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东部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2022-09-06杨世选张倩香赵婷峰
杨世选 张倩香 赵婷峰 辛 梅
甘薯又名红薯、红苕等,旋花科甘薯属,短日照喜光作物,根系发达,较耐旱,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 甘薯不仅产量高,每亩可生产3 000~3 500 kg,而且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可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通乳汁、除宿瘀脏毒等,被誉为“抗癌之王”,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 上世纪60—70 年代,陕西渭北地区粮食生产水平低,政府号召大面积栽种甘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单产, 既解决了当时群众“饿肚子”的难题,又新创了拔丝红苕、红苕甜饭、红苕蒸碗等美味佳肴,以及红苕、红苕削削、红苕窝窝等特色小吃, 烤红薯更是广大市民喜爱的方便热销食品, 加工的红薯粉条已经成为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甘薯的保健作用越来越重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上迫切需要优质、高产、广适的甘薯新品种。
通过引进12 个甘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食味性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筛选适合关中东部生产、推广的甘薯新品种,为满足市场需要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2 个, 分别是济薯25 号、川紫薯6 号、济农1039、商紫薯3 号、秦紫薯2 号、商薯17、济农52、黄金玉1 号、商薯19、商紫薯2 号、秦薯5 号、济薯29 号,均由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其中秦薯5 号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地简况 试验于2021 年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园艺实训基地进行。 试验地土质塿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每小区5 行,行长4.7 m,行距0.9 m,株距24.7 cm,小区面积21.15 m2。
1.4 田间管理 2021 年5 月10 日深翻整地、施肥、划区,每亩施用尿素10 kg,硫酸钾50 kg,过磷酸钙40 kg。 5 月11 日喷施30%辛硫磷微胶囊后,起垄、覆膜,铺滴灌带。 5 月17 日人工带水栽植,栽前滴管补充水分。 甘薯生长期间,人工除草3 次,滴灌浇水2 次,药剂灌根1 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 次, 病虫防治1 次。 11月5 日收获,生育期173 天。
1.5 本年度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2021 年5—8 月 气 温 较 常 年 分 别 低0.3 ℃、0.2 ℃、1.8 ℃、 1.6 ℃, 9 月持平, 10 月又偏低1.8 ℃;降雨量5 月、 6 月较常年分别少26.6 mm、17.3 mm, 7—10 月较常年分别多182.9 mm、84 mm、279.7 mm、22.6 mm; 甘薯生长前期气温、日照适中,有利于甘薯栽后成活和地上部生长,中后期秋淋天气,低温寡照,对甘薯块根生长有一定影响。
1.6 测量指标 在甘薯生育期间各品种分别选取10 株,观察记载茎蔓长度、分枝数、茎粗、叶形、叶色、茎色等地上部性状。 每小区实收中间3 行计产,折合为小区产量,并观察记录结薯习性、薯皮色、薯肉色、大中小薯数量等。收获后对各品种进行蒸煮,邀请本院7 名专家品尝,对肉质黏度、甜味、香味、面度、纤维含量等项目进行综合评定打分, 参照品种秦薯5 号, 评分80 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上部植株主要形态比较分析 测量结果(见表1)显示,济薯25 号、秦紫薯2 号、商薯17 等3 个品种的蔓长较对照品种秦薯5 号短,最短的是商薯17,蔓长95 cm,其余品种的蔓长均比秦薯5 号长,最长的济农52 蔓长172.7 cm;黄金玉1 号的分枝数高于对照品种秦薯5 号,川紫薯6 号、商紫薯2 号、济薯29 号的分枝数与对照品种秦薯5 号相同, 其他品种的分枝数均少于对照品种; 参试品种的茎粗均低于对照品种,介于0.37~0.56 之间;商紫薯3 号、商薯17、 商紫薯2 号、 济薯29 号叶形为缺刻形,其余品种均为心形或心带齿; 所有参试品种叶色均为绿色, 川紫薯6 号、 济农1039、 商薯17、 商紫薯2 号、 秦薯5 号叶脉为紫色, 其余为绿色; 川紫薯6 号茎色为紫色, 商薯17、济农52、商紫薯2 号茎色为绿带紫,其余品种茎色均为绿色。
表1 各品种地上部主要形态特征
2.2 薯块特征特性和食味比较分析 由表2可知,济农52 薯块为上膨纺锤形,黄金玉1 号为下膨纺锤形, 川紫薯6 号和秦薯5 号为长纺锤形,其余品种均为纺锤形;济农52 为黄皮橘黄肉,商薯19 为红皮白肉,川紫薯6 号、商紫薯3 号、秦紫薯2 号、商紫薯2 号为紫皮紫肉,其余品种均为红皮黄肉; 所有参试品种均结薯集中,除济薯25 号、济农1039、济农52 不整齐外,其他均整齐;济薯29 号平均单株结薯最多,8.67 个,济薯25 号平均单株结薯最少,5.16 个;商薯19 大中薯率91.03%最高, 秦紫薯2 号大中薯率61.17%最低; 济农1039 食味评分最高为83 分,济农52 评分最低为75.86 分,其余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表2 各品种薯块特征特性
2.3 各参试品种鲜薯产量比较分析 由表3和表4 可知, 比对照秦薯5 号增产的品种2个,其中济薯29 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 869.33 kg/亩,比对照品种秦薯5 号增产4.15%, 居第一位,差异不显著;济农52 鲜薯产量3 838.29 kg/亩,比对照品种秦薯5 号增产3.32%,居第二位,差异不显著; 较对照品种秦薯5 号减产但差异不显著的品种3 个, 分别是川紫薯6 号较秦薯5号减产1.36%, 商薯19 较秦薯5 号减产2.06%,济农1039 较秦薯5 号减产10.55%; 其他6 个品种较秦薯5 号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3 各品种鲜薯产量
表4 鲜薯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济薯29 号鲜薯产量3 869.33 kg/亩, 比对照品种秦薯5 号增产4.15%,居第1 位,食味评分79.57 分。 济农52鲜薯产量3 838.29 kg/亩,比对照品种秦薯5 号增产3.32%,居第2 位,食味评分75.86 分,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评分最低。济农1039 虽然较秦薯5 号减产10.55%,但差异不显著,食味评分83分,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评分最高。以上3 个品种抗虫性中等,均无病害发生。
综上所述, 济薯29 号作为高产食用型品种,济农1039 作为优质食用型品种,建议进一步引进示范,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