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背景下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与教学应用

2022-09-02陆卫忠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劳动

陆卫忠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上海 200092)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方针。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trs=1,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5月19日。“五育融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指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体系、更全面的举措之一,其指向的是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育人诉求。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五育融合”是将“五育”聚集于学生的课程与活动中,并且相互渗透,从而实现整体“五育”的共同进步。②宁本涛:《“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第5期,第1-5页。本文将围绕“五育融合”背景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背景、主要内容与教学应用进行讨论,力求对未来“五育融合”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五育融合”背景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背景

教育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标准和途径,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其具有信息反馈、动机强化、考察鉴定等功能。教育评价事关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③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5月19日。在课程实施中,评价贯穿整个过程,对课程实施每一个环节的推进都起到引导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五育融合”背景下更显得格格不入,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评价手段来看,“分数至上”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分数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追逐的教育目的,教育与评价本末倒置。其二,从评价结果来看,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当前教育评价多以终结性结果为主,学生的动机、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及获得的效果是三位一体的,片面注重终结性评价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三,从评价综合效应来看,重智育轻其他四育。学生教育评价偏重于对智育的评价,评价结果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及社会的重视;体育和美育虽有学科考核,但其评价结果相较智育而言,未得到充分重视;德育和劳动教育更是缺少基本的评价途径。

“五育融合”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强调知识、能力、态度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统整。①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第3期,第5-11页。“五育融合”在实践中的落实难在“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如何评价“五育”。除智育具备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之外,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并不健全,各育应该如何评价?这一问题尚没有研究或文件做出明确表述。二是如何评价“融合”。“五育融合”是学生全面发展应兼顾的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包含,如何对这种“融合”进行评价是评价体系建设的“难中之难”。②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第3期,第7-16页。

二、“五育融合”背景下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学生全面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各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五育”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综合效应,因而,不能使用陈旧的评价模式分别对“五育”评价,而应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本文通过解读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初步划分出各育的评价指标,再将各育评价指标中交叉、重叠的部分予以整合,从而建立“五育融合”背景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评价指标、要点与方式

(续表)

1.德育维度

德育是人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德育内容应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四个方面。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5月19日。本研究将德育维度的评价指标划分为“思政表现”“文化认同”“道德行为”“生态文明”四个二级指标,其中,“思政表现”的评价要点主要包括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意识、集体意识以及人生理想等;“文化认同”的评价要点包括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世界优秀文化的理解等;“道德行为”的评价要点包括诚实守信、责任担当、文明礼貌、团结友善、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认识自我等;“生态文明”的评价要点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等。

2.智育维度

智育是指为促进人的心智发展而提供的知识和智力支持的教育。智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培养学习能力,智育应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第三,培养学科思维,当前多数学科教学中均蕴含着智育,即使在体育课、劳动课中也有所体现,不同学科解决问题的思维有所差异。第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精神品质。智育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本研究将智育维度分为“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学科思维”“学习品质”四个二级指标。其中,“知识技能”由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为基础而展开。言语信息主要指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指程序性知识。“学习方法”由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认知策略为基础而展开,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等。“学科思维”包括各学科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科精神。“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和学习习惯。其中,“学习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自觉、坚持、独立的行为方式;“科学精神”包括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等;“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3.体育维度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②季浏,钟秉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83-95页。其中,运动能力主要体现在体能、运动技能、运动认知与理解、体育展示或比赛方面,运动认知与理解在“五育”中属于智育维度。此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涉及的学生的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也当属体育维度测评指标,故将此与体能合并,共同构成“体质健康”二级指标。参考体育核心素养,设立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运动技能”和“健康行为”。其中,“运动技能”的评价要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健康行为”的评价要点主要包括运动参与、生活习惯、安全意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体育核心素养还包含体育品德,体育品德又包括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及体育品格,其中,体育道德体现在遵守规则、公平正义、诚信自律等,体育品格体现在文明礼貌、社会责任感等。但因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具体属于“五育融合”视域下德育的维度,故在体育维度上仅保留“体育精神”作为一个二级指标,其评价要点包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勇敢顽强、遵守规则等。

4.美育维度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培养学生拥有善良心灵,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强化学生的艺术实践等。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6/content_5551794.htm,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3月12日。依据对文件的解读,从培养学生审美实践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美育维度分为“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体验”“审美表现”四个二级指标。其中,“审美意识”的评价要点关注学生的审美兴趣,强调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并能够自主发现审美对象;“审美观念”的评价要点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格调以及审美追求等;“审美体验”是指对审美的感知、感悟、理解把握以及判断等;“审美表现”是指对审美的想象、表达、展示、创作与交流等。

5.劳动教育维度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精神以及劳动能力和习惯的教育。《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6/content_5551794.htm,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3月12日。根据这一政策文件的要求,可以提炼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体现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四个方面,基于此,确定劳动教育的二级维度。其中,“劳动观念”的评价要点包括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等;“劳动能力”的评价要点包括完成劳动任务、具备劳动技能、具备劳动体力等;“劳动习惯”的评价要点涉及劳动意识、自觉自愿劳动、坚持不懈参与劳动等;“劳动精神”的评价要点包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砥砺前进等。

三、“五育融合”背景下评价指标体系的教学应用——以“劳动的价值”微课程为例

劳动课程是《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规定的必修课程,主要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明确了高中劳动课程的定位和性质,并为学校自主开发劳动课程提出指导意见。为更好地推进将“五育融合”理念落实在劳动课程的实践之中,下文以“劳动的价值”微课程为例,通过分析案例,具体诠释如何基于“五育融合”背景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课程实施。

1.问题情境

“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价值观,也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新范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落实。“劳动的价值”微课程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关于劳动教育的素材整合而成,属于必修课程。根据《纲要》中关于要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应重点将“劳动创造人本身”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其中。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5月19日。那么,如何依据“劳动的价值”微课程设计一段完整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基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继而实现课程“五育融合”理念的落地生根呢?

2.问题解决

根据“劳动的价值”这一微课程主题,教学实践主要围绕“课程如何彰显综合育人价值”而开展。具体而言,即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握劳动教育根本特征,建构真实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情境,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了解劳动发展历史、亲历实际劳动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动脑动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在完整的劳动经历中深刻感悟劳动的意义,由感性到理性,由表象而本质。

在微课程设计中,明确了该课程“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价值,在此基础上,确定微课程主题、不同单元的主题及说明、课时分配等。为清晰呈现,本文将“五育融合”的育人价值、单元主题及主题说明等相关信息整合,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劳动的价值”微课程课时分配、单元主题与说明

3.分析与讨论

“劳动的价值”微课程以高中思政学科的部分素材为主,旨在通过运用理论讲解、淬炼操作、探索实践、分享交流、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培养“五育融合”的育人效果。下文将选取“劳动创造历史”单元,从单元目标、学程设计、评价任务、评价结果四个方面开展具体阐述。

(1)单元目标的厘定

“劳动的价值”微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课内活动,其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并按照一定的学程加以实施。《纲要》明确规定,高中阶段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因此,本微课程基于《纲要》要求、五育融合背景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思政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课程目标的再细化,使之成为情境化的、可操作的、具体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就“劳动创造历史”单元而言,确定目标如下:

①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坚持科学的无神论立场;

②劳动创造社会:通过了解劳动在人类与社会产生、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懂得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阐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懂得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③劳动创造历史:能够列举实例,阐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弘扬劳动精神:在服务型劳动活动中体验、实践,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阐明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懂得一个人的劳动与自身价值、发展的关系,理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增强劳动和奉献意识。

(2)评价任务的设计

“五育融合”评价强调对融合效果的评价,对“德智体美劳”各因素的复杂的、综合性结构进行整体评价。例如“劳动创造历史”单元,单元评价设计着重体现“素质发展”的转向,将评价与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了学习与评价的一体化设计,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过程性成果,如学习报告、思维导图、创意发明与创意海报以及过程性表现、辩论及劳动实践活动的表现。另外,在评价任务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与重要的活动记录等,尤其是能表征课程目标中知识理解、创新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与成果,以作为评价和改进的依据;另一方面,师生共同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交流与分析,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推进学生个人自我反思、改进以及交流互动,实现互惠互享。具体见表3。

表3 “劳动创造历史”单元评价任务设计

(3)单元学程的设计

单元学习学程,强化的是学生学习经验获得的过程,回应的是“五育融合”的宏观育人目标要求,因此,要避免浮于表面的浅层学习,其设计应与“实践”紧密呼应,与劳动体验、劳动实践等活动整合实施。本单元学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①探讨“从猿到人”演化过程中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体现;②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③举例说明“人民群众如何通过劳动创造历史”;④参与学校服务型劳动活动,将劳动体验形成报告,或者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人物,为其撰写人物小传,并说明“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见表4)。教师在整个学程中全程嵌入评价任务,并在每个环节收集证据,用来证明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达到什么程度。

表4 “劳动创造历史”单元学程设计

(4)评价结果的阐述

以“劳动创造历史”单元为例,该单元的学程设计与课程目标相对应,涵盖理论讲解、探索实践、分享交流、榜样激励等方式。理论讲解主要表现为在文献阅读、概念理解基础上形成有效观点,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发现、理解与解决问题,形成学习报告;探索实践表现为学生走出教室,参与服务型劳动实践,获得直接的劳动体验;分享交流与榜样激励则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整合并剪裁,进行设计和制作,与之相关的讲座、演讲等活动为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劳动的价值”微课程设计案例启示我们,在整体上推进“全人发展”的今天,劳动教育课程具有极大的潜力:课程是素养指向的,其内核追求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服务能力等综合性能力;课程是实践取向的,注重实践中的体验、创造,关注学生从生活世界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设想,运用技术工具支持探究,与同伴合作寻求解决方案,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等;课程还注重整合性,需要一段时间持续地进行,课程的实施采用大任务形式开展,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重组学科知识,以更好地进行过程探究和体验,以及将割裂、碎片化的知识有机整合。

四、结语

百年之前,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五育并举”;百年之后的今天,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提出“五育融合”。虽跨越百年时空,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却始终如一。虽然“五育融合”的发展道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险阻,但任何改革之路都要历经披荆斩棘的过程,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全体教育工作者一起为实现“五育融合”的“立德树人”目标而不断奋斗。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劳动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