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自行车”的案例分析

2022-09-09赵海珊

幸福家庭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案例

■文/赵海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幼儿园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将教育思想融入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感,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与探索。本文将基于大班“认识自行车”科学活动,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案例描述

(一)案例一

在设计大班“认识自行车”科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在网上搜索关于大班幼儿科学认识自行车的教学内容,阅读了几篇教案之后开始撰写教案。幼儿教师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幼儿教师设计的活动过程大致为:首先,幼儿教师谈话导入;其次,幼儿通过观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再次,幼儿自主探究,了解自行车的工作原理;最后,幼儿教师总结。活动过程设计完成后,幼儿教师又搜索了车把、铃铛、链条等图片,并将其打印出来,完成了活动准备。

(二)案例二

幼儿教师先让幼儿观察自行车,并让他们试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描述自行车的结构,幼儿教师再适当进行补充。介绍完成后,幼儿纷纷上前,围在自行车的周围,摆摆车把,按按铃铛,转转脚蹬。明明想把自行车的链条拆下来,于是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字改锥,对准螺丝钉就开始用力拧,旁边的轩轩看见了也跟着模仿,两人一同拆卸了自行车。教师见状问道:“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把它卸下来?都拆下来就很难装上去了。”明明和轩轩听到教师的话后放下了手里的工具。

另一辆自行车上,米粒已经坐在了上面,脚踩在脚蹬上,身体前倾,想要骑走。幼儿教师立马叫住她,上前把米粒抱了下来,说:“米粒,不要骑上去,多危险啊。”米粒说:“我想看看自行车是怎样前进的。”幼儿教师说:“我们在下面摆弄也可以弄明白的。”紧接着,教师告诉其他幼儿不要骑上去,看一看、摸一摸就足够了。米粒走到自行车旁摸一摸这、碰一碰那,没有再骑上去。

二、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组织形式固有化,忽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在案例一中,幼儿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时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习惯于查找已有的类似教案,没有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从活动导入到活动结束,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之前的活动如出一辙,没有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幼儿教师的思想局限于室内教学活动,没有考虑其他的活动地点。幼儿教师主导活动,把握整体的活动走向,但没有设计丰富的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的实施缺乏灵活性,从而无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内容流于表面,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情感态度取向

在案例二中,幼儿教师过于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机械化学习,强调描述车把手是什么形状、车的结构是怎样的,等等,教学内容仅限于自行车的基本描述性知识,缺乏对深层次知识的展现。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没有介绍自行车组装的过程和原理,还阻止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这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过于重视幼儿的知识掌握,忽视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教育,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调动幼儿感官的方式单一化,没有顺应幼儿动手能力发展的需求

在案例一中,幼儿主要通过观看大量的图片了解自行车。幼儿教师仅调动了他们的平面视觉体验,没有让他们亲自去探究,忽视了幼儿多感官参与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其认知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在案例二中,幼儿教师制止了幼儿拆卸自行车的行为,幼儿只能通过简单的触碰了解自行车。在活动实过程中,幼儿教师未能给予幼儿动手探究的机会,没有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打击了幼儿的学习探究热情,使其对自行车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未满足幼儿动手能力发展的需求。

三、活动组织形式固有化的原因

(一)受固有思想观念的束缚,缺乏创新

幼儿教师自身持有的教育观念会影响其教学行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一些幼儿教师逐渐接受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更加关注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但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受到一些固有观念的影响,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形式,没有转变思维,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的活动没有趣味性,从而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知识与技能储备不足,缺乏终身学习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学习与践行新课程理念。在案例中,幼儿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未深入贯彻新理念,组织的活动单调乏味,难以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幼儿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因担忧自行车无法复原而制止幼儿动手探究,打击了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主动性。

幼儿教师在本次“认识自行车”的活动中,没有给幼儿传递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幼儿教师过于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幼儿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当前幼儿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教师需不断拓宽视野,增强自身能力。

(三)忽视幼儿认知事物的特点,对幼儿认识度不够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依赖直观的体验,他们通常会运用多种感官来认知事物。在案例一中,幼儿教师忽视了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准备的教具以图片为主,缺少实物呈现。在案例二中,幼儿教师多次阻碍幼儿进行探究,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降低了他们的探索欲。

四、创新活动组织形式的可行方法

(一)转变思维方式,创新活动方式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教师要主动了解并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积极改变固有的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活动组织模式。比如,在“认识自行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任意拆卸自行车。幼儿在拆卸组装自行车的过程中,能通过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进一步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幼儿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要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使教学活动设计更具趣味性和灵活性,并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在享受着信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适应变化的能力,即需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其具备的教育理念、开展的教学活动关乎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汲取其他幼儿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探索适宜的组织活动方式。幼儿教师要丰富自己的通识性知识,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在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技巧,进行高质量教学,从而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幼儿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充分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独立性,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的教育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探究和尝试。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合理选择活动内容,还要从课程的执行者角色中分离出来,乐于探究有益于幼儿发展、能提高幼儿活动参与度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对预先设定的活动进行灵活调整,保证活动顺利实施。

(四)正确认识游戏在活动组织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教师要从幼儿游戏活动出发,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构建新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幼儿教师可以将活动与游戏相结合,在保证活动教育目的达成的基础上,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幼儿教师正逐渐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但仍有少数幼儿教师受固有观念的束缚,组织的教学活动内容死板、形式单一。幼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将游戏活动融入教学,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案例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