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翻修术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
2022-09-09张伟
张 伟
(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目前,膝关节置换术在我国临床上有着比较广泛的运用,而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并能影响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相关资料中提及,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医源性骨折、外伤、假体周围骨溶解、长期使用激素与骨质疏松等[2]。针对骨折后假体比较稳定的病患来说,可采取髓内钉内固定亦或者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但可引起肺炎、关节挛缩与血栓等并发症[3]。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膝关节翻修术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中的价值,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病患12例,女性9例,男性3例;年龄在58-81岁之间,平均(71.58±2.69)岁;体质量在42-80kg之间,平均(56.58±3.41)kg;Rorabeck分型为Ⅱ型者10例、Ⅲ型者2例;术后功能训练导致骨折者1例、术后外伤导致骨折者11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4]:(1)心肺疾病者;(2)出凝血功能异常者;(3)中途转院者;(4)重要脏器活动期感染者;(5)感觉功能异常者;(6)运动功能障碍者。
2 方法:12例病患都接受膝关节翻修术治疗,详细如下:选择原切口,适当延长切口长度,尽可能少的对骨折端血供进行剥离,充分保护伸膝装置和软组织,并对原有的骨量和骨折块进行保留。利用往复锯对骨水泥和假体的界面进行有效地分离,注意保留骨量,对血肿和肉芽组织进行彻底地清除,以将骨折端与膝关节充分显露出来。对固定效果比较好的胫骨假体进行保留,若胫骨假体和股骨翻修假体不能匹配,可将胫骨假体规范化的取出。在对股骨一侧进行处理时,需将股骨假体缓慢拔出,并彻底清创,此后,再对股骨远端和股骨干进行充分的游离。利用持骨器亦或者是克氏针对骨折端进行临时固定。针对粉碎性骨折病患,可利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手术治疗中,需根据Whiteside线与股骨踝上轴连线的位置来完成截骨与安装股骨假体等操作。注:操作过程中,需对内外侧副韧带进行有效的保护,若有必要,可利用不吸收线进行固定。待骨折复位成功后,予以反复冲洗。经牵引促使肢体恢复到原有长度,针对骨缺损的情况,需于骨缺损部位利用骨水泥亦或者是自体骨进行植骨。本组12例病患术中所用的假体都是NexGen股骨髁限制型膝关节假体。手术结束后,对膝关节进行常规加压包扎处理。若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足90g/L,需酌情予以输血治疗。此外,还应予以患者常规冰敷、预防感染、肢体气压、镇痛、抗凝与消肿等治疗。对于硬膜外麻醉者,需利用吗啡对其施以硬膜外镇痛处理,用药量为2mg。2组麻醉作用消退后指导在病床上做适量的患肢运动,术后1-2天,指导患者扶拐下床行走。
3 评价指标:记录12例病患的手术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术后随访2年,利用HSS量表对12例病患的膝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记录其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根据SF-36量表的评分标准对2组入院时与随访2年后的生活质量作出评价,该量表的评分介于0-100分之间,得分越高,生活质量就越好。
5 结果:12例病患的手术耗时在68-123分钟的范围之内,平均为(87.41±5.96)分钟。手术结束后,血红蛋白水平<95g/L者有3例,占总比例的25.0%,均予以输注悬浮红细胞治疗,输注量在2-4U之间。术后,无1例病患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亦或者是松动等并发症。本组12例病患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97±0.46)个月。术后随访2年,12例病患的HSS评分在81-96分的范围之内,平均为(85.69±5.82)分,同入院时的(91.14±4.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24,P<0.05)。对于膝关节活动度,入院时在110°-126°的范围之内,平均115.63°±6.95°;术后随访时在85°-114°的范围之内,平均101.47°±8.63°,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27,P<0.05)。患者入院时,SF-36评分在50-64分之间,平均为(56.82±2.67)分;随访2年后的SF-36评分在80-95分之间,平均为(89.69±3.14)分。经对比可见,12例病患随访2年后的生活质量比入院时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31,P<0.05)。
讨 论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比较容易出现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据有关调查显示,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比如:(1)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外伤、年龄、活动量、使用激素类药物与女性等[5]。(2)手术因素,包括术中暴力操作与股骨前方切骨量过多等。对于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病患来说,其发生骨折的概率为年轻人的1.6倍,且女性的患病率要比男性高很多。现代研究表明,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若股骨前方皮质切迹比较深,将会对股骨前/后皮质的强度造成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在术后发生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6]。
根据患者的假体稳定性、骨质情况与骨折类型等,临床医师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来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病患进行治疗。(1)保守治疗:适用于有手术禁忌以及骨折无移位现象的病患。(2)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主要包含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这2种,适用于骨折端空间足够、利于固定且假体无松动现象的病患[6]。(3)膝关节翻修术: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以及假体松动的病患。有报道称,通过保守治疗能够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比如:关节粘连、骨不连与畸形愈合等。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比较确切,但依旧存在有畸形愈合与骨不连的风险。而膝关节翻修术则具有并发症少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负重活动,还能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的保留,从而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7]。此研究中,12例病患的平均手术耗时为(87.41±5.96)分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97±0.46)个月。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2年,12例病患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与SF-36评分和入院时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选择膝关节翻修术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病患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且手术安全性高,康复效果好,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