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内爆”理论文献综述
2022-09-13周尤戴娟
周尤 戴娟
摘要:现代社会,媒体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已经超越了以往的媒介,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如今,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复杂化,人们所接触到的一切都会被媒体过滤,被模拟生产的事物越来越多,媒介“内爆”理论由此提出。本文梳理媒介“内爆”理论的起源、发展,归纳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并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内爆”理论;大众传媒;媒体融合;融媒体生态;媒介景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6-0081-03
一、理论起源
“内爆”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主要对比对象是“外爆”。这两个概念在物理学界是通用的,但“爆炸”被列入人类社会的范畴后,其意义不再指实体物质能量的外向爆炸,而是指现代性的扩张。相应地,“内爆”也不再属于物理学概念上的实体物质的内向爆炸,其不同于“外爆”的关键之处,在于指代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
“内爆”起源时,机械时代退出历史舞台,电气时代到来。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通过分解切割和机械技术,西方获得了三千年的激增发展。如今,他们正处于一种内部大爆发的状态。电气时代,一切都已逆转,内向的爆炸和收缩,代替了机械时代外向的爆炸和收缩[1]。
二、理论概述
(一)麦克卢汉:意识“内爆”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内爆”概念,并将之应用于电力媒体的变革之中。“内爆”一词常被用来形容电力媒体变革的威力。
麦克卢汉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特别是伴随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宽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足够的设备,人们就可以轻松获取数千公里以外的信息。这样看来,地球村可以说是“内爆”的产物。
时间和空间观念的消逝,是“内爆”最突出的特征。电气时代,“内爆”已经演变成“知觉和意识的延伸”。在媒介的生产与传播作用下,整个社会被信息所覆盖,其对虚拟现实的入侵,支配着人类的认识与意识,是人类认知新事物、新环境的重要依据。
在麦克卢汉看来,像电子通信这样的科技,能够推动全球化,加速地球村的进程。他对于“内爆”的态度是乐观的,他认为“内爆”虽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不会失控,相反能让受众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2]。
(二)鲍德里亚:“虚拟‘内爆”
鲍德里亚将麦克卢汉描述的电气时代的人类感知方式的“内爆”,延伸到了媒体与真实的层次,变为“真实的内部爆炸”。
在鲍德里亚描述的“‘内爆之链”中,“内爆”是指媒介在编码过程中对所传达的意义进行抽象化、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意义的解读会存在偏差,电子媒介所产生的符号和信息,非但没有给受众以丰富的内涵,反而被消磨、瓦解,成为毫无价值的杂音。而且,媒体内部的消息和含义的爆炸,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媒体内部的爆炸。
媒体之所以是媒体,是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播介质。媒体把自己的符号和信息变成了毫无价值的杂音,就是媒体内部的爆炸。这意味着媒介与现实的区别已被打破,人们无法在媒体中辨别出哪些是真实的事件,哪些是虚构的事件。
鲍德里亚认为,在这个网络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介并非社会化的创造者,而是整个社会发生了爆炸”。意义与信息、内容与形式、媒介与现实、现实与现实,一切皆在爆炸[3]。
鲍德里亚对大众媒介持悲观态度,他认为媒介出现后,人们生活中所处的现实并不真实,它只是媒体创造的超现实。
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学说中,“内爆”已明显成为消极的字眼,它破坏了各种真实、意义和价值的边界,由最初的破坏和颠覆转变成对公众的支配。从这个角度来看,鲍德里亚所采用的“内部爆炸”与麦克卢汉提出并运用这一理念的最初意图相去甚远[4]。
(三)国外学者对“内爆”理论的研究
1964年,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在书中首次提出“内爆”概念。
20世纪80年代,被誉为“新麦克卢汉”的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在麦克卢汉关于“内爆”研究的基礎上,将“内爆”置于现实媒介层面进行探讨,提出了“虚拟‘内爆”概念。在他的著作中,任何涉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话题,都离不开模拟、爆炸和超现实,如在1970年的《消费社会》、1981年的《拟像与仿真》中,都提到了这一观点。
在公共领域中,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在1990年版的《公关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序言中就指出,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内爆”是其研究公关领域理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内爆”概念的出现,对当代传媒和后现代传媒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冲击和影响。“内爆”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现象,即从麦克卢汉开始到后“麦克卢汉主义”者,已经将理论触角深入到媒介、哲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并形成了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理论反思阵营。目前,国外关于“内爆”理论的研究,多是把它与拟像、超现实结合起来,作为附带概念提出,同时加以马克思的视角对其进行批判研究。
(四)国内学者对“内爆”理论的研究
通过检索知网发现,关于“内爆”的论文共84篇,其中与鲍德里亚观点相关的有53篇,与麦克卢汉观点相关的有12篇。国内学者对“内爆”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将这个概念放在各种现实条件下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并将其应用于拟像、模拟、超现实等领域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对内部爆炸与真实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杨海锋的《超真实、拟真与内爆——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5]、孙燕的《幻象、超真实与内爆——博德里亚的后现代文化理论》[6]以及连珩、李曦珍的《后现代大祭师的仿象、超真实、内爆——博德里亚电子媒介文化批评的三个关键词探要》[7]。这些作品均提出,超真实的拟像造成了“内爆”,“内爆”和超真实是一体两面的。李鑫在《真实的虚拟与虚拟的真实——论鲍德里亚的拟像世界》中,重申了拟像带来的快捷的消失和“内爆”现象造成的意义的虚无[8]。
第二种是从媒体的角度来审视内部爆炸。例如,石磊在《我靠虚像生活——媒介环境的影像阐释》中指出,在拟像的世界里没有真假的区别,“内爆”在媒介拟像中诞生[9]。程竞羽的《大众媒介批判论中鲍德里亚“内爆”理論探析》,在媒介语境中指出“内爆”理论的局限,认为鲍德里亚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0]。
第三种是将鲍德里亚的“内爆”与麦克卢汉的“内爆”进行比较。例如,张默的《论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兼与鲍德里亚观点的比较》指出,麦克卢汉的“内爆”充满希望,鲍德里亚的“内爆”却是悲观的[11]。方琛在《媒体制造了90后——从麦克卢汉与鲍德里亚的“内爆”理论看90后现象》中写到,在麦克卢汉的定义中,在数码媒体的影响下,90后拥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世界的能力,但这种认知具有一定的虚无性[12]。刘一欧在《重审鲍德里亚“法国的麦克卢汉”标签》中,推翻了诸多有关麦克卢汉和鲍德里亚关于“内爆”的比较分析。他认为,鲍德里亚与麦克卢汉的思想既相关又背离,相关的是两人都将媒体置于最具影响力的地位,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没有差别,背离的是鲍德里亚没有从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中汲取任何实质的东西,两人在认识和目的论上存在差异,麦克卢汉想要“理解媒介”,鲍德里亚想要“批判媒介”[13]。
三、“内爆”理论的观点归纳
麦克卢汉在“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内爆”概念。“内爆”的特点通俗地说就是“时间概念的模糊化”。从人的心理层面来说,“内爆”使地理意义上的距离变近甚至消失,进而导致整个社会都被媒介所传递的信息笼罩,逐渐进入模拟时代。
继麦克卢汉后,鲍德里亚对“内爆”概念重新进行了解读。国内外学者也相继展开对两者观点的比较分析,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主要包括如下几种观点。
(一)“内爆”使社会成为人人参与其中的融合性社会
“内爆”的出现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受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感知到时间和空间的广阔性。只要有媒介、有工具,就可以轻松获取信息,参与到任何事物中。相较以往,受众的表达欲和参与欲更加强烈。
“电力技术结束了老旧的二元观念,即文化与技术、艺术与商务、工作与闲暇的二分观念”,“生产、消费和学习整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过程。”麦克卢汉提醒人们,边界的“内爆”——时空差异的不复存在及领域界限的瓦解与突破,促使受众重新认识和看待媒介的影响与意义。
在刘玲华的《内爆》中,总结概括了“内爆”模式的三个特征:一是瞬间性,以电视媒介为例,当人们打开电视的那一刻,电力速度就已将时间与空间、政治与文艺等功能融合到一起,机械时代被分裂的乐器、报纸、电报、电话等各项媒介功能,瞬时互相渗透进同一个时空世界;二是逆转性,“内爆”的逆转性奠定了机械时代的扩张模式;三是卷入性,卷入性被定义为受众的高度参与和介入,电子媒介的出现使社会成为人人参与其中的融合性社会。
严功军和张雨涵在《内爆转换与传播危机:融媒体生态的批判解读》中提出,网络的出现使许多二元对立的社会性,变成了一个共同的时空的多重存在,社会联系摆脱了地理联系和空间束缚,重构了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联系,重构了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个人心态[14]。
(二)“内爆”瓦解了一切社会价值和社会交往的可能
意义的“内爆”使现实与虚拟、善与恶、美与丑、自由与禁锢、崇高与低劣、精英与大众等二元对立的界线被打破,人类生存的自身价值也随之被打破。
鲍德里亚在《传媒中意义的内爆》的开篇中写道:“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讯息愈多,而愈无价值”。他用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来描述“内爆”——“彼此之间的压缩,一种奇怪的(庞大的)相互重叠,一种常规的极点向另外一端崩塌”。媒体的内在含义实则就是它所传达的信息的形象性。
随着信息的膨胀,意义也在不断膨胀。有学者在研究“内爆”理论时提到马航事件,认为海量的信息、多元的揣测,使受众的认知脱离了物质世界,仅仅与纯粹的信息世界相连接。如果受众去搜寻、去相信扑面而来的信息,而不思考、不考证,就会被所有的信息牵着鼻子走。
(三)“内爆”模糊了各种真实与虚假的界限
鲍德里亚认为,传统的劳动被模拟代替,超自然与人类的区别已被融化。媒体让人们无法直接触及最真实、最客观的事实,受众的任何感知都会被媒体过滤掉,模拟的事物会变得越来越多,而真正的含义会变得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会对真实世界漠不关心,丧失抵抗能力,让媒体变成支配社会的势力,左右自己的思想。
欧怒在《媒介景观:真实的“内爆”——解读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分析,影片最大的矛盾是比利·林恩和他的战友们对战争的真实感觉。片中揭示了士兵们在媒介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一步步失去关于战争真实的话语权的过程,影片的真实意义也“内爆”在技术制造的超真实体验中[15]。
四、结语
电子媒体发展至今,已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的社会发展、商业运行、认知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内爆”虽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不会失控。鲍德里亚认为,在信息泛滥的环境下,信息的膨胀犹如大爆炸,无止境地向外扩张。“内爆”实际上就是政治领域、公共领域、商业领域相互渗透,是消除区别的过程。传媒传播的拟象铺天盖地,形成了超现实的领域,这个领域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的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融媒体也可称为数码媒介,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诞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传播系统的建立。在融合的媒介中,一个全方位的互动、浸入、共享、体验的虚拟世界逐渐形成。
综上所述,媒体“内爆”对传媒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解构,而其反主体、反中心、个人化、自由化、浅显化、娱乐化、碎片化、商业化、跨界的宣传方式,是麦克卢汉和鲍德里亚都没有想到的。
参考文献:
[1] 刘玲华.内爆[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7(3):98-101.
[2] 楊富波.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3] 周嘉昕.鲍德里亚:一位麦克卢汉主义者?[J].山东社会科学,2011(4):18-22.
[4] 陈丽虹.意义的泛滥与消失—鲍德里亚内爆理论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5] 杨海锋.超真实、拟真与内爆: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J].江苏社会学,2011(4):14-21.
[6] 孙燕.幻象、超真实与内爆:博德里亚的后现代文化理论[J].学术论坛,2007(9):181-183.
[7] 连珩,李曦珍.后现代大祭师的仿象、超真实、内爆:博德里亚电子媒介文化批评的三个关键词探要[J].科学经济社会,2007(3):82-85.
[8] 李鑫.真实的虚拟与虚拟的真实:论鲍德里亚的拟像世界[D].合肥:安徽大学,2010.
[9] 石磊.我靠虚像生活:媒介环境的影像阐释[J].思想战线,2006(3):75-79.
[10] 程竞羽.大众媒介批判论中鲍德里亚“内爆”理论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4):331-332.
[11] 张默.论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兼与鲍德里亚观点的比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2):133-137,165.
[12] 方琛.媒体制造了90后:从麦克卢汉与鲍德里亚的“内爆”理论看90后现象[J].知识经济,2010(9):50.
[13] 刘一鸥.重审鲍德里亚“法国的麦克卢汉”标签[J].贵州社会科学,2018(11):22-27.
[14] 严功军,张雨涵.内爆转换与传播危机:融媒体生态的批判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1):14-17,23.
[15] 欧怒.媒介景观:真实的内爆:解读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2):38-41.
作者简介 周尤,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发展。戴娟 ,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