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关系研究

2022-09-13王振宪史栋栋衣翠翠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适应力总分生源

殷 洁,王振宪,史栋栋,衣翠翠,陈 众*

(1.山东中医药大学团委,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3.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30;4.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主动性人格指特定的个体不受客观环境等条件的约束,能够积极主动地行动,使得环境变化的人格倾向[1]。若个体的主动性人格高,则挑战性强,喜欢并擅长寻找、创造机会,而非被动地接受自己的角色,能够主动并果断地采取措施,寻求帮助,使创业意向、信念变成现实[2]。生涯适应力是一种可以培养主观能动性的能力,是个体在面对未来生涯任务与角色、面对生涯困境的一种准备的程度[3]。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可以正向预测生涯承诺,该影响部分通过生涯适应行为进行传递[4]。大学阶段尤其是新生入学这个时期是学生职业生涯形成、发展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康复专业作为医学专业的特殊学科,是医疗卫生事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相对来讲,就业面较窄,学业任务重,康复专业学生的生涯适应力能够影响其服务质量,并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这也给康复专业新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鉴于以上原因,康复专业新生的就业教育引起学校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对康复专业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主动性人格的相关研究较少。康复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临床工作的后备军,其生涯适应力与主动性人格的关系研究为培养康复行业中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供理论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8月以某中医药大学康复学院大一本科新生作为取样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此调查遵循学生自主、不记名参加的原则,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有效问卷20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5%。其中男生71人(35.32%),女生130人(64.68%);城市生源 89人(44.28%),农村生源 112人(55.72%);年龄<18岁共 21人(10.45%),18~20岁共 180人(89.55%)。本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1)主动性人格量表(PPS)。在调查过程中,采用陈美君[2]编制的量表,此量表共包含12个条目,涉及积极性、坚韧性和变革性3个维度,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所有条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 1、2、3、4、5、6 级评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个体的主动性人格越典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3,积极性、坚韧性和变革性的 Cronbach's α系数在0.72~0.80之间,主动性人格的3个维度可以解释60.9%的总体变异量,说明量表的信效度比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积极性、坚韧性、变革性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1、0.883、0.852,满足大于0.7的要求,说明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效度。(2)生涯适应力量表(CSCAQ)。使用国内学者赵小云等[5]编制的量表,涉及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人际、生涯调适6个维度,包含18个条目,所有条目从“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别计 1、2、3、4、5分,得分范围为18~9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涯适应力水平越高。本调查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个维度(生涯调适、生涯好奇、生涯关注、生涯人际、生涯自信、生涯控制)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1、0.713、0.771、0.864、0.798、0.831,满足大于 0.7 的要求,说明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效度。

1.2.2 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统计的处理方法包含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总体情况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总分为(59.21±10.029)分,3个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主动性人格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s,分)

表1 主动性人格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s,分)

坚韧性平均值标准差总分 积极性 变革性59.21 10.029 19.90 3.482 19.82 3.729 19.50 3.499

2.2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生涯适应力总体情况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生涯适应力总分为(71.47±8.922)分,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生涯适应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s,分)

表2 生涯适应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s,分)

生涯自信生涯人际平均值标准差总分71.47 8.922生涯调适 生涯关注 生涯控制12.63 1.933生涯好奇12.42 1.877 12.60 1.975 12.58 1.989 12.31 1.963 8.83 3.251

2.3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的关系

对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各维度及总分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5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

表3 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的相关性

2.4 不同特征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得分比较(见表4)

表4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得分情况(±s,分)

表4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得分情况(±s,分)

基本情况n 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总分 积极性 坚韧性 变革性 总分 生涯调适 生涯好奇 生涯关注 生涯人际 生涯自信 生涯控制性别男女t P年龄71 130 58.9±10.9 59.4±9.69-0.282>0.05 19.8±3.7 19.9±3.4-0.236>0.05 19.7±4.1 19.9±3.5 0.248>0.05 19.4±4.1 19.6±3.4 0.308>0.05 71.9±9.4 71.2±8.7 0.503>0.05 12.6±2.1 12.6±1.9-0.267>0.05 12.5±1.9 12.4±1.9 0.261>0.05 12.4±2.0 12.7±2.0-0.877>0.05 12.6±2.1 12.6±1.9-0.024>0.05 12.4±2.0 12.2±2.0 0.608>0.05 9.2±3.0 8.6±3.4 1.319<0.05<18岁18~20 岁21 180 t P生源60.0±9.99 58.9±10.5 0.737>0.05 19.7±4.4 20.5±3.8 0.076>0.05 19.8±4.1 20.6±3.4 0.292>0.05 71.5±9.1 70.2±7.7-0.002>0.05 12.4±2.1 13.0±1.9-0.338>0.05 12.6±1.8 12.9±1.9-0.273>0.05 12.8±2.1 12.6±1.9-0.391>0.05 12.9±1.6 12.6±1.9-0.669>0.05 12.1±1.8 12.3±2.0 0.408>0.05 8.3±3.3 8.6±3.5 0.74<0.05农村城市112 89 t P 59.6±9.59 58.6±10.6 0.679<0.05 20.0±3.5 19.9±3.4 0.149>0.05 20.1±3.4 18.7±3.6 0.721<0.05 20.0±3.6 18.6±4.0 0.649<0.05 19.6±3.6 18.3±3.7 0.538<0.05 71.2±8.7 71.8±9.3-0.444>0.05 12.5±2.0 13.7±1.8-0.382<0.05 12.4±1.9 12.5±2.0-0.061<0.05 12.5±2.0 13.7±1.9-0.605<0.05 12.5±1.9 12.7±2.1-0.656<0.05 12.2±1.9 12.4±2.0 0.256<0.05 8.7±3.2 9.0±3.3-0.351<0.05

不同生源的大一新生积极性、坚韧性、变革性维度得分及主动性人格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的大一新生生涯适应力6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大一新生生涯控制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对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不大

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的主动性人格的3个维度和生涯适应力的5个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之前研究结果不一致[6-7],这可能与康复专业的限制性、入学的特定时期有关。相同的学科背景下,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对所学专业有了基本了解,对专业要求的临床思维、学科建设等有了初步掌握,加之新生刚开学,对一切充满好奇和期待,在这个时候展开的调研,在结果上差异不是很明显。

3.2 农村生源新生的主动性人格高于城市生源

研究显示,生源地为农村的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总分高于城市生源大一新生(P<0.05),与杜芬芬[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选取的样本不一致有关,农村学生在生活环境及各种条件弱于城市学生的情况下,更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会采取主动性行为去影响乃至改变环境。研究还显示,生源地为农村的新生,其生涯适应力低于城市生源的新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主动性人格可以正向预测生涯适应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康复专业大一新生主动性人格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这与乔珊珊等[8]的研究结果类似。Pearson相关分析法的调查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这与杜芬芬、Hou、张信勇和乔珊珊等[4,8]的研究结果一致。主动性人格是一种稳定性倾向,主动性人格较强能够发挥自身主动性,抓住机遇,同时能够积极关注个人的职业生涯,拥有更强大的心理去面对生涯准备和发展中的问题,因而有高水平的生涯适应力。4对策建议

4.1 重视入学教育

近年来,医疗单位对康复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康复相关专业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对其就业、创业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呈正相关(P<0.01),这为高校教育者对大一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建议高校在开学后就对相关专业新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而不是等到大三或者大四再开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与规划的信心。此外,重视心理建设,注重家校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人格。

4.2 落实结对帮扶机制

明确结对任务,落实结对责任,专人常态化与新生交流就业意向和思想动态,做好新生家庭等基本信息核实,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就业意愿、就业困难等,为每一位新生建立精准帮扶台账,并做好就业帮扶政策宣传,建立大学期间的工作台账。

4.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了解政策

通过微信、抖音、QQ等方式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大学阶段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理念,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就业。依托“青鸟计划”等企事业平台,打通与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4.4 拓宽实习渠道

组织返乡大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参加暑期实习活动,加强与市县团组织的对接,发挥团属媒体的作用,上下联动,协调企业、学生、县区和学校相关就业部门,当好企业和学生的联络员。

4.5 加强师生交流,提升学生归属感

充分利用各类体验活动、研学活动、技能大赛、上山采药以及第二课堂等活动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并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同时,通过师生共同参观学习校内外的中医药实践基地、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科普基地以及中医药旅游基地4类基地,帮助开阔学生视野,建立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以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质量。

猜你喜欢

适应力总分生源
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特点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跨省生源调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念转变探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