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2022-09-09吕晓玲

幸福家庭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命幼儿园家长

■文/吕晓玲

幼儿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珍贵,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让幼儿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同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成长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当前,部分幼儿园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此外,部分教师在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影响了生命教育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对此,笔者解析了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了开展生命教育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以期提高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探求生命的本质,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了解生命的意义,并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用乐观且自信的态度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幼儿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教师可以以自然事物或现象为基础,设计各类游戏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让幼儿感受生命的美好,了解生命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以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教师还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为契机教育幼儿,引导幼儿爱护生命,如不随意践踏花草、不玩弄小动物、不破坏植物等,让幼儿学会尊重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生命教育课程

目前,部分幼儿园不够重视生命教育,没有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这使得教师既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无法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效果不佳。此外,部分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多为口头教育,没有带领幼儿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无法满足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需求,因而无法有效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难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

(二)生命教育的形式单一

生命教育较为抽象,且蕴含着深层次的内容,单纯的讲解无法让幼儿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地选择教学形式。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多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生命教育的目标模糊

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生命的珍贵,让幼儿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但由于没有专业的生命教育课程,导致生命教育的目标模糊,这使得教师无法开展系统的生命教育,难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此外,由于缺少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专业培训,部分教师未能领悟生命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导致生命教育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三、开展生命教育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教师方面

1.深入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教师作为幼儿生命教育的主导者,应深入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以保证生命教育的效果。教师还应积极拓展与优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以增强生命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有效落实幼儿生命教育,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打破传统观念。生命教育无法避免谈及生死,但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忌讳谈及死亡。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无法让幼儿很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无法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珍贵。对此,教师应打破传统观念,引导幼儿了解生与死的概念,以更好地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提升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二)家长方面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效果。但当前,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幼儿是教师的责任,自己只需要照顾好幼儿的生活起居即可,这影响了幼儿教育的效果。对此,家长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在生活中积极教育和引导幼儿,以增强教育效果。同时,教师应适时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让家长深入了解生命教育,并积极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增强幼儿生命教育的效果,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

四、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

(一)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体验,决定着生命教育的效果。幼儿园应加强相关的专业培训,让教师深入了解生命教育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价值,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幼儿园可以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或者邀请相关专家来园开展讲座,向教师讲解生命教育课程的相关知识,并组织教师交流和探讨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幼儿园也可以为教师创造参加专业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安排教师到专业机构接受生命教育的相关培训。

(二)丰富组织形式,增强生命教育的趣味性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的影响较大,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丰富生命教育的组织形式,增强生命教育的趣味性,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例如,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开展生命教育,或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加入合适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本质,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

又如,绘本的图画精美、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借助相关的绘本,让幼儿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也可以利用生活类的绘本,帮助幼儿掌握基础的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利用安全类的绘本,让幼儿了解生命安全的相关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生与死是生命教育最基础的命题,教师可以借助合适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相关的概念,让幼儿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并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和交流,引导家长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家长多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引导幼儿感知生命的奥秘,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还可以给家长分享相关的科学育儿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并鼓励家长在生活中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榜样,以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

(四)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优化生命教育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他们主要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取知识与经验。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优化生命教育的组织形式,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野营或郊游活动,鼓励幼儿认真地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引导幼儿感受生命的美好,让幼儿知道生命的可贵,并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又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合适的位置开辟种植园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工具和材料,积极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亲身体验播种、浇水、除草等环节,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呵护生命的艰辛,明白生命的可贵,从而让幼儿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可贵,让幼儿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与组织形式,并积极开展家园共育,以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生命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