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构建

2022-09-06王克岭

关键词:廊道因素区域

王克岭 谭 心 龚 异

[提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厘清金沙江流域非遗的文化特征、遗存特征和影响因素,由此提出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廊道的战略设想。研究发现:金沙江流域非遗在空间上呈“点状、带状和团状”的集聚态势,空间结构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四核两翼”对称结构特征,从类别来看各类非遗呈现差异化的集聚特征。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受生态地理因素、人文社会因素及两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力较显著,人地耦合交互作用后大幅增强的协同效应成为空间分异的重要推动力。为避免“孤岛效应”形成,应强化区域协作开发来共同打造非遗旅游廊道,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带建设两大战略的协同推进。

流域是文明的发源地,纵观人类发源与历史文明大多起源于江河之畔,流域见证了地区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变迁和社会风俗变化,成为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推力[1]。在国家层面重点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战略推动下,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带的流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非遗被认为是最具开发禀赋的流域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载体,非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结晶,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和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积极培养传承人,把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是当前非遗“活化”的重点[2]。非遗与旅游的结合被普遍认为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但非遗的资源分布和旅游化程度呈现梯级结构,流域虽然是以河流为纽带的联合系统,但是上中下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开发程度和历史背景等各不相同,加之地方政府强大的行政干预能力,要素流动受阻对区域资源整合形成刚性约束,非遗资源被分割出现“块块非遗”,且因资源整合不力而形成“孤岛效应”[3]。理论与实践证实,文化资源的有序开发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而且通过要素流动和禀赋差异所引致的旅游外溢,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4-6]。金沙江段是长江源流,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龙”,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该流域沿线地形复杂,地域辽阔,具有鲜明的流域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形貌,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非遗聚集且数量众多[7]。由于地形复杂、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目前虽已全面实现脱贫,但仍是需要预防返贫的高风险区域。通过跨区域非遗资源的整合利用,更好地与当地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遗产地的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带建设两大战略的协同推进,不仅能创造良好效益,推动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了解和识别非遗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是实现非遗资源整合利用的基础。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文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对非遗展开了研究,研究重点涉及非遗理论的探讨与构建[8-10]、非遗的概念、特点、性质、名录与分类研究[11-13]、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实践经验[14-16]。近年来,许多学者将地理学理论引入到非遗研究中,认为非遗本质上就是一定地域上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产物[17]。目前,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区域非遗时空分布特征方面的分析较为详尽,可分为不同类型(工艺、表演、音乐、民俗等)[18-19]、不同等级(国家、省级、市级、县区级等)[19-20]、不同空间尺度(全国尺度、经济带和省域等)[21-22]与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历程、时空表达等)[23]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其中非遗空间格局分析以全国、跨省域和省域研究尺度为主,缺乏对河流流域这一地域单元的研究,对空间分异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较少,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较为缺乏。

“旅游廊道”作为新生概念,2016年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出现,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旅游廊道的概念、组成、分类、核心、框架构建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为大尺度线性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借鉴[24]。旅游廊道追求保护与利用的共赢,以特殊的文化资源集合为核心吸引物,整合产品、解说、绿地、景点、交通等元素,串联节点、线路和区域以形成文化、经济、自然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尺度旅游目的地[25-29]。旅游廊道在资源保护开发、区域文化魅力展现、经济振兴、区域合作可持续、流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综合整体视角,试图运用ArcGIS软件分析金沙江流域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厘清该区域非遗资源类型、结构及空间集聚态势,并从生态地理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两维度来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机制,以深入了解金沙江流域的文化差异与文化特色,从整体上把握金沙江流域地域文化特征。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实现非遗资源空间整合,构建非遗旅游廊道并分类施策,旨在加强区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带建设两大战略的协同推进提供动力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区域对象

金沙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江河,起始青海省玉树县直至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广义来说流域范围包括河流流经的省域[30]。本研究的区域对象根据金沙江流域广义的范围来确定,为金沙江流经的省域,包括青海、西藏、云南和四川4个省级行政区。

(二)数据来源

1.本文涉及的数据包括非遗数据、经济数据、人口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矢量地图数据等。

对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5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按照申报区进行统计后,得到金沙江流域非遗数量共计491 项(含拓展项),约占全国总量的10%;影响因子数据包括人口、经济、文化、传统村落、绿地系统、距离、地形地貌、水资源和温度等均来自官方统计数据;矢量地图数据来自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2.数据预处理

对所收集到的非遗资源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金沙江流域非遗数据库,包括名称、立项时间、类型、保护单位、区域等指标;对非遗资源的具体传承地、负责部门进行地域梳理,并通过坐标拾取软件逐一获取坐标信息;将非遗数据处理为点图层,以市域为单位建立面图层,将人口、经济、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矢量化。

(三)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ArcGIS软件和地理探测器,借助以下指标和研究方法,探究金沙江流域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空间格局差异及影响因素。

1.最邻近指数

(1)

(2)

其中n为非遗点数量,A为区域面积,D为点密度。当R=1时,表明非遗点呈随机分布;当R>1时,表明非遗点呈均匀分布;当R<1时,表明非遗点呈聚集分布。

2.核密度估算法

核密度估算法是将平面内的二维离散点根据核密度估计函数生成连续的三维表面,从而计算事件点在设定的周围邻近空间的密度的方法,以此来直观地反映点群的聚集或离散分布特征[31]。通过核密度估算能够直观地反映研究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具体集聚地和集聚程度,因此本文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来测量金沙江流域非遗点的空间集聚特征。计算公式如下:

(3)

其中,着f(x)值核函数的估计值,k为核函数,h>0,表示带宽,x-Xi是估值点x与非遗点Xi之间相隔距离的大小,随着f(x)值的增大,地理空间上的点密集的程度增大,说明非遗项目的分布越密集。

3.地理探测器

地理探测器是探测空间分异性,以及揭示其背后驱动因子的一种新的统计学方法。基本思想是:假设非遗点分为若干子区域,如果子区域的方差之和小于非遗总体区域总方差,则存在空间分异性;如果两变量的空间分布趋于一致,则两者存在统计关联性。地理探测器q统计量可用以度量空间分异性、探测解释因子、分析变量之间交互关系,已经在自然和社会科学多领域应用[32]。计算公式如下:

(4)

公式中,N是非遗的样本量、Nh表示第h类影响因素的样本量;σ2是方差、σ2h表示第h类影响因素的方差;L是第h类影响因素的分类或者分区个数,q的值域为[0,1],值越大说明相关因素对金沙江流域非遗空间分布特征的解释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二、金沙江流域非遗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金沙江流域非遗资源结构分析

1.类型结构

金沙江流域保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分布差异明显。以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传统表演类及传统技艺类为主,四项累计超55%,契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质,彰显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其次是传统美术和民俗等,这两类非遗资源赋存状况较好,较易开发成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进一步挖掘;民间文学、医药等知识实践类资源需要继续加强保护和整理的力度。其资源构成情况如下:

通过表1中立项批次可看出,金沙江流域非遗的分批次立项趋势基本趋同,除第二批次显著较多外,其他几个批次相差幅度均不大。五个批次的立项突出集中在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等方面,其他类型各批次的立项数均较少且各次立项数都比较均衡。

表1 金沙江流域非遗类型结构表

2.区域差异

金沙江流域非遗项目资源结构层级分明,区域差异较大。从区域总体分布看,四川最多,青海最少,总量上四川近乎三分之一。从区域类型分布看,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五类非遗四川最高;民俗、民间文学和传统戏剧主要集中在云南;传统舞蹈和传统医药西藏偏多;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三类非遗在各省数量相差较大,四省其他类型的非遗数量相差不明显。

图1金沙江流域非遗类型-区域结构图

(二)空间分布态势

计算金沙江流域非遗整体和各类型的最邻近指数。结果显示整体非遗的最邻近指数是0.36,置信度为99%,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从指数上来看整体非遗的集聚效果最为突出。不同类型的非遗在分布上都呈现集聚态势,但在态势上差异明显,其中传统技艺、传统戏剧和传统医药的最邻近指数R0.50,在空间上集聚态势明显;传统美术、民俗、曲艺、传统体育、民间文学和传统舞蹈的最邻近指数在0.50-0.80之间,呈集聚分布,其中传统美术、曲艺的集聚效果更为明显;传统音乐的最邻近指数为0.82,呈集聚-随机分布,其聚集性变弱,趋向于随机分布。

表2 金沙江流域非遗最邻近指数表

(三)空间集聚程度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对金沙江流域非遗的空间集聚态势进行核密度分析,进而来研究金沙江流域非遗的空间集聚程度。

1.金沙江流域非遗总体空间集聚程度

从金沙江流域非遗的地域分布来看,流域内非遗资源丰富,数量差异明显,特色鲜明。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多聚集、广分散”的形态,“多聚集”主要集中在四省省会城市,四川和云南的聚集程度明显高于西藏和青海;“广分散”主要体现在非遗在区域面积更广的青海和西藏较分散。空间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东密西疏”特征,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方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的非遗较少,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差异对非遗分布的影响。

通过对流域非遗总体进行核密度分析,将结果采用自然间断法划分区域,得到金沙江流域非遗核密度处理图。结果显示金沙江流域非遗整体集聚态势明显,以“点状、带状和团状”的形态集聚,空间结构在整体上呈现明显的“四核两翼”对称结构特征。“四核”是指在青海、西藏、云南、四川四省省会辐射周边城市形成了四个高密度聚集区,组团状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非遗资源富集于青海的西宁-海东-黄南、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西藏的拉萨-山南、云南的昆明-玉溪-红河-大理这四个核心区。其中位于青海和西藏的两个高密度聚集区在金沙江上游以玉树为轴心对称分布;另外两个高密度区和其他次密集区紧密环绕在金沙江中下游流域。“两翼”是以高密集和次密集区形成的块状密集聚集区,其中“一翼”是指以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滇西高原区和藏东高山峡谷区形成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境内,这一区域在民族学中称为“藏彝走廊”或称“藏彝民族走廊”;另“一翼”则是以四川盆地为主,以成都平原为核心,是巴蜀文化带发源地,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境内。

图2 金沙江流域非遗总体区域分布及核密度

2.金沙江流域非遗类型空间集聚程度

对各类非遗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金沙江流域非遗分类型核密度处理图,可看出金沙江流域不同类型非遗的空间集聚程度差异较大。

传统技艺类以四川成都和西藏拉萨为核心形成了两个高密度点,次密集点在云南和四川呈片状分布,同时在四省交界处呈带状聚集,整体趋势大致与总体趋同。传统美术在四川盆地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高密度核心区,在西藏拉萨以及山南区域形成一个次密度核心区,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均在同一纬度附近,且越往南分布越少,其他在青海的东部、云南的西北部和青-藏-蜀三地的交界处有大量集中。数量较少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四个核心区域分布在四个省区的省会附近。数量最多的传统舞蹈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点、片状分布,在拉萨-山南为中心辐射日喀则、那曲和林芝市形成一个高密度聚集点,同时在云南省、青海东部和青海、西藏和四川三省区交界处呈现明显的聚集片区。传统戏剧类以西藏、云南和四川省会为中心形成三个高密度核心区,其他地方分布较为分散,形成“小聚集、大扩散”的趋势。传统医药类空间分布态势明显,在西藏拉萨、山南地区集聚效果突出,在青海西宁-海东-黄南地区集聚性较好,在云南和四川少量涉及。传统音乐类在青海西宁-海东-海南-黄南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聚集点,在四川德阳-绵阳-成都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形成了另一个高密度聚集点,在云南省形成一个片状的次密集点。民间文学类形成“两核两带”趋势,在云南玉溪-红河-普洱和青海海东-西宁-黄南地区形成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同时沿临沧-保山-大理-丽江-梁山-德阳形成一个强分布带,沿拉萨-林芝-玉树-海西形成一个弱分布带。民俗类最密集的点位于青海西宁-海东-黄南地区和云南大理地区,其次在云南全域、四川全域和西藏拉萨及山南的交界处出现片状次聚集区。曲艺类集聚效果突出,主要在成都和西宁为中心聚集,拉萨、大理和西双版纳有少量聚集。

(四)金沙江流域非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地形地貌、河流、经济状况、人口、民族、交通、距离、文化、行政市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气候、文化名城、表演团体、博物馆数量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3-39]。本文在金沙江流域非遗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金沙江流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和实操性,总体上将金沙江流域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综合为人文社会因素和生态地理因素两类,同时考虑两大类型因素的交互作用,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探讨人口、经济、文化、传统村落、绿地系统、距离、地形地貌、水资源和温度等因素对金沙江流域非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利用地理探测器得到不同维度影响因子的 q 值,结果显示不同维度、不同因子对金沙江流域非遗的空间分布差异影响程度不同。整体来看,人文社会因素对非遗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力要高于生态地理因素,说明人类活动在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3 影响因子及解释力

1.生态地理因素影响力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影响较大,生态地理因素是金沙江流域非遗空间分布的基础,文中选取绿地系统、海拔、坡度、水资源和温度5 个探测因子,并对其分级后进行探测,从表结果显示,5个探测因素对金沙江流域非遗时空分布的影响力强弱为:水资源>坡度>绿地系统>温度>海拔。其中水资源的影响作用是最大的,解释力超过40%,依据文化生态学理论,水资源是影响地方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也解释了水资源的解释力最强。从地形地貌上看,坡度的影响力较强、海拔则较弱,金沙江流经的四省区地形差异较大,高原、峡谷和盆地等交错形成封闭与平坦地势共存的复杂地形,一方面能有效防止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进而保留本土文化的原真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当地人的活动和文化的交流。绿地系统和温度的q值接近,解释力在20%-30%之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绿地系统包含丰富的地域生态自然要素,丰富的生物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可能阻碍人类的流动;温度对金沙江流域非遗时空分布的影响较弱,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区域内各地温度差异较大。

2.人文社会因素影响力分析

人文社会因素是金沙江流域非遗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对人文社会因素中的五个因子进行探测,其影响力排序为:人口>文化资源>第三产业发展水平>GDP>距离>旅游>传统村落。其中人口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最强,q 值为0.5050,文化资源次之为0.4643,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GDP排后,q 值分别为0.4492和0.3764,距离和旅游的影响解释力在20%-30%之间,传统村落的影响力最小,q 值为0.1854。对人文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人口规模是人文社会因素中的主要驱动因子,非遗的产生和发展与人密不可分,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产物,其传承保护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环境和人的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直接影响,且非遗的申报与获批也是在权威话语下确定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非遗产生、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金沙江作为长江的上游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长期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集和迁徙地,发达的文化水平和高密度的人类活动铸就了灿烂的文明,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果; 经济是影响非遗产生、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分布来看流域非遗主要集中在四川和云南两个经济较强的省份,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能为非遗提供更多的资源,直接影响非遗的申报、保护、发展和传承,同时作为农耕文明具体表现的非遗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距省会城市的距离、旅游和传统村落因素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弱,其中传统村落的影响最小,通过对现有区域非遗旅游分析,发现流域区域内非遗与旅游的结合度并不高,如何将优势的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是下一步开发的重点。

3.人地耦合交互作用

生态地理因素是基础,人文社会发展因素是主导,人地耦合的交互作用是金沙江流域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动力。进一步通过地理探测器对金沙江流域非遗时空分布的人地耦合交互左右的影响力进行分析,交互后产生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两种类型,生态地理因素中的5个因素和人文社会发展维度中的7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均大幅度强于单个因素的影响力,说明各因素之间相关联且相互协同增强了影响解释力。坡度与人口、GDP、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旅游、文化资源和距离的交互作用是非线性增强,与传统村落的交互作用是双因子增强,其中与人口和文化资源交互的作用解释力超过90%。海拔与GDP、旅游、文化资源和距离的交互作用是非线性增强,与人口、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传统村落的交互作用结果是双因子增强,除与传统村落的交互影响力为44%外,与其他人文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力均处于70%-90%之间。水资源与GDP、旅游、文化资源、传统村落和距离的交互作用结果是非线性增强,与人口、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交互作用结果是双因子增强,与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效果最强,q值为0.98,解释力达到98%。温度与人口、GDP、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旅游、文化资源、传统村落和距离等人文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都是非线性增强,与人文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明显,解释力基本都在80%以上。绿地系统与GDP、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旅游、文化资源、传统村落和距离的交互作用结果是非线性增强,与人口的交互作用是双因子增强,其与人文社会因素中各因子的增强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表4 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

通过对金沙江流域非遗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作为基础影响因素的生态地理因素单因子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差,但是与人文社会因素协同交互后效果突出,尤其是海拔、绿地系统和温度这三类在单独作用时影响力偏弱,但结合人文社会因素后影响效果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人文社会因素中文化资源与其他生态地理因素结合的效果是较好的,单独来看文化资源单因子的影响效果不错但并不突出,在与生态地理因素结合后影响解释力基本超90%,文化在特定资源环境中发挥出了突出作用。

三、金沙江流域非遗旅游廊道构建

由于遗产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非排他性,因此非遗资源可作为突破行政界限跨区域共享的重要旅游文化资源。长城、大运河、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北京中轴线申遗等标志着线性文化产业带建设是我国宏观文化布局的重要方向,线性文化将关注重点从“单一遗产”转移到“综合整体线性”。从综合整体角度整合非遗资源,加强跨区域合作,共建文化共同体,是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两项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战略行动。实践中,我国区域遗产的协同开发聚焦于同一省域内几个城市间的协同开发,如苏北五市提出的“非遗保护联盟”,北京故宫与西城协同开发非遗,四川推出的十条“非遗之旅”以及上海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一系列尝试。目前,跨省域尺度上的协同合作开发研究和实践尚少,大多处于设想期。

“活化”也称“激发”,此概念被广泛引入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领域,即把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功能而不影响其保护传承,包括转化为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从而赋予文化遗产以新生命和新用途,服务于现代发展需求。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基于文化地理视角探讨金沙江流域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区域非遗集聚效应进行分析,能够促进人们对金沙江流域非遗独特价值、功能与渊源的认识,从宏观角度探索了区域非遗资源“有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为分类施策进行旅游活化奠定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结合旅游市场化开发、盘活非遗,分类别有层次地进行整合,融合非遗扶贫,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应充分发挥流域流经四省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文化优势以及旅游强省的品牌形象优势,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从全盘考虑,将跨区分布非遗资源看做整体,从文化地理视角厘清金沙江流域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驱动因子,形成“聚集点”“聚集线”和“聚集面”,在空间上完成非遗资源的整合,发挥“点-线-面”的扩散效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线性旅游文化带、斑块状综合体和点状文化旅游园区,共同组成金沙江流域非遗旅游廊道,完成非遗从空间整合到战略和经济整合的过渡。借鉴国际国内区域整合的经验与模式构建“非遗旅游廊道协作开发联盟”,搭建区域整合运行平台,坚持以文旅发展为主导,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线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图3)。

图3 金沙江流域非遗协作开发模式框架

(一)搭建联盟系统整合非遗资源

以旅游活化作为切入点建立区域非遗旅游廊道协作开发联盟,明确区域非遗协作开发的主体,按照“区域联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统筹协调四省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社区等开展部门联动,以联盟为主体开展非遗资源的整合开发,将金沙江流域非遗资源看做一个整体,依托联盟搭建跨区域对接平台,整合梳理开发非遗资源。以利益共享为目标开展非遗联合保护和开发,在此过程中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并制定行为约束制度。依托目前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对沿途的交通进行提升改造以推进旅游交通、基础配套的一体化。同时出台统一的激励和奖励政策,鼓励四省区旅游市场客源互送共招、产品合作共推,以及鼓励旅游企业、旅行社、景区、酒店、民宿等市场主体建立行业发展联盟等,围绕金沙江流域非遗旅游廊道设计推出精品旅游支线,推动西部地区形成一体化旅游市场,在合作与共赢开发的原则下共树区域旅游大品牌。

(二)非遗旅游廊道空间规划及组成

旅游廊道是一种线性空间,是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吸引物,涉及遗产廊道、生态廊道、文化廊道、旅游走廊等多方面。其景观主体既可以是线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也可以是单个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线性遗产区域。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在遵循一体化战略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作用,梳理整合金沙江流域非遗资源构建非遗旅游廊道,是在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语境下非遗活化的最佳方式。根据非遗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遗产内容和价值评估体系等方面划分不同主题的非遗旅游“子廊道”,并对子廊道进行空间规划,廊道规划以非遗资源为核心,串联具有相同主题的文化和生态资源,结合绿色廊道形成线性文化景观走廊,旅游步道与线性文化景观走廊的结合形成展示路径,再通过解说系统来彰显文化主体,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规划出涵盖“点—线—面”的文化旅游带运行战略,即提出活化利用点状文化园区模式、斑块状综合体、线性文化旅游带,最终形成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的综合保护措施。依托遗产廊道从整体角度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呈“点”状分布的非遗资源跨区域整合并利用开发,有利于非遗与旅游更好地融合,发挥“点-线-面”的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不足与展望

跨区域资源整合及协作开发是旅游开发的客观需要,也是在利益驱动下合作各方追求“共赢”的必然之选,目前学术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对区域内的非遗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构建非遗旅游廊道的战略构想,重点聚焦于空间整合,在空间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旅游廊道来实现非遗资源从空间整合到战略及经济整合的过渡,最终形成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的综合保护举措。尽管已经得出了一些有益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需要继续探索: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本研究基于宏观视角展开,缺少对单个影响因素和人地耦合交互作用的深入探究,同时未涉及具体案例地的小尺度微观属性特征的研究;在区域资源协同开发方面,金沙江流域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和人类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从文化地理视角切入只是其中一个视角,还须进一步拓展其他视角,以丰富区域资源协同开发的研究;最后,保护文化遗产不排斥合理的利用,将旅游融入非遗,用非遗来提升旅游的品质,在非遗“旅游活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分类型、分区域地进行非遗的保护和利用,因地制宜,按材施策,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动态平衡,这样才能实现金沙江流域的人地和谐,也是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廊道因素区域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最美城市“绿化带”
分割区域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擦桌子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区域发展篇
北京市将引风除霾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