的内容,自然资本为耕地。农户对耕地的处理方式直接反映出农户自然资本的增减情况,故选用耕地处理方式反映农户自然资本的变动。(2)物质资本主要是考察农户的家庭各项资产情况,反映在房屋面积、生产生活资料、机械数量、交通工具数量等方面。贫困户在搬迁前后住房发生明显改变,但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短期内农户持有的机械数量、交通工具数量一般不会明显变化。(3)人力资本通常包括劳动力数量、教育水平、健康状况以及劳动技能等。农户搬迁前与搬迁后医疗环境、教育环境会发生明显变动改善,技能培训往往作为长效脱贫措施被广泛使用,三者都影响了农户的人力资本。(4)金融资本主要是农户家庭的贷款数量和获得金融支持的可能性。农户在短期内对金融支持需求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选用农户的收入、支出指标反映进入资本的变化。(5)社会资本衡量农户的社交网络情况。选取农户搬迁前后亲友关系、邻里关系以及是否适应生活环境等指标,反映农户的社会资本变动。

表1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评价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 of relocated poverty relief households in Hebei Province

2.2 各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五等分法确定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均为0.2,根据相关领域的10位专家对12个二级指标的打分结果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公式(1)计算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前后的各指标值。

其中,Qj:第j个指标平均得分;w:第j个指标的权重,xij:第j个指标的第i个观测值。

计算可得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的各项平均成效。以农户未搬迁时的初始状态为标准值,通过计算各项资本的变动量评价搬迁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3.1.1 被访者概况210为被访者的男女比例为0.75颐1,65.24%的被调查者年龄大于50岁,80.48%的被访者学历为初中及以下水平(表2)。数据表明,获取的样本基本特征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符,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表2 210位被访者概况Table 2 Survey of 210 respondents

3.1.2 自然资本变动分析 通过对210位被访者就“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耕地处理方式”进行调研的结果(表3)显示,79.07%的被访者耕地自留,11.63%的被访者耕地进行了流转,9.3%的被访者耕地由村集体收回,研究区域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耕地仍然以自留为主。因为该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大多采用集中安置方式,且安置地址多在村附近,农户搬迁后仍然可以从事农业生产。

表3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耕地处理方式情况Table 3 Cultivated l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relocated poverty relief households in Hebei Province

3.1.3 物质资本变动分析 通过对210位被访者就“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物质资本变动”进行调研的结果(表4)显示,57.62%的被访者住房面积减少,28.09%的被访者住房面积不变,14.29%的被访者住房面积有所增长。研究区域有一半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住房面积减少,这是因为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标准为25 m2/人,因此搬迁后的住房面积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17.14%的被访者认为住房的质量一般,68.57%的被访者对房屋的质量表示比较满意,8.57%的被访者对房屋的质量表示非常满意;房屋质量整体满意度较高的主要因是来农户居住条件太差,搬迁后居住条件大幅改善。

表4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物质资本变动情况Table 4 Changes of material capital of relocated poverty relief households in Hebei Province

3.1.4 人力资本变动分析 通过对210位被访者就“易地扶贫搬迁后的人力资本变动”进行调研的结果(表5)显示,医疗环境改善方面,76.19%的被访者认为医疗环境与来持平,19.05%的被访者认为有所改善,4.76%的被访者认为有明显改善;67.62%的被访者认为教育环境与来持平,17.14%的被访者认为有所改善,15.24%的被访者认为有明显改善;80.95%的被访者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19.05%的被访者参加过。

表5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人力资本变动情况Table 5 Changes of human capital of relocated povertyrelief households in Hebei Province

3.1.5 金融资本变动分析 通过对210位被访者就“易地扶贫搬迁后的金融资本变动”进行调研的结果(表6)显示,34.29%的被访者家庭收入有所提高,88.57%的被访者家庭支出有所增加。由于易地扶贫搬迁户在搬迁均享受了政府补贴政策,且生计由农业生产转型为外出务工,就业机会明显增多,家庭收入由明显的提高,且生活成本也有所增加。

表6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金融资本变动情况Table 6 Changes of financial capital of relocated poverty relief households in Hebei Province

3.1.6 社会资本变动分析 通过对210位被访者就“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社会资本变动”进行调研的结果(表7)显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社会资本略微降低,其中,26.19%的被访者认为亲友关系“大幅度下降”或“有所下降”,25.24%的被访者认为邻里关系“大幅度下降”或“有所下降”,44.29%的被访者已经适宜了新的生活环境,87.14%的被访者表示交际顺畅,没有遇到问题。数据显示,搬迁后由于居住面积小等因,亲朋间串门、家庭聚会次数减少,是造成亲友关系、邻里关系降低的主要因。

表7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资本变动情况Table 7 Changes of social capital of relocated poverty relief households in Hebei Province

3.2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脱贫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对河北省易地扶贫户搬迁前后的生计能力进行评价可知,搬迁后的评价值为2.598,较搬迁前评价值增长了15.87%(表8)。总体而言,研究区域的易地扶贫户搬迁后的生计能力有所改善。

表8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脱贫效果评价结果Table 8 Evaluation resul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 of relocated poverty relief households in Hebei Province

3.2.1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均有所提高X21耀X22、X31耀X33指标的增幅为9.52%耀34.29%,说明易地贫困户搬迁后,其医疗、教育、卫生条件均有所改善,农户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扩宽就业渠道,提高及家庭收入水平;农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表明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精准程度高。

3.2.2 金融资本增量不明显 易地贫困户搬迁后其收入得到改善,较搬迁前提高了34.29%,但是家庭开支也随之增高,导致搬迁后该指标降低了44.29%。数据显示,虽然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有所提高,但是随着家庭支出的增长,其资本积累受限或降低。

3.2.3 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所下降 由于搬迁地址

在村附近,利于农户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因此贫困户大多保留了耕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因此自然资本的评价值小幅降低;搬迁后亲朋邻里走动明显减少,加之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些因素导致社会资本指标的评价值有所下降。

4 结论与讨论

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域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个维度、12指标评价体系,对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搬迁后的评价值为2.598,较搬迁前评价值增长了15.87%,其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有所提升,金融资本积累效果不明显,自然资本略有降低,社会资本下降明显。研究区域的易地扶贫户搬迁后的生计能力有所改善,表明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脱贫效果整体较好。

进入“十四五”后,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一步巩固扶贫攻坚成果:(1)进一步做好非农就业转化工作,以保证搬迁户的生计;(2)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尤其加强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搬迁户的人力资本有效积累;(3)积极引进社区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村干部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做好搬迁户的生活引导、德育引导工作,推动搬迁后的社会资本的有效积累[22,23]。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被访者搬迁户
探究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北京近八成公众支持补贴换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