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科院校医学遗传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2022-09-13王娅娜马占兵霍正浩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遗传学医学案例

党 洁,王娅娜,马占兵,李 燕,霍正浩

(1.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1;2.宁夏医科大学生育力保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1;3.宁夏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新医科”理念,从适应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出发,提出医学教育需从着重传统治疗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渐过渡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延展,突出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理念[1]。然而,地方医学院校沿用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总体呈现出方法陈旧、形式单一、形成性评价欠缺、对学生实践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面对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挑战,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综合性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摆在每一位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文就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改革路径和实践成效等进行阐述,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学生培养提供借鉴。

1 重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1.1 以培养新医科人才为目标,开展案例式主导的模块化重构

医学遗传学作为研究与人类遗传相关疾病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利用现代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其在人群中的危害性,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因此,抓住遗传物质这一核心点,针对不同遗传性疾病,分门别类介绍遗传物质(染色体、基因、基因组等)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从遗传学角度开展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才能更好地将医学遗传学与临床医学有效结合,真正体现医学遗传学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指导和辅助作用。为此,本课程自始至终在授课各环节中贯穿遗传物质这一核心线索,对标新医科教学理念,对课程目标进行改革,制定了全新的符合医学教育发展并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期学生能够在现在及未来学习过程中将遗传学基础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树立家国情怀,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卓越医学人才。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同时基于对课程建设“两性一度”的要求[2],课程组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进行基于案例式主导的模块化重构,建成“染色体与疾病”“孟德尔遗传病”“复杂性状疾病”“不孕不育与出生缺陷防治技术”4个理论课模块,每个模块配置了2~4个经典案例[3]。为保证案例来源的真实性及时效性,积极开展医教协同工作,在教学团队中纳入临床一线医生,实现临床案例的完善及更新,同时也为学生开展遗传病模拟门诊提供支持及保障。

1.2 注重课程思政目标,强化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专家总结以及成功案例中的遗传学八大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始终(见表1)。同时根据教学和研讨,修订大纲,建设了课程思政库。目前本课程累积的思政案例已超过30个,所有内容均来自临床真实案例,涉及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所有内容。通过对临床案例中思政元素的有效挖掘,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遗传学基础知识,同时借助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表1 医学遗传学八大课程思政元素矩阵

1.2.1 以科学家事迹为导向,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精神 在医学遗传学绪论中,必然会介绍“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而我们在介绍的过程中,则着重从孟德尔所面临的质疑及挑战方面进行讲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在面对困境时仍要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勇于接受批判和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时刻具备科学的敏感性。而在讲授“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时,会着重介绍发现低渗液并首次证实人类染色体为46条的著名华裔遗传学家、享有“哺乳动物细胞遗传学之父”的徐道觉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偶然的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有坚韧不拔的决心,有对科学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偶然的错误也可能成为通往成功的敲门砖。

1.2.2 引入遗传学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例,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将课程蕴涵的医德精神升华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塑造医者仁心的素养。例如在讲授“唐氏综合征”时,教师会在课前要求学生观看《舟舟的世界》纪录片并撰写观后感,引导学生认识到智力障碍对于患者生活和家庭的影响,帮助学生提升人文关怀素养。同时由于唐氏综合征的高发病率,教师也会引导学生积极从生活或媒体中搜寻潜在的唐氏综合征案例,在进行案例分析判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性。课中,通过引入动物界中“唐宝宝”照片,让学生在幽默诙谐的氛围中认识到染色体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对照大量人类“唐宝宝”的微笑图,引导学生深切认识到为医者需对病患心存怜悯,而不要抱有歧视或偏见。最终以唐氏综合征公益广告为总结,在课程的层层递进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1.3 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形成

为强化知识的内化和应用,本课程组织教学团队录制MOOC一套,并自主研发了“唐氏综合征的遗传学诊断”虚拟仿真实验,以此为依托,支持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各项创新性教学活动。为保证教学平台的持续发展与更新,建立了医学遗传学相关的教学视频、图片、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等2 T左右的优质教学资源,形成教学资源云。初步建成在线教学网站1套、数字化云教学资源中心1套、涵盖医学遗传学数字化教材200余部、视频教学公开课100余部、标准化教学课件3套(含全英文课件1套),形成以数字化为主体的立体教学资源库。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延展课堂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联动,基础临床实时互动,满足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愿,平台的建设有效推动了教学改革创新发展,使课程真正体现了创新性、高阶性及挑战度。

2 改良教学方法,丰富学习体验

2.1 明确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为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培养,将创新性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思路落在实处,我们在设计每堂课的时候,首先会考虑到学生的毕业产出需求[4],通过反向设计教学目标、正向实施教学过程的方式,逐步推进课程内容深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毕业要求有效对接的目的[5]。随后,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积累的教学资源,以本校在线教学平台为载体,合理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各项教学活动。

2.1.1 课前:基于学习平台的导学互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 每次课前5~7天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单,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了解章节重、难点所在。以任务单为引领,上传参考文献、教学视频,组织课前分组讨论,同时通过引进慕课、英文小视频等资源丰富预习内容。最后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自测题并提交自学思维导图来强化预习效果。

2.1.2 课中:以案例探究为线索,以DIAPP教学法为引导,挖掘学生学习动能 课堂组织实施是通过DIAPP五步教学法实现的。该方法是以BOPPPS教学法为基础[6],根据本校学生学习需求、教师课堂组织活动的有效性而量身定制的,即将设境(Design the situation)、探究(Inquiry learning)、分析(Analytical learning)、解决(Problem-solving)、亲验(Participation-based leaching)5个环节贯穿课堂,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方法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体现了其中心地位,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现了本课程的创新性。如在“唐氏综合征”的课堂讲授中,首先会以《舟舟的世界》纪录片为线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氏综合征患者舟舟的临床表现及生活现状,帮助学生进入设定的学习情境。随后以问题为引导,通过观点陈述、课堂辩论等方式完成对案例的初步分析。更重要的是,会以片尾“一切生命都具有尊严”为小结,通过分享学生观后感,引导其初步形成“平等对待患者,关爱患者”的人文精神。之后,在设置的案例情景中,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翻转课堂、科研反哺、学生互评,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将虚拟仿真实验融入理论课堂,是本课程的亮点之一。目前本课程共选用3个虚拟仿真实验,其中“唐氏综合征的遗传学诊断”为自主研发。以虚拟仿真实验各环节串联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块,既能综合考量学生学习,又能达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目的。在满足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时,也为我们后期开展遗传病模拟门诊奠定基础[7]。通过对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接受度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接受并认可其在强化知识应用、培养临床思维方面的作用(见表2)。

表2 虚拟仿真实验接受度问卷调查

2.1.3 课后:线上测评,高阶拓展 课后,会再次返回线上学习平台,利用全英文视频、拓展性习题提升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宽线上学习范围,适应学生拓展性学习的需求。在完成查漏补缺、在线测试巩固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自主查阅文献,完成综述撰写。

2.2 优化考核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科学的考评体系和有效反馈途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力保障,为此我们积极推行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即平时成绩(30%)、虚拟仿真实验(10%)及期末卷面成绩(60%)三位一体考核方式,每一项又细化为不同考核点(见图1),通过本校及第三方在线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进行有效监督与指导。

图1 医学遗传学课程考核成绩构成

对于学生能力及素质水平提升方面,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能力与社会价值提升评价量表考量学生在社会层面、实践层面、价值体验等几个维度的提升情况。本学期授课完毕后进行的医学遗传学课程能力与社会价值提升评价结果见表3,测试对象均来自本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选自普通教学班(对照组)及创新教学班(实验组),各40人。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创新性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的提升作用显著(P<0.05或P<0.01或P<0.001)。当然,在某些方面,如岗位胜任力的个别题项上,两组差距并不显著(P>0.05),这也为我们将来基于此继续进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表3 医学遗传学课程能力与社会价值评价结果(n)

猜你喜欢

遗传学医学案例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安徽医学》稿约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