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对CSM患者颈部活动度、斜方肌sEMG及肌电频域指标的影响
2022-09-06任晓妍郭超南
任晓妍,肖 佳,郭超南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行走困难、无力、僵硬发抖等,病情严重者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相关研究已证实[2],运动干预对改善CSM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多采用微课指导下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进行干预,微课能够有效结合视频、音频等素材,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使患者充分了解锻炼内容,根据其自身时间进行锻炼,该方法虽简单方便,但部分患者依从性较低,自主康复锻炼完成度较低,干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3]。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具有缓解肌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是最有效的本体感觉刺激方法之一[4]。但有关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对斜方肌表面肌电图(sEMG)及肌电频域指标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3例CSM患者。选取标准:符合CSM诊断标准[5];年龄30~70岁;病程≤10个月;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认知及交流障碍;有颈肩部外伤史;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中途退出研究。将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41±4.26)岁;平均病程(7.26±1.15)个月。观察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83±4.50)岁;平均病程(7.09±1.08)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微课指导下早期康复锻炼。入院后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微信平台及获取微课内容的方式,医护人员结合患者康复进程定期上传微课,指导患者观看并按照所讲微课内容进行康复锻炼,微课每项约15 min,患者有疑惑之处及时通过微信平台提出,医护人员将及时解决。锻炼内容包括:两臂轮替伸展运动,1次/d,30 min/次;规律性散步,1次/d,30 min/次;按摩理疗及被动活动训练,1次/d,30 min/次;太极拳训练,1次/d,30 min/次;练字、织毛衣等精细化训练,15 min/次,2次/d。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姿势,每隔30 min进行1次颈部活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①等长收缩训练:上斜方肌保持最大用力,坚持6 s后放松30 s,6~8次/组,3组/d。训练人员伸直双臂,将双手十指交叉放于患者右侧肩峰,指导患者用力耸肩,在此过程中,训练人员以体重对抗患者耸肩力量,保持6 s,10次/组,3组/d。②静力牵伸训练:患者屈膝、屈髋90°,坐于90°靠椅,双脚平放于地面,训练人员站于患者面前并以右手固定患者头部,左手置于患者右肩峰并向前处牵伸,牵伸至患者自述上斜方肌有紧张感为宜,牵伸30 s后放松1 min,6~8次/组,3组/d。两组患者持续干预3个月后评定临床效果。
1.3评估标准 颈椎功能:采用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颈部活动度:测量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的活动度。斜方肌电频域及sEMG指标:采用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上海名元实业有限公司2)监测患者双侧上斜方肌sEMG静息相对值(A)、绝对值(B),并计算患者疲劳试验过程中对应的肌电频域平均功率频率(MPF)、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
2 结果
2.1两组颈椎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干预后JOA评分均有升高、NDI评分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升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颈椎功能对比分)
2.2两组颈部活动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干预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见表1。
2.3斜方肌电频域及sEMG指标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干预后上斜方肌sEMG静息相对值及绝对值水平均有降低、MPF及MF水平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微课指导下早期康复锻炼对CSM患者进行干预,该方法能够整合不同学科资源,以网络课程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训练指导,具有灵活方便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工作压力大、自主时间少的患者群体。该方法虽消除了时间、地点的限制,让患者充分获得了自主权,但部分患者训练依从性较低,训练完成度不足,干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6]。而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训练内容简单,患者接受程度高,通过牵伸与收缩使患者局部软组织重获延展性,有效缓解组织紧张。
CSM患者受疾病影响颈肩部疼痛严重,在疼痛刺激下肌肉易出现紧张、痉挛,加重局部组织缺氧、缺血,严重影响颈椎功能,导致颈部活动度下降[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JOA评分、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升高幅度以及NDI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提示增加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颈部活动度,改善颈椎功能。分析原因:静力牵伸训练能够使挛缩的结缔组织延长,在牵伸应力作用下,能够使紊乱排列的胶原纤维重新排列,预防肌痉挛,避免局部组织缺氧、缺血,促进颈椎功能恢复;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过程中,肌肉对血管系统的挤压能够实现“肌肉泵”效应,有利于颈肩部组织内炎性物质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且在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颈肩部组织内供血状态,从而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高颈部活动度。
斜方肌电频域MPF、MF水平和sEMG静息相对值、绝对值水平能够反映患者斜方肌疲劳状态,是检测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上斜方肌sEMG静息相对值、绝对值水平降低幅度以及MPF、MF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提示增加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能够有效缓降低肌肉疲劳程度,有利于颈肩部肌肉组织生理功能的恢复。分析原因: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能够充分活动颈肩部肌肉组织,缓解因疼痛造成的肌肉本体感觉异常兴奋[8],在肌肉的反复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能够促进患者肌纤维增粗,恢复因肌痉挛和疼痛而被抑制的肌肉力量,提高相关代谢酶的活性[9],进而改善患者局部肌肉组织的生理功能,有效缓解肌肉疲劳感。
综上所述,针对CSM患者实施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效果明显,能够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高颈部活动度,缓解肌肉疲劳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