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的学历案探索

2022-09-02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历符号情境

吴 卫

(上海市文建中学,上海 200127)

一、什么是学历案

在国内,“学历案”一词最早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于2017年提出。崔允漷认为,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建构形成社会经验,围绕某一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专业化预设的方案。①崔允漷,尤小平:《教学变革:从方案的专业化做起》,《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9期,第3-6页。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认可。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教案,学历案是承载学生学习经历的方案,它能够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责任,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专业化设计。基于学历案,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置身于生活化的情境,接受挑战性任务,定期收到表现性评价,并能主动进行学习反思。由此,学历案能够实现由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素养培养为主转变,从单一化学习方式向多元化学习方式转变,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一个完整的学历案通常包含以下要素:(1)主题与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单元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并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学情,以免因为主题与目标不明确或者不切合而导致无法顺利达成。(2)大情境。大情境是指建构一个将艺术学习与学生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的生活事件。情境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参与热情。(3)大任务。大任务是指在大情境创设的生活事件中,需要学生持续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方案或展演。任务要富有挑战性,能够承载核心素养的要件,使学生与创设的情境持续互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4)评价。评价要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讲求多样化,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评价任务要与学习内容保持一致,并且反馈要及时。(5)反思。指向于反思什么,用什么路径和方法进行反思并分享,包括梳理已学知识,总结学习策略,管理并分享自己的知识成果,诊断自身问题,预设改进方案。

学历案的形成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学习的认知地图;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用“真实情境”“大任务”“表现性评价”为学生学好教材、发展能力、提升品质搭建学习支架。学历案推动师生在深度互动的基础上,系统重构学与教的过程:在课前,形成基于学情分析的认知地图;在课中,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建构学习过程,并保留真实学习经历,建立个人学习管理的档案;在课后,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发展学会学习的能力,最终提升学习品质。

二、高中艺术单元教学的学历案设计

笔者认为,学历案为高中艺术学科的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思路。

在概念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崔允漷教授的学历案实践经验①尤小平:《学历案与深度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并结合高中艺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尝试在高中艺术学科进行学历案的实践探索。自2021年3月开始,笔者在高一年级的艺术课程中,尝试将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作为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达成课程目标的方法和载体。具体而言,笔者以艺术必修2《艺术与文化(上册)》第二单元“符号象征”为例,反复实验,力求探寻“学历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实施的基本方法以及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符号象征”的内容要求是“选择中外建筑、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的经典作品和艺术现象,探究其符号象征的文化意义”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意为引导学生参与多样性艺术实践,了解不同领域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彰显的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艺术与文化关联性的认识。本单元共选编了“龙飞凤舞”“吉祥如意”“天地人和”3课时的内容。据此,结合高一学生的基本学情,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1.确定目标与主题

本单元共3课时内容,第1课是了解龙凤图腾象征的文化内涵、文化寓意及其在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性;第2课是了解吉祥符号的寓意并传承与创新,彰显优秀文化传统;第3课是理解艺术作品中“天地人和”的审美观,激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根据该课时内容,为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流程有整体认识和规划,笔者首先确定目标与主题:

单元概览,大情境“中澳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大任务“围绕文化认同设计国际文化交流一日活动方案”,学习第1课“龙凤符号”完成子任务1“设计宣传海报和会标”,学习第2课“吉祥如意符号”完成子任务2“设计礼物”,学习第3课“天人合一”完成子任务3“创编综合艺术节目”,“园林采风”完成子任务4“撰写解说词”,学习反思。

依此,学生可以学习课程内容,进行小组互动交流,检测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成果,达成学习目标,由此可见,学历案已经成为个人学习管理的档案。

2.创设大情境

笔者认为,无论是龙凤图腾文化还是吉祥符号,抑或艺术作品中体现的“天地人和”哲学观,都体现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大概念;再看课时的逻辑关系,从远古图腾文化到运用这些吉祥符号表达现代艺术和生活的方式,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设计了大情境:“我校将和国际交流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你将如何呈现中国文化?”这个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应该能够将现有的生活经验和新学的知识对接,使课时知识的学习在情境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化、结构化、整体化,并能对未知的艺术实践活动产生期待。

3.设计大任务

大情境需要大任务驱动,艺术课程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门学科为一体,课程体系和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大任务可分设多个和课时内容对应的进阶性子任务,这些子任务可以是内容上相互关联、逻辑上层层递进的链式任务;也可以是呈现情境多样性、丰富性的叠加式任务;还可以是由课内延展到课外采风的拓展式任务等。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整合常识和技艺,将可视化、共享化的学习结果进行交流和分享,最终形成完整记录学习进程的学历案。

比如,笔者在本单元设计的大任务是“在这次国际交流活动中设计一份一日活动方案”。学生小组合作策划完成多个叠加式小任务,而每个小任务都能运用到课时的学习内容,如通过学习龙凤符号,学生会设计含有龙凤形象的宣传海报、会标;在理解吉祥符号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设计含有吉祥寓意的文创产品作为礼物赠送外国友人;通过欣赏作品、考察园林建筑、理解“天人合一”审美观,学生可以借鉴传统吉祥符号编排创新节目。

同时,大任务设计还应该重视单元及课时内容的学习进阶。课间和课内构建进阶性完整的学习链,这是知识体系化、技能系统化形成的关键。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一般对中国传统符号有所了解,但对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所知较少;生活中能发现吉祥符号的现代表达形式,但并不了解符号的创新理念和文化内涵;知道艺术作品中所借鉴的传统符号,但未必能理解其中体现的思想、根源和意识。为此,根据学生的基础经验,笔者构建层级分明且前后关联的学习进阶“路线图”,将学生的起点和最终目标连接起来(见表1)。

表1 单元的学习进阶设计

4.预设评价量表

评价是学历案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将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用以考量学生“何以知道自己是否学会”。根据本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设计评价量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表现性评价,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效,为学生学后反思提供支持(见表2)。

综合评价水平层级描述:能初步观察,获取简单信息,有探索问题的兴趣(水平1);能细致观察,获取和处理信息,有探索问题的兴趣,梳理研究结果(水平2);能分类观察,获取较复杂的信息,主动发现探索问题,形成研究报告(水平3)。在学历案中形成“一目标一落实,一落实一评价,一评价一促进”,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学习过程。

5.启动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是学生基于学历案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笔者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化学后反思:梳理既学知识,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导图;撰写一篇小论文,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认识及其当下价值;用200字左右概括介绍自己的学习表现与收获,并列出改进措施。

三、高中艺术单元教学的学历案实践探索

截至目前,笔者在学校高一年级实施艺术单元学历案教学,共进行两轮实践。

1.第一轮实施

2021年3月,实验对象是高一(1)班和高一(2)班两个班级,分别实施4课时。

(1)学历案初创

学习主题:家国情怀。

大情境:艺术展演活动。

大任务:策划一个以“家国情怀”为学习主题的艺术展示(可以选择某一种艺术门类,如音乐剧、雕塑、绘画、艺术展览、小品、戏曲、情景剧、影视等)。

子任务1:确立一个标题,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标题?并请谈谈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子任务2:设计一个与标题相符合的会标,阐述设计理念,如汲取哪些传统吉祥符号元素,创新哪些时代新元素,用PPT呈现。

子任务3:完善这个活动的策划方案,并进行排练。

(2)课堂实施

两个班级分别实施4课时。从课堂实施过程来看,由于“大情境”和“大任务”的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课堂讨论热烈,设计的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彩。与既往常规学习模式相比,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学习任务达成度高。

(3)问题发现

当学生呈现作品的时候,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品与本单元学习内容没有太大关联。经过反思,笔者认为,因为本单元课程指向的大概念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但该设计的学习主题是“家国情怀”,“大情境”指向的却是“民族精神”。这就导致学生的作品不能与“龙飞凤舞”“吉祥如意”“天地人和”联系起来。比如,学生设计的标题有“爱我中华”“点燃激情秀青春”,他们预设“在艺术节中展现56个民族的风采”“用朗诵、舞蹈、无人机表演展现中学生的青春风茂”,这些作品不乏创意,但与本单元的实际学习过程没有太大关联,也就无法达成本单元学习所应该实现的核心素养。

2.第二轮实施

2021年4月,针对第一轮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以学校高一(3)班和(4)班两个班级为对象,进行了第二轮实验。

(1)学历案改进

当时学校正与澳大利亚本迪戈高中结对,并将有互访活动,为此,笔者对学历案进行了力度较大的修改。

学习主题:文化认同。

大情境:中澳学生文化交流活动。

大任务:围绕“文化认同”设计国际文化交流一日活动方案。

子任务1:设计一份含有龙凤符号的宣传海报。

子任务2:设计一份含有吉祥符号的会标和礼物。

子任务3:表演一个能够体现“天地人和”审美观的艺术综合节目。

子任务4:写一篇带领国际友人参观园林的解说词。

(2)课堂实施

从课堂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果产出质量以及与学习内容的关系程度都明显高于第一轮实验。比如,子任务1,学生设计的宣传海报底色运用了中国红和金色双龙;中心部分是中澳两国的国宝——熊猫和考拉,相拥的姿态运用了阴阳鱼,熊猫的手臂上还画了祥云纹符号。子任务2,学生的作品中用到玉龙纹样、书法、篆刻、祥云等符号,传递吉祥寓意。子任务3,学生展演的综合艺术节目用到了古筝伴奏、茶艺表演、古典舞,并以江南水乡为舞台背景。子任务4,学生撰写的解说词体现主次分明、开合有度、疏密有致、虚实结合等中国园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成果产出质量等进行了量化评价。评价主体有学生、同伴和教师。学生首先依据评价量表自评,然后是合作同伴互评,再后是组间互评,最后是教师综合评定。从评价结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概况如下:优秀占35%,合格占51%,需努力占14%,总体来说,学生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四、研究思考

1.学历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经历真实发生

学历案重视大情境设置,将生活事件嵌入课堂,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真实的学习经历,即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方案。如本单元设计的大情境“中澳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是真实存在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与澳洲本迪戈高中进行互访游学活动。学生熟悉这样的情境,很容易和自己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并能搭建起通往新经验的桥梁。

课堂上,在讨论交流活动方案设计时,各小组讨论激烈,学生思维活跃,预设的方案与“文化认同”的主题内容环环相扣,呈现的形式新颖多样。如有的小组策划组织展览活动,以音乐、绘画、书法、工艺品等多门类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国“龙”文化的博大精深;另有小组探索关于龙的民间文化,如龙雕、舞龙、鲤鱼跳龙门、龙抬头、赛龙舟、龙歌等,并借鉴传统龙纹样加入时尚元素进行创新,开发和设计文创产品赠送外国学生,让外国友人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特色;还有小组策划以宣传海报、会标、礼物、文艺演出、参观园林等设计一日交流活动方案。为了出色地完成活动方案,学生积极研学课本内容,探寻“符号”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并努力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学历案有助于学生经历高投入的深度学习

大情境是学历案学习的发端,大任务则是学历案学习的核心。在富有挑战性、关联性、进阶性的一系列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不断探索新知,完成一个又一个创意性任务。在此过程中,他们从任务走向教材,走出学科,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如,为了使自己的“国际文化交流一日活动方案”脱颖而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小组研讨活动。在设计宣传海报子任务中,有的学生从设计初稿到完稿,经历了四五次修改;有的学生受到其他小组创意性作品的启发,研读学科内容,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在高投入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动用各种资源,甚至把历史、地理、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也融入其中,来展现他们对“符号”内涵及象征意义的全新理解,思维从表层走向深层,实现了高投入的深度学习。

3.学历案有助于学生将学科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

用“学历案”建构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时空及资源的限制,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比如,在完成任务4“写一篇带领国际友人参观园林的解说词”时,许多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地考察豫园,并进行针对性的调研、访谈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在获得了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学生撰写了解说词。有学生从建筑格局、主要景区、绿化布置等方面发现了主人的造园理念和城市山林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哲思;有学生从江南奇石“玉玲珑”“瘦、皱、漏、透”的外貌特征以及对水上长廊弯曲的线条拉长了景深的审美中,体会到主人追求“天地人和”的高远境界;有学生从豫园的建造、修缮及主人的不断更替中看到了上海的历史变化,触摸到了所居城市的温度,增强了文化自信。这些个性化的艺术成果,充分展现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表现能力。学生在撰写解说词的任务中,不断聚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从而对“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而这一切在封闭的,以教为中心的,缺乏大情境、大任务驱动的传统课堂上是无法实现的。

猜你喜欢

学历符号情境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符号,比多少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