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地区居民遗体捐献认知、意愿及影响因素

2022-09-05周雨佳胡倩倩贺诗音项诗培楼彦齐杨新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捐献者温州市遗体

周雨佳,胡倩倩,贺诗音,项诗培,楼彦齐,杨新东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1.药学院;2.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3.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4.基础医学院

遗体捐献指的是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近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无偿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亲属(配偶、子女、兄妹等)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无偿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1-2]。尸体是医学教育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人体解剖学课程开展的必备物资。当前用于医学教育和研究的人体标本主要来自志愿捐献[3]。据浙江省红十字会统计,温州市遗体捐献情况远远落后于浙江省其他地区。因此,调查温州市民遗体捐献认知、意愿和影响因素,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温州市遗体捐献的运作模式,推动温州市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温州市下辖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苍南等城镇居民及其中的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579份,有效率为87.72%。

1.2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是由多位专业教师和相关主管部门的专家根据工作反馈,反复讨论编制形成。调查过程中一律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现场回收。应用SPSS20.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遗体捐献认知情况 温州地区居民对遗体捐献情况非常了解的只有1.96%,比较了解的占48.05%,有47.05%的居民不太了解,2.98%的居民表示完全不了解;另外还有大约3%的居民没有听说过任何宣传。而居民获取遗体捐献这方面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媒体(58.45%)、医院(19.57%)、政府(5.51%)、学校(40.97%)宣传和亲友(5.38%)。

2.2 居民遗体捐献的意愿 遗体捐献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意愿率为20.58%,愿意捐献器官意愿率为76.89%,都不愿意捐献的为2.53%;对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居民遗体捐献意愿率的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和学历其遗体捐献意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25岁和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遗体捐献的意愿率较高(25.00%),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居民遗体捐献意愿调查[例(%)]

2.3 遗体捐献的影响因素 对于居民不愿捐献遗体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思想的制约是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人、亲属不赞同(38.44%)、不愿意去世后自己的遗体被使用(17.29%)等。还有29.13%的人认为遗体捐献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另外,对接收站不信任(36.92%)、捐献程序太复杂(15.07%)及个人信仰的宗教不允许捐献遗体(5.19%)也有一定的占比。针对遗体捐献意愿率低的情况,笔者询问了居民认为能促进遗体捐献意愿的措施。有61.81%的居民希望同意捐献遗体后,捐献者及亲属能获得优先的医疗资源;有32.62%的居民希望能获得经济补助;还有居民注重捐献者生前的人文关怀(39.33%)和身后的精神荣誉(49.15%);另外有28.18%的居民认为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支持遗体捐献过程透明公开也占到了15.39%。见表2。

表2 不愿意捐献遗体的原因及可能举措(n=1 579)

3 讨论

3.1 温州地区居民遗体捐献现状 研究表明遗体捐献相关知识匮乏是制约我国遗体捐献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地区居民对遗体捐献相关知识非常了解的占1.96%,比较了解的占48.05%。总体认知程度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了解遗体捐献27.8%)[5]。缪群芳等[5]研究结果也表明居民对遗体捐献的了解程度的提升能提高遗体捐献意愿率。而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较大规模地接收志愿者的遗体捐献[6-7]。目前温州市设的登记站较少,仅各级红十字会和温州医科大学,这大大地限制遗体捐献事业在温州发展。

3.2 遗体捐献宣传途径 居民获取遗体捐献这方面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媒体(58.45%)、医院(19.57%)、政府(5.51%)、学校(40.97%)宣传和亲友(5.38%)。由此可见,学校与传统媒体是遗体捐献宣传信息的源头和主要途径。相比器官、干细胞捐献无处不在的宣传,政府及相关部门缺乏发起遗体捐献宣传的主动性,而仅靠学校学生开展的宣传在力度、广度、深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者,国人对“死”的忌讳,不可轻而言之抵触性对该事业的宣传影响较大。

3.3 温州地区居民捐献意愿程度的影响因素

3.3.1 传统因素:温州地区居民对遗体捐献的总意愿率为20.58%,与浙江省总意愿率46.3%[5]差距较大。对于居民不愿捐献遗体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思想的制约是主要影响因素(38.44%)。人们的潜意识中还存有“死有全尸,入土为安”的老观念;而在家属角度,以子女为例,如果支持父母的决定,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孝的行为,受到亲朋好友的阻止甚至是谴责。这些封建的残余思想从根本上制约着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改变它可能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6]。

3.3.2 对遗体接受站不信任:对遗体捐献接受站不信任(36.92%)也是居民不愿意捐献遗体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全国还没有遗体捐献的统一法规,会让不少捐献者担心捐献的合法性,家属对捐献者遗体的去向、用途及使用情况的知情权也无法保障[7]。如今国内只有少部分城市制定了遗体捐献条例,大部分还是立足于当地红十字会开展工作,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没有专门的机构,没有法律保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遗体捐献的开展[6-7]。

3.4 提高遗体捐献意愿率的措施 在回答“您觉得哪些措施可以促进遗体捐献?”的问题时,61.81%的居民希望同意捐献遗体后,捐献者及亲属能获得优先的医疗资源,49.15%的居民希望颁发证书,39.33%的居民注重捐献者生前的人文关怀,32.62%的居民希望捐献者亲属拿到补贴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温州市居民认为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遗体捐献发展,这与既往的研究[8-11]一致。在精神层面上,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遗体捐献者公益性墓地、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让捐献者家属感受到国家、社会对捐献行为的认可,使他们确信捐献遗体的行为是崇高的,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进而愿意加入到捐献的行列中。在物质方面,对捐献者家属给予物质实惠,如减免捐献者住院的医疗费用或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对于捐赠者家庭有困难的发放补贴金,解决子女的学习费用等,让捐献者家属获得社会对于捐献者的特殊福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遗体捐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体现着社会文明与进步。虽然其秉持无偿自愿的原则和象征无私奉献精神,但是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政策表彰也是对遗体捐献者及家属的肯定、心理的慰藉,在反映红十字人道精神同时也可促进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

4 建议

4.1 建立宣传阵地,提高居民知晓度 可以考虑在市红十字会的博爱社区、医院的病区和急诊建立遗体捐献咨询登记处或宣传资料投放点等宣传阵地,争取从基层扩大遗体捐献事业的影响力,让居民全面了解到遗体捐献途径的相关问题以及相应手续。同时加强遗体捐献的概念、途径和流程、现行相关法律条文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式、多元化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从而推进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

4.2 完善捐献程序,保障捐献者权益 国家及地方部门应建立有权威性的遗体捐献法律法规,规范遗体捐献程序,加强宣传力度,强化知情告知制度,使遗体捐献流程更加透明化、公开化,让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安心和放心,这样更能提高遗体捐献率。在权益保护上,作为捐献者更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应将其列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人的一生服务于社会,死后仍可以将自己奉献于社会,遗体捐献可以使人们超越有限生命而创造无限价值[12]。遗体捐献事业在温州开展也仅仅数年,温州市民目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依旧较深,遗体捐献工作任重道远。鼓励更多的人认知和接受遗体捐献,医学院校与有关部门应共同努力,促进遗体捐献工作的宣传动员,合理利用遗体进行医学教学和研究,以促进温州市医学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捐献者温州市遗体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权益保护研究
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温州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与死者的遗体告别
表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