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氯胺酮静脉推注麻醉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2022-09-02曹颖莉贾莉莉盛明薇元绍婷喻文立张裕霞

山东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艾司腺样体氯胺酮

曹颖莉,贾莉莉,盛明薇,元绍婷,喻文立,张裕霞

1 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 300071;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好发于3~10 岁儿童,患儿多因张口呼吸、反复发炎就诊,随着疾病进展,过度增生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可导致患儿咽部气道狭窄堵塞,进而出现睡眠时呼吸不畅、打鼾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脑部发育,并导致全身炎症的发生。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双侧扁桃体和腺样体进行缓解,但由于患儿年幼,难以配合手术,一般采取全身麻醉。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直接刺激患儿敏感的咽喉部,虽然手术时间短,但创伤大,要求镇痛镇静充分,术毕要求苏醒彻底,常规使用芬太尼、瑞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进行围术期镇痛[1],但此类药物容易引起术后呼吸抑制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患儿术后康复,且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患儿术后病死率[2]。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右旋拆分体,可阻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其起效迅速,具有部分非阿片类镇痛特性[3],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可以抵消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4]。本研究将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6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50 例,男23 例,女27例;年龄3~10 岁;BMI 18~28 kg/m2;ASAⅠ级45例,Ⅱ级5 例;术前查体显示心肺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急诊手术者,有阿片类药物或非阿片类镇痛药物过敏史,有呼吸系统感染、哮喘史,发育迟缓或患有与烦躁、焦虑、注意缺陷、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相关的精神疾病者。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本研究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艾司氯胺酮应用方法 患儿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入室前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入室后常规检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收缩血压(SBP)、无创舒张血压(DBP)、心率(HR)、脑电图双频指数(BIS)。观察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2 mg/kg、艾司氯胺酮1 mg/kg进行麻醉诱导,静脉泵注丙泊酚4~5 mg/(kg·h)、七氟醚1%~2%、艾司氯胺酮0.5~1 mg/(kg·h)维持麻醉。对照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3m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2 µg/kg 进行诱导,静脉泵注丙泊酚4~5 mg/(kg·h)、七氟醚1%~2%、瑞芬太尼0.1~0.2 µg/(kg·min)维持麻醉。同一个麻醉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呼气末二氧化碳目标范围35~40 mmHg,BIS 目标范围40~60,术中根据BIS 值和血流动力学情况调整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用量,维持循环稳定。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40 例患儿行扁桃体切除术,10 例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麻醉药,给予100%氧气,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后,用新斯的明(0.04 mg/kg)和阿托品(0.015 mg/kg)逆转残留的神经肌肉阻滞。充分吸痰,在有足够潮气量的自主呼吸后拔出气管导管,拔管后患儿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面罩加湿供氧5~6 L/min,监测SpO2和HR,待Aldrete改良评分达9分以上转入病房。

1.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后10 min(T3)、拔出气管插管时(T4)的SBP、DBP 和HR,用疼痛行为评分量表(FLACC)、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Watcha 量表评估患儿入PACU 后15 min(T5)和30min(T6)的疼痛和躁动情况。PAED 量表是对儿童与照顾者的眼神交流、目的性运动、对周围事物的意识、焦躁不安情况以及是否可以安抚等五个方面的观察性评分,根据不同表现程度记0、1、2、3、4 分,5 个方面分数相加,分数越高表示严重程度越高,PAED≥10 分认为出现躁动,给予丙泊酚镇静。FLACC 是从面部表情、下肢动作、活动、哭闹和是否易安慰5 个方面进行打分,分别记0、1、2 分,FLACC≤3 分视为镇痛满意,>3 分给予非甾体类药物镇痛。同时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 停留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根据患儿活动、呼吸、血压、意识、SpO2等方面进行打分,改良Aldrete 评分≥9 分时出PACU。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SBP、DBP、HR 比较 不同时间点SBP、DBP、HR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SBP、DBP、HR比较(±s)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SBP、DBP、HR比较(±s)

注:与同组T0时点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T0 T1 T2 T3 T4对照组T0 T1 T2 T3 T4 n 25 25 SBP(mmHg)95.160±4.947 97.000±5.041△99.160±5.595△97.040±4.296 98.080±5.852 96.960±4.005 92.000±5.447*95.040±4.686 97.400±2.843 99.520±6.482 DBP(mmHg)55.800±2.630 57.080±2.857△57.720±2.951△56.200±4.983 56.640±3.315 55.560±2.755 54.400±3.391 55.000±4.173 55.400±4.163 57.120±4.284 HR(次/分)98.040±7.834 113.920±4.898*△100.800±4.259△100.920±4.716 99.920±4.654 95.160±7.238 109.400±4.444*96.000±6.739 98.760±4.772 100.800±4.000

2.2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 停留时间比较 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 停留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min,±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min,±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25 25手术时间40.200±6.873 43.400±7.906拔管时间9.080±1.681*10.400±1.848 PACU停留时间32.240±6.207*37.680±6.657

2.3 两组不同时点FLACC 评分、PAED 评分、Watcha 评分比较 不同时点FLACC 评分、PAED 评分、Watcha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点FLACC评分、PAED评分、Watcha评分比较[分,M(Q)]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不自主体动2例,需要追加镇静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

3 讨论

扁桃体和腺样体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入口,具有重要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儿童由于免疫力低下,接触致病菌后导致炎症反复发作,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常伴有睡眠呼吸障碍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虽短,但疼痛剧烈,一般采取全身麻醉,完善的镇痛镇静至关重要。以往采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阿片类药物存在术后呛咳、呼吸抑制、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影响患儿术后恢复,且瑞芬太尼降低患儿痛阈,停药后易出现痛觉过敏,增加了小儿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扁桃体切除术本身会对患儿咽喉部产生强烈刺激,术后呛咳、喉痉挛和气道肿胀的风险可加重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5]。近年来,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等非阿片类药物被用于减少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6]。一项回顾性研究[7]证实,对于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术中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可以获得获得阿片类药物同等的镇痛效果,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艾司氯胺酮是NMDA 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可以抵消围手术期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致NMDA 受体的激活产生的痛觉过敏[8],瑞芬太尼通过降低通气CO2敏感性来抑制呼吸,艾氯胺酮可以部分抵消这种影响,患者术后使用低剂量艾氯胺酮不仅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摄入,还可以稳定呼吸,从而降低死亡事件的发生率[9]。艾司氯胺酮具有神经兴奋作用,通过刺激交感神经中枢间接刺激心血管系统,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参照文献[10-11],本研究采用1 mg/kg 艾司氯胺酮进行诱导,并根据麻醉深度调整术中维持 用量,结 果 显 示 观 察 组在T1、T2时HR、SBP、DBP 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艾司氯胺酮神经兴奋反应随时间逐渐恢复正常,和T0时比较,两组在T1时心率明显升高,对照组SBP 在T1时降低,表明阿片类药物对于血压影响大。艾司氯胺酮在体内主要通过肝微粒体酶转化为诺氯胺酮,诺氯胺酮具有药理活性且消除半衰期长,因此艾司氯胺酮在患者麻醉苏醒后仍有一定的镇痛作用[12-13]。患儿在全麻苏醒时期,极易出现躁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PAED 评分和Watcha 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艾司氯胺酮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小儿躁动评分。本研究结果和卢光涛等[14]的结果一致,该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不会提高镇痛效果,但能够有效降低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镇静评分,良好的镇静缩短了PACU 停留时间。研究[15]指出,使用艾司氯胺酮可使手术期间异丙酚用量减少约20%。本研究显示,两组丙泊酚使用量无明显差异,和患者年龄小、手术时间短、样本量较小有关。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拔管时间、PACU 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

总之,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 停留时间,显著降低小儿术后躁动和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艾司腺样体氯胺酮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