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13马益慧叶茹冯娟周小俊
马益慧 叶茹 冯娟 周小俊
哮喘作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多发于婴幼儿人群。目前哮喘治疗以控制症状,改善患儿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为目标,但需长期、规范、持续用药,因此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十分重要[1-2]。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及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都强调患者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影响哮喘患者整体防治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3]。健康教育路径作为新型健康教育措施,是指根据疾病的发展特点及治疗所处的阶段等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4-5]。延续性护理是指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以确保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持续的医疗服务[6]。本研究在哮喘患儿护理过程中将延续性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以期能为哮喘患儿护理提供新的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泰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治疗的82例哮喘患儿。纳入标准:均符合文献[7]《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哮喘诊断标准;需长期接受GINA方案推荐的哮喘控制药物及迅速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心力衰竭、急性肺炎、呼吸衰竭、支气管异物;合并精神疾病、存在认知障碍。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2~13岁;病程1~4年。观察组年龄3~14岁;病程2~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进行院内常规护理如雾化吸入、静脉输液及健康教育;出院时,口头讲解出院后用药、生活、饮食注意事项,并进行门诊随访。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建立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小组:选取高年资护师2人,主管护师2人负责小组护理内容的制定及督导。患儿出院前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患儿住院治疗情况,出院后用药情况及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内容,并记录家属联系方式,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出院后由小组成员以电话、家访、微信等形式根据制定的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表以治疗时间为横轴,护理措施为纵轴,制定以患儿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1)出院前2 d: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哮喘疾病管理手册》,结合患儿病情及家属理解程度,讲解出院后有关注意事项,对于有技巧的护理措施,需护理人员现场演练,并教会家属正确护理方法。鼓励家属参与其中,制定出院后健康教育措施,并指导督促患儿遵医嘱及时用药。(2)出院后: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实施1次健康教育,第2个月2周1次,第3个月1次。从用药知识、居家环境、疾病知识、症状管理、预防发作、饮食知识等方面进行宣教,并在下次随访时进行评估,巩固其薄弱环节。同时收集现阶段患儿咳嗽、哮喘门诊相关检查数据,及时解决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确保健康教育质量不断持续提高。此外每月组织一次哮喘联谊会,邀请患儿及家属参与,重点讲解哮喘诱发因素、发病机制、药物治疗、预防及预后知识等。让患儿家属了解哮喘发作前征兆、在家庭中如何识别及避开诱发因素、当哮喘发作时如何应对及处理等。通过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每日发布哮喘最新知识,在固定时间段开通在线互动,提供答疑及咨询服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疾病认知程度: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采用本院自制的哮喘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从用药知识、居家管理、疾病知识、症状管理、预防发作、健康饮食方面评估两组家属的疾病认知度,每项0~10,评分越高则疾病认知程度越高。(2)症状控制情况:护理3个月后,统计两组患儿无日间症状、无夜间症状、无活动受限、未使用缓解药物症状控制情况。(3)生活质量: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由患儿家属协助从症状、影响、活动能力三个方面及总分评估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每道题的答案均有预置分数,调查结束后调查员计算出每一部分分值及整张问卷总分值,每一部分分值等于该部分阳性选项得分与该部分总预计值比值的100倍,总分分值等于所有阳性选项得分与全卷答题总预计分比值的100倍,分值范围为0~100,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好[8]。(4)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护理3个月后遵医嘱用药、按时复查情况。(5)护理满意度:护理3个月后,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知识全面性、护理质量、护理责任心方面评估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每项0~100分,评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经预试验,本问卷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为0.89,效度系数为0.8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用药知识、居家管理、疾病知识、症状管理、预防发作、健康饮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分,(±s)]
时间 组别 用药知识 居家管理 疾病知识 症状管理 预防发作 健康饮食 总分护理前 观察组(n=41) 6.05±2.12 5.03±1.47 5.07±1.87 4.93±1.13 5.73±1.07 6.03±1.17 32.84±5.92对照组(n=41) 5.97±1.89 4.82±1.56 4.93±1.39 5.07±1.23 5.92±1.56 6.32±1.56 33.03±6.09 t值 0.180 0.627 0.385 0.537 0.643 0.952 0.143 P值 0.857 0.532 0.702 0.593 0.522 0.344 0.887护理3个月后 观察组(n=41) 8.26±1.47 7.97±1.42 8.94±0.58 8.71±0.97 8.87±1.03 8.27±1.34 51.02±5.34对照组(n=41) 7.62±1.34 6.53±1.25 7.60±0.42 7.18±1.03 7.67±1.34 7.03±1.08 43.63±4.27 t值 2.060 4.874 11.982 6.924 4.546 4.613 6.921 P值 0.043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症状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无日间症状、无活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未使用缓解药物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症状控制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症状、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症状、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时间 组别 症状 影响 活动能力 总分护理前 观察组(n=41) 67.23±11.98 60.27±12.34 34.98±9.16 54.16±9.47对照组(n=41) 65.78±10.08 59.74±11.36 32.84±8.97 52.79±8.74 t值 0.593 0.202 1.069 0.681 P值 0.555 0.840 0.288 0.498护理3个月后 观察组(n=41) 46.54±8.04 43.74±9.68 24.67±5.07 38.32±7.52对照组(n=41) 56.51±9.54 54.40±7.76 29.27±6.82 46.73±8.18 t值 5.117 5.502 3.466 4.846 P值 0.000 0.000 0.001 0.000
2.4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遵医嘱用药、按时复查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知识全面性、护理质量、护理责任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s)]
表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s)]
组别 护理知识全面性 护理质量 护理责任心观察组(n=41) 91.20±7.13 89.43±5.10 87.48±6.32对照组(n=41) 83.31±8.19 81.16±6.38 81.23±5.71 t值 4.653 6.483 4.699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哮喘具有病因机制复杂、发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加之患儿年龄小,机体抵抗能力差,容易在呼吸道感染、寒冷刺激等诱因下发病[9]。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需长期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发作,同时需要家属及患儿配合,避开生活中的诱因,减少疾病发作次数。但有调查数据显示,在亚洲国家中中国儿童哮喘疾病控制率极低,并指出与缺乏系统、规范化的健康指导,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缺乏认知,治疗依从性差等有关[10]。因此,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促使哮喘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在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仅通过口头说教的形式向患儿及家属宣传疾病相关知识,但由于对宣教内容、时间及形式缺乏系统性、规范化及延续性,尤其是患儿出院后仅能通过返院复诊才能获得疾病健康知识,多数患儿家属受疾病信息限制而无法正确督导患儿,临床干预效果不甚理想[11-12]。近些年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创新,健康教育路径作为一种综合性强、跨学科、深化整体护理模式被应用于临床。其强调由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人员相关合作,使护理服务对象从入院至出院甚至出院后都能够接受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具有协调性、时间性、个性化、实用性强等特点[13]。贺胜男等[14]研究指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与常规护理相比,出院时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内容掌握情况、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率明显提高,且焦虑程度显著降低。马英[15]又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哮喘患者,结果显示患儿疾病认知、情绪管理、生活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等疾病管理能力明显改善,且住院时间较短。此外延续性护理作为临床护理重要方式之一,可将院内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避免患儿回归家庭出现护理服务断层及缺失。本研究将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健康教育以路径表格的形式制定并逐步实施,可确保护理工作更完善、更全面,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本研究护理3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用药知识、居家管理、疾病知识、症状管理、预防发作、健康饮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遵医嘱用药、按时复查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哮喘患儿,可改善疾病认知程度,并提高治疗依从性。分析原因认为在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中,以治疗时间为横轴,护理措施为纵轴进行护理,制定以患儿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内容,不仅注重住院前的疾病管理,而且将健康教育内容延续至出院后,可使哮喘的防治知识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有计划、分阶段的落实健康教育路径,可使护理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同时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家属及患儿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一定时间段后进行评估,并完善教育内容,以满足家属在不同时期对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促使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之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此外哮喘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患者日间及夜间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16]。本研究通过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够使患儿逐渐养成规范用药、及时复查的习惯。研究结果发现,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无日间症状、无活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未使用缓解药物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哮喘患儿,可改善症状控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随着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家属更加肯定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可知,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护理知识全面性、护理质量、护理责任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哮喘患儿,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延续性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哮喘患儿,可改善疾病认知程度及症状控制情况,并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促使生活质量提升。同时本研究认为引发哮喘发作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逐渐提高疾病认知度,促使哮喘控制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