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重构

2022-09-14旭,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督导高质量工作

刘 旭,关 鹏

(巢湖学院 a.教务处; b.发展规划处,合肥 238000)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国家针对教育事业出台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2]理念。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3]。2021年,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4],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期待更加具体和全面。2022年,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5],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坚持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发展教育,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国际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决策,意味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各级各类学校“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量的大幅度增长后,国家开始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发展质量,就需要从内外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督导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一支重要队伍,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督查、引导和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教学督导应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工作来展开。但部分高校教学督导在工作实践中却存在系列问题。一方面,督导队伍本身存在理念不明确、内容不清晰和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使得督导效果甚微,督导对自身工作的价值感“迷惑”;另一方面,学校对督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激励政策不明显和相关部门协调机制不畅等问题使得督导外在信服力不足。基于此,本文拟从质量保障对教学督导要求出发,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重新构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实困境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不管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在关注质量的要求下有序推进,还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新理念的确立,教学督导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新时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然而教学督导在工作实践中却遭遇了一些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督导制度不健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积极吸取基础教育的教育督导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并将检查、监督、咨询、指导和激励等机制借鉴、运用于高校教学工作中,成为保障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6]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校教学督导的统一性规定,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督导制度存在缺失或不够完善的情况,导致出现督导的责任、权力界定不明晰等问题。在督导过程中,各高校教学督导模式也不尽相同。笔者搜集了部分高校官网组织机构设置和查阅督导制度资料,如表1所示,从中可管窥高校督导模式和主要工作职责情况。

表1 国内5所高校督导组织归属和主要工作职责

目前大多数高校建立的教学督导机构体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依附式,即在教务处、研究生处或发展规划处等部门下设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科、质量监控与保障科或评估督导科,在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单独处(科)室式,即教学督导作为学校行政组织机构中单独的一个处级或科级部门,独立开展督导工作。如有的高校设立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教学质量监测中心或教学督导与质量管理办公室,作为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并行的组织,独立行使教学监管职能。但在实践中,两种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依附式的教学督导工作中易出现“权力”不够、“作用”受限、“结果”无效等弊端,使得督导在教学管理中的“监督”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单独处(科)室式的教学督导机构工作则极易出现与有关部门发生重复化、交叉化甚或冲突化而发生相互推脱责任的情况,致使其与教学管理部门关系协调不畅通,最终导致出现教学监督质量与效率低下等问题[7]。

(二)督导队伍“专家型”程度不高

高校教学督导聘任条件和原则一般有如下要求:副高以上职称,身体健康;较丰富的教学实践与管理经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研究及教学指导能力等。在上述基础上组成的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全部由离退休教授、专家组成;二是由退休和在职教授、专家共同组成;三是由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等组成。第一类中的离退休人员年龄相对偏大,投入督导工作精力有限且不在一线开展教学工作,其对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相关理论、政策等认识理解不到位,教学观念相对守旧,与新理念、新理论等新要求脱节,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第二类中的在职专业教师,在其学科领域或许有很深的造诣,但作为督导,可能缺乏系统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理论水平相对不足,缺乏督导工作的专业性;加上在职教师还有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如果仅为完成任务而履行督导职责,其工作效果尚且不能保证,更何谈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类中的管理人员由于日常忙于本职管理事务,在督导工作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相对不足,造成质量上难以保证,并且管理人员开展督导工作时易采用“管理思维”,容易把教学督导组织简单等同于教学行政管理组织。从总体上来看,当前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中存在缺乏教育学专业背景、人员年龄整体偏大和正高职称人员偏少等一系列问题,距离专业化、专家型等要求有明显差距,最终导致在督导工作中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教育教学督导功能。

(三)督导内容不全面

从当代教育管理思想角度来讲,教学督导是指以学校教学质量为中心,对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总体开展、运行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咨询、指导、反馈的一种质量监控手段。[8]因此,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所有要素,都应纳入教学督导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当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容不全面情况,笔者通过与A省应用型联盟高校交流教学督导工作发现,地方高校受各方条件和诸多因素的影响,督导内容中出现诸多问题,如注重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督导,疏于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的督导;注重日常教学运行、基本教学秩序的督导,疏于课程、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的督导;注重教师教学方面的督导,疏于学生学习方面的督导;注重教学管理层面的督导,疏于教学咨询、服务和决策层面的督导等。以教学督导日常听课为例,笔者抽取了A省3所应用型联盟高校进行调查,其中A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备独立培养研究生的资格;S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X学院为民办省属地方本科院校。选取的3所高校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具有一定代表性。搜集并整理了3所高校一届教学督导2021年两个学期的听课数据,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3所高校教学督导2021年听课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21年两个学期的听课情况中,A学院实验实训课听课次数上半学年占比为34%、下半学年占比为25%;S学院实验实训课听课次数上半学年占比为25%、下半学年占比为33%;X学院实验实训课听课次数上半学年占比为39%、下半学年占比为32%。3所高校教学督导的实验实训课听课次数占比都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办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然而,高校督导工作内容明显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忽视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督导工作内容的偏差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学督导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督导方式不科学

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督导工作具有权威性、督导结果具有公信力的先决条件,而这正是很多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的短板。在督导工作实践过程中,教学督导由于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观化倾向严重,往往凭借经验进行工作。如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主要以听课为主,每学期按学校要求完成20节次、30节次的听课任务,听课后根据自己教学经验简单写出几句评语,给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等级即认为完成了督导工作职责和要求。事实上,教学督导如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及其教学效果等评价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目前许多高校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致使教学督导评价难以实现客观化和科学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督导工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此外,督促和检查是部分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方式,督导在工作开展中过于重视监督、检查,而疏于有效指导,一味就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从中发现一系列问题,而不去思考如何指导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总之,目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方式存在单一化现象,过于重视督忽略了导;把教学督导仅仅定位于督促检查,在工作过程中只有简单的评价而没有体现改进的引导;在“督教”“督学”“督管”尤其是“督教”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教学督导的主观性较强。种种不恰当的督导工作方式使督导工作的权威性大打折扣,极易导致被督导者不认可督导结果,对督导工作产生抗拒或不信任,使得教学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形成对立、矛盾关系,不利于教学督导工作的正常开展,更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五)督导成效认可度不高

教学处于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因而教学督导在工作实践中把督教作为其重点工作之一。由于教学督导学科、专业不同,有的教学督导虽然在自己学科、专业领域造诣很高,但对其他学科、专业并不了解,加上教学督导自身对教育理念、教学范式等理解不同,工作中可能出现不同督导对同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不同看法,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意见,导致教师质疑督导结果的权威性。

有学者就高校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可度进行调研发现,虽然近80%的教师认为教学督导对学校发展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但对于教学督导的认可度仍有20%以上的教师表示不认可。[9]笔者在日常教学巡查、教学检查中通过与部分教师座谈、访谈也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督导作用发挥不够,虽然教学督导工作围绕教学中心展开,但侧重于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督查,主要是找问题、查缺点,教师认为有种“挑刺”的感觉,明显缺乏对教师的引导、改进和提出相关建议、意见。另外,交流中还发现部分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督导结果反馈不及时甚或出现根本没有反馈的情况与问题,如有的教师常常等很久或不知听课结果,得不到督导听课评价信息;教师反馈给教学督导的相关问题迟迟得不到回应与解决,加上有时结果不够具体、不尽客观,极易引起被督导者的反感与抵触,督导结果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激励、导向作用。教学督导结果得不到教师认可、督导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使得教学督导工作的信度和效度降低,工作成效性差,失去了该有的公信力和认可度。

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学督导工作体系路径重构思路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未来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走向。教学督导是高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应积极承担新时期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新要求下的责任担当。为此,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着力重构教学督导工作体系路径,为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内驱动力。

(一)优化督导制度,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应与时俱进,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下不断更新融入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这就需要完善教学督导制度,以增强督导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有调查表明,近50%的教师希望建立的教学督导组织机构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督导咨询模式:一是独立于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二是非行政性机构;三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此种模式基于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工作,受学校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工作中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追求,对教育教学活动全方位进行“督”和“导”,切实做好检查、指导、咨询,并提出建议,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0]此种独立咨询模式的好处在于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把工作重心放在提供指导和服务上,而非一味行政式的检查和监督,能使督导在教学质量决策咨询、信息反馈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各高校应尝试在保持教学督导组织与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督导工作机构,以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与评估。为使教学督导机制卓有成效,必须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具体来讲,教学督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制度:一是基本制度。如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或工作条例、督导人员的选聘制度或遴选标准、督导人员工作手册、督导人员管理办法等。二是工作制度。如日常检查办法、咨询指导程序、问题反馈机制等。三是责任制度。如教学督导组织机构的岗位职责、督导人员的工作职责、教学信息员的职责及其考核等。[11]同时为切实了解教学督导工作的成效和质量,还应根据督导工作本身发展规律制定针对督导质量的评价制度。即基于督导工作发生、发展过程,对教学督导工作本身进行评价,可在全校教师、学生中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相关调查。建立教学督导工作的评价即评估制度有助于各高校及时梳理、总结督导工作做法,既发现一些好的经验,又正视存在的不足,扬长补短,以在遵循督导工作客观、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使教学督导工作本身不断完善,进而提升工作质量。

(二)健全督导队伍,提升专业化水平

高校教学督导要充分发挥其职能,首先需要组建一支人员结构合理、人数充足、身心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专家型队伍,专业化开展工作。督导人员选聘时要考虑到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相结合、离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相结合、校内人员和校外专家相结合、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相结合。[12]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在上述四类人员结合中优化督导结构,组建一支精良的教学督导队伍。同时,在工作中可积极吸收学生教学信息员、社会实习就业单位等参与进来,推动督导队伍多元化建设,力争实现全面督导,树立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大督导”格局。

高校通过选拔聘任的教学督导只是代表其按照条件达到了准入标准,工作中要真正发挥出教学督导的职能和作用还需要对教学督导人员开展系列针对性培训。首先,高校教学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对教学督导队伍培训是教学督导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各高校应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规划教学督导的培养、培训工作。其次,高校要制定教学督导培训制度,通过定期交流培训、学习研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形式、多途径提升督导培训效果,确保督导水平上层次,使教学督导在专业化、高水平发展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完善督导内容,注重内涵式发展

新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内容应主要围绕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开展。因此,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上既要注重对教师教学上的“督教”,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上的“督学”,也要注重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督管”,做好三方面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

具体来讲,督教,主要是指教学督导基于学校教学工作角度,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计划等所有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所进行的检查和指导。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督导和教学过程督导两方面内容。督学,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的课堂表现、预习复习情况、学风、考风、实习实训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督导一方面要积极与学生加强交流,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内容进行检查和评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要督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教学督导的终极目标。督管,就是从学校的教学管理视角出发,对学校的教学运行、教学秩序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以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状况,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反馈给相关部门督促其落实,进而提升教学管理质量。[13]

教学督导工作中要注重拓展工作内容,对教、学、管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咨询、指导服务。首先,要加强“导”的力度,在具体工作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如举办专题研讨、说课活动,还可根据听课与集体评估的结果,开展观摩教学、让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等,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要开展长期跟踪督导。对教师“督教”中可引用发展性评价模式开展长时期的持续督导,即通过对同一个教师的同一门课程多次听课,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给出公正评价。同时根据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反馈,提出相应的建议、意见。后期对教师继续跟踪,看其就问题、意见的改进情况,在持续改进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其次,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对学生的“督学”中应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及问题,通过与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切实了解学生学习接受程度、学习体验感受等,及时解答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多方面指导。最后,要展开专题性跟踪督导。可把评价型督导转变为研究型督导,对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督管”要有针对性、重点性,如在督导中围绕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法创新、学生学习成效提升等专题有针对性地深入课堂听课,并开展系列专题研究,从而为教学管理积极建言献策。[14]

(四)构建科学的督导评价体系,改进督导工作方式

一套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是督导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的前提。各高校应遵循教学督导相关规章、制度,参照国际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和学校实际发展状况相符的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督导在工作开展中,不应仅仅表现在日常教学检查、学生考风督查等层面,还要重点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基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因此,要着力制定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师教学业绩评价、学生考试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等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并要结合教学督导在日常督查和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去修订改进上述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影响下,高校教学方式、手段等都在发生新变化,随之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教学督导工作在此背景下也应与时俱进,更新督导方式方法。教学督导应采取灵活多样与实效的方法,做到常规与重点相结合,专题督导与全面督导相结合,定性督导与定量督导相结合,督教、督学与督管相结合,切实在“督”的基础上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教学督导要做好“督教”的服务工作,督导在深入课堂听课时,应抱着向教师请教、学习的态度,真实了解教学的现实状况,积极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教学经验。 要和被督导教师一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持续改进的要求出发,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促进教师发展进步,提高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同时,对于督导中发现的一些教学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面对面研讨、教学沙龙、名师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把教师培训作为教学督导常规化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有目的地探讨、交流和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也是教学督导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因此,教学督导也要做好“督学”的服务工作,督学中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通过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校管理、学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看法和问题,认真梳理、及时反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要把最终解决结果告知学生,使督学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学督导还需要做好教学管理的服务工作。工作中可以有计划地到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等探讨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还可以深入到教师当中,通过与教师访谈,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等并及时收集反馈的问题、建议,形成具有决策性的调研报告,为学校切实高效的教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更新督导理念,加强结果运用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督导应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下秉承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督导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为工作对象,把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职业使命,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引导教师合理地使用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寻求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来进行教学,切实发挥教学督导工作应有的监测、引导、反馈功能以及激励和改进功能,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16]

教学督导工作开展要想科学分析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就应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积极适应新形势、转变新观念、融入新思想。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工作中切实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积极与师生交流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及时处理与反馈提出的问题,做师生的良师益友,做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践行者、先行者。

教学督导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运用教学督导结果,如果督导结果被合理、正确采用,就会激发教学督导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有利于被督导者感受到督导工作有作为,在督导指导下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高校要注重加强教学督导结果的运用,最大限度发挥形成性教学督导评价的反馈、改进和激励功能[17],以使其在督教、督学、督管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成效,助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走向新台阶,最终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学督导结果的利用,应把督导工作的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地利用到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各类评奖评优、科研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切实重视并发挥教学督导成效。另外,教学督导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教师、学生了解到学校教学运行、教学管理中的真实信息,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但如果学校相关部门迟迟不去解决、处理或对督导提出的建议不理不睬,就会影响教学督导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长期下去督导可能产生懈怠、应付等不良工作态度,严重影响教学督导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学校要对督导发现、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要积极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督导提出的问题和相关意见,积极主动吸取督导建议、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在注重督导结果中提升督导工作成效。

四、结语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重视,高质量发展将是当下和未来我国高校的重点工作和必经之路。教学督导是强化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提升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高校迫切需要一批水平高、乐奉献的高素质教学督导人员,在规范、系统、深入的工作中,有序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朝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当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系列问题,我们要勇于正视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举措,循序推进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以使教学督导真正、真实发挥提升和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促使督导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指导工作做实做细,为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督导高质量工作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