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2-09-06李根亮唐玉莲陆瑞群孙丽双
李根亮*,唐玉莲,陆瑞群,孙丽双,李 书
(1.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3.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两门基础课程,内容更新快、发展快。然而,这两门课程的常规教学却越来越不能实现其课程属性和课程目标。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众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实施科研型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据此,我们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施了科研型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下从教学改革的内容、途径及效果等方面作一简单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改对象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0 级临床医学本科1 班和2 班,合计96 人,在性别、年龄和整体综合素质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 教改方法
1.2.1 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新课程标准编写
根据新课程标准首先将教学内容分成数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理论、实验及讲座内容,并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内容的编写,其中实验内容既包括传统验证性实验、新的半探究性实验,还包括自主探究性实验。
1.2.2 线上平台的建设
以中国大学慕课、考试酷等平台为基础,不断完善线上习题库和试题库,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线上资源。
1.2.3 教学活动的实施
①理论内容的学习线上完成,并进行模块理论内容测试。②实验操作:难易度不同的实验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基础性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行准备实验试剂和耗材,课外时间进行;难度稍大的探究性实验,选择并围绕一个有科研价值的基因及蛋白等开展具体实验探究;难度较大的探究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试剂耗材计划由学生完成、教师购买。③实验分组:每4 位学生为1 组,结合课程内容申请1 个大学生创新或创业(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根据项目开展实验。④教学环节:在每个模块教学过程中,通过线上学习、理论测试、课题选择和技能准备、实验探究和成果汇报、综合评价等5 个教学环节,融线上与线下、实践与基础为一体。期末各模块成绩汇总,给出课程的最终评价成绩。
1.2.4 教学效果的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测试成绩分析等评价教学效果。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学生对新教改模式教学的评价。
1.2.5 教学方案的优化与推广应用
根据实验效果和评价结果等优化教学方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结果
2.1 整合形成了八大教学内容模块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科研型模块化教学模式,将原2门学科(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成了包含8 个教学模块、9 个科研讲座、9 个科研实验的一门课程(表1)。
表1 教改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框架
2.2 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评价
发放问卷96 份,收回90 份,有效问卷90 份。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问卷的15 个问题中,学生对新教改模式的评价全部高于对传统模式教学的评价(图1)。t 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对新教改模式教学的评价与传统模式教学的评价二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5 个问题中14 个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表2,p45)。
表2 教学模式对各学生素质的影响
图1 学生对新教改模式和传统模式教学的评价
3 讨论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需要科技的支撑。科研素养不仅仅是对科研工作者的要求,同样是对所有人才的要求。但科研素养的养成不能只靠专业培养和训练,而是要时时培养,尤其大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培养目标需要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培养具有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有这样的基本教育理念。本教学模式改革迎合国家倡导的教改方向,符合“让学生忙起来”“有一定难度”“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原则,同时能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繁重学业中解放出来,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参与度更高,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将有更高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通过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整合,提出了科研型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线上学习以及线下讲座、实验、科研成果的答辩、科研写作和论文发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查阅课外学习资源和了解科学前沿进展,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流程、科学研究方法及启发科研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