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可视化在疫情报道中的应用与传播
2022-09-13张小英
摘要:“万物皆媒”的时代已悄然而至。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把冗杂、碎片的信息通过丰富多彩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成为当今新闻媒体转型的关键。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新闻可视化作为各大媒体传播突围的新方式,已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文章聚焦新闻可视化在疫情报道中的应用与传播,以北京日报社的实践与探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闻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传播特点等进行分析,发现媒体深度融合对新闻编辑的采编技术、职业素养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提出新闻编辑要转变传统的传播思维向复合型人才转型、提高新媒体运营水平、增强融合报道本领、强化把关意识等建议,以期为媒体深度融合、新闻可视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闻可视化;呈现方式;疫情报道;传播特点;对编辑的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6-0069-03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严峻考验,也让媒体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使很多人被焦虑情绪控制,媒体担当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须及时有效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系统阐释;另一方面,媒体要像筛子一样,对相关海量信息进行梳理、解读、概括和提炼,不断丰富受众的阅读体验。
媒体如何突围?新闻可视化已日渐成为媒体传播不可或缺的抓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新闻相比,新闻可视化运用数据、图表、图像等多种多样的工具,使新闻内容变得生动鲜活、通俗易懂,从而让受众以轻松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媒体在新闻可视化领域重兵布局,一图读懂、海报新闻、移动直播等新闻可视化产品不断涌现。
一、新闻可视化的呈现方式
北京日报社作为主流媒体,正在加快推进融媒体产品创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日报社通过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端口,综合运用图解新闻、移动直播、短视频、“快报”“秒报”等不同形式,第一时间报道北京及全国疫情动态、各地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推动新闻呈现方式从可读到可看、可听、可互动转型,为受众提供更生动、更有效的新闻。从目前的探索实践来看,主要可分为两个类型,即静态可视化和动态可视化。
(一)静态可视化产品
静态可视化是传播渠道最广的新闻可视化产品,是指建立在平面设计基础上的可视化新闻模式[1]。静态可视化产品拓展了传统新闻以文字为主的报道模式,借助图表、图像等视觉设计使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好看”起来,主要包括海報、图解、图示、漫画等。北京日报在新闻可视化报道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1.图解新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往往包含大量的数字、时间、地点和人物信息等,信息纷繁复杂、体量庞大。这些内容如果不经过梳理、提炼,会降低受众阅读体验,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图解新闻开启了阅读和思考的新方式,将庞杂的、零散的流调信息简化、贯通到一起,以整合的方式阐述疫情发生、传播、防护等最受关注的问题,再通过可视化表达,让受众一图读懂。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日报客户端每天推出《昨日新增本土病例一图读懂》《全国高中风险区名单速览》《全球疫情速读》等图解新闻,让受众更直观地接收和理解疫情信息。2022年3月9日起,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感染者关联轨迹图”系列思维导图,对感染者进行溯源、梳理传播路径。至今已累计发布70余张,在微信公众号上10万+推文已达近60篇。
2.宣传海报
海报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招贴形式,独具匠心的设计既能将文字与视觉美感结合,又能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2022年4月22日以来,北京日报客户端编辑部与相关采编部门紧密合作,紧盯一线新闻热点,结合市区两级发布的区域核酸检测、“北京健康宝”查验要求、居家办公等最新防控措施,提取关键信息、编辑简洁文字、快速制作发布易读海报,第一时间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既方便市民日常生活,也为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北京日报客户端还推出“海报下载”专题,除日晚报微博、微信等集团自有账号外,海报还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发布以及各区各部门平台号进行分发,及时准确地将疫情防控权威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成为“网红防疫指南”。截至目前,已集纳发布40余篇疫情防控类海报,仅北京日报客户端阅读量已破百万。
3.创意手绘
手绘漫画以简单形象、幽默有趣、内涵丰富的优势,让新闻信息瞬间变得生动、丰满且富有艺术风格。例如,2022年5月4日,北京日报客户端发布题为《奋斗者,正青春,团结一心抗疫情》的报道,用手绘漫画的形式,向奋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人员致敬,既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又增添了受众的阅读乐趣,传播效果较好。
(二)动态可视化产品
与静态可视化产品相比,动态可视化产品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利用交互设计使信息更加直观、立体、充满情绪感。动态可视化产品通过H5、视频、直播、网络专题、微信小程序等动态表达形式,使受众介入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1.视频直播
直播让受众“目睹”实时发生的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和地方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作为最主要的信息发布渠道,始终是舆论关注的焦点。2022年5月12日,北京召开第33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京日报客户端京直播借助客户端、新浪微博等平台密切关注现场实况、权威发布防控信息,既有力破除了北京“封城”“静默”等谣言,又提振了市民抗击疫情的信心。这场直播也创下疫情发布会单场直播记录,得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全国各级媒体广泛转载并以拆条短视频形式发布,全网总观看量超8000万次。
2.新闻小程序
新闻小程序增强受众的场景化体验。2022年6月23日以来,北京日报社联合腾讯健康、腾讯地图,基于腾讯位置服务的能力,把核酸检测服务点的繁忙程度搬上了地图——以不同颜色展示空闲、较忙、繁忙和休息4种状态。市民点击“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长安街知事”等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进入“核酸地图”,可以实现核酸检测机构查询、一键预约检测、报告查询等服务。破解了北京部分核酸检测点出现排队太长、等待太久之类的民生难题,满足受众的场景化需求。
3.网络专题
网络专题新闻以聚合新闻事件为特点,整合碎片化信息,多维度、多视角对新闻事件或主题进行连续性报道,从而达到集中宣传的效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日报客户端相继推出“北京最新防疫政策”“北京战疫地图”“北京战疫帮忙”“离你最近的核酸检测点”等服务类网络专题,为市民日常出行生活提供便利,让受众轻松、快速地获取大量有效信息。
二、新闻可视化的传播特点
(一)重视产品创意与创新
新闻可视化更易调动受众的情绪,降低其解读的费力程度,但对创意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可视化作品能否成功“出圈”,既需要文字编辑对纷繁复杂的数据、文字等进行高度提炼、删繁就简,还需要美术编辑发挥创意,从种类繁多的素材中挑选最契合主题、最引人入胜的图片,以最好的视觉效果呈现新闻内容。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持续通报新增感染病例,受众不满足于对数字类的简单通报,希望看到更直观、全面的报道。为满足这一需求,北京日报客户端推出“疫情地图”系列产品,文字编辑对国家卫健委通报的各地新增病例数字进行梳理,图片编辑再形象、直观地将其展现在中国地图上,同时由视频编辑将其制作成视频产品,令人眼前一亮。
(二)关注人的情感和需求
新媒体艺术理论家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强调,人机交互界面已是信息社会重要的符号学符码和元工具[2]。在交互叙事中,叙事者通过种种设计,尽可能满足受众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叙事者和受众者之间的身份也在相互转化,叙事者同时也可以是受众,受众的意见和观点在促进新闻可视化的不断创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日报客户端融媒体团队通过各平台留言板的信息,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全国高中风险区名单、核酸检测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备受瞩目。融媒体团队相继开设“全国高中风险区名单实时汇总”“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线上医生咨询平台”等栏目,与用户之间形成了良好互动。
(三)优化信息传播效率
哈佛大学米歇尔·博尔金(Michelle Borkin)博士等多位学者,曾进行过一项“迄今为止最大型的可视化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含有多样元素的图片更容易扎根在受众的脑海里,图标、照片与人类可识别的对象更容易被人记住[3]。新闻可视化的出现正是抓住这一关键,综合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化制作和可视化生产等多种应用,充分发挥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的优势,实现多形态联动、多媒体融合,从而将内容精准、高效地传播出去。
(四)构建媒体矩阵整合传播
新闻可视化实现了文字、数据、图形的整合,也通过社交、短视频、资讯分发等互联网平台传达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媒体与互联网平台进行跨平台、跨行业、跨部门的整合,构建了产品矩阵的整合传播。作为传统媒体,北京日报社发行有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两种报纸。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报社又布局“北京日报客户端”“艺绽”“长安街知事”三个新媒体品牌。同时,报社各部门在不同垂直领域也进行产品创新,打造“都视频”“胡同里的北京”“搭地铁逛北京”等原创新媒体,目前已形成“2+3+X”融媒体产品矩阵[4]。
三、新闻可视化对编辑的挑战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新闻报道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新闻人才,而是掌握更多新技能、不断适应时代变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新闻可视化既运用了文字、声音、画面相结合的方式,也综合了线上传播和线下传播的优势,固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增强融合报道本领
在传统媒体中,编辑只负责文字内容的生产,对于美术设计、视频拍摄等领域涉及很少。但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网络信息涵盖范围更加广阔,信息发布渠道、平台也更加多样,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形态和传播方式。尤其是新闻可视化,包含了选题挖掘、内容设计、后期编辑等专业领域的内容,这就需要编辑不仅能对繁杂的新闻资讯综合分析、总结提炼,还需要重视提升图表设计、信息设计、网页设计、视频后期制作等技能,向“一专多能” 转变。
(二)提升新媒体运营水平
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利用新闻资源、内容渠道、创作能力等多种优势,与各大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跨平台合作。而诸如新浪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各大互联网平台,均具有不同的媒体属性,新闻编辑还需要熟悉各大互联网平台,懂得一定的营销策划、抓得住媒体运行规律,在策划、生产优质可视化新闻内容的同时,也能快速、大量、形式多样地为受众提供信息。
(三)提升网上交流互动能力
对传统的报纸而言,其内容往往是单向传播,受众观看新闻的角度也始终不变。但如今,社交网络的互动和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叙事方式。叙事者只有关注受众的不同需求,才能使内容更接地气、传播更广泛。同时,受众对内容提出的意见,也能为叙事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双方形成良性的互动。因此,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尤其是网络上的交流能力。
(四)增强新媒体人的把关意识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的编辑是内容的筛选人、把关者,一直处于控制地位。但在“人人皆可发声音,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风生水起、各种信息真假难辨,甚至出现谣言满天飞的不良现象,舆情生态愈来愈复杂[5]。对主流媒体而言,把关问题成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后面临的首要挑战。以北京日报社为例,在纸媒时代,报纸内容的生产有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流程。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既肩负实时、海量发布的任务,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流量、抓眼球,很难兼顾周全,固然会给新媒体的把关环节带来诸多风险挑战。因此,新闻编辑要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深刻了解自己作为中转站和扩音器的重要性,发布内容要经过慎重地选擇、核实、甄别,既当好新闻传播者又要当好把关人,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
四、结语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便捷、智能。在“万物皆媒”的时代,受众阅读逐渐出现碎片化、快速化、便捷化趋势,媒体生存格局、呈现形式、资源配置方式、舆论生态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传统媒体求变、求新、求转型,为其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新闻可视化作为传播突围的新方式,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已被广泛应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新闻媒体在抓住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应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与更新,加强与各大互联网平台之间的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此外,新闻编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增强把关意识,从而适应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茜茜.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如何助力新闻内容传播[J].传媒观察,2022(11):43-49.
[2] 马诺维奇.新媒体语言[M].车琳,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66.
[3] 戴安妮.浅谈新闻可视化的特点和对编辑的挑战[J].视听,2015(2):3-4.
[4] 李佳咪.怎么融合、靠什么融合、为什么融合:专访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委会主任委员、社长赵靖云[J].新闻与写作,2021(7):86-88.
[5] 赵芊.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虚假新闻的把关缺失及把关人的责任[J].数据,2022(4):38-41.
作者简介 张小英,硕士,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