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作业批改的初步尝试
2022-09-02文|冯凯
文|冯 凯
数学教学中的“对话”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成功的“对话”可以促使知识增值,课程内容持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建构,还可以活跃师生思维,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
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批改,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是帮助学生修改错误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业批改具有互动性、过程性、激励性等特点,作业批改的过程应当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在批改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个性化的批改方式,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作业批改的育人功能。依据以上理念,笔者进行了“对话式”作业批改的初步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具体做法
1.粘便利贴。
学生作业做错了,最好不要在原题上订正,而是让学生在错题旁粘一张便利贴,把正确答案写在便利贴上,便于和错题进行比较。这样一学期下来就相当于整理了一本丰厚的错题集,还省去了抄写错题的麻烦。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便利贴,使学生原本单调呆板的作业本变得活泼可爱、富有童趣。
2.写错误原因。
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虽然在便利贴上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有时不一定真正地理解,或许是一知半解,下次碰到还会做错。为此,让学生写错误的原因,迫使学生深入地思考,正确地表达,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3.写简短评语。
教师的语言如同阳光雨露,可以照亮学生的心扉,滋润学生的心田。在作业批改中,教师的评价语可以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亲近老师,喜欢数学。评语不在多,只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即可。
二、范例介绍
1.建议型——教师对学生作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先想一想商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3240÷80=
学生这样解答:
便利贴上这样写着:
生:原因——我把324 除以8 的余数4 当成3240 除以80 的余数了,我们学的是商不变的性质,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为了保险起见,最好不用商不变的性质,这样余数就不会错了。
订正:
师:分析得很透彻!说明你彻底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学以致用,多掌握一项本领何乐而不为!再说这样计算往往可以更简便。
2.询问型——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询问。
红旗路小学给四年级学生订购了165 套校服,上衣34 元/件,裤子29 元/条,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学生这样解答:
34×165+29×165=10395(元) √
(34+29)×165=10395(元) √
便利贴上这样写着:
生:老师,我觉得第二种思路更简便,请问这两道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师:问得好!两道算式之间存在一条重要的数学规律——乘法分配律,下学期要学!期待!
3.补习型——这可以看作是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补课。
小林每天早上以120 米/分的速度步行上学,16分钟可以到达学校。放学时妈妈骑电瓶车来接他,6分钟可以回到家,电瓶车的速度是多少?
学生这样解答:
102×16=732(米) ×
732÷6=122(米/分) ×
便利贴上这样写着:
订正:102×16=1632(米) √
1632÷6=272(米/分) √
生:原因——计算粗心,一步错,步步错。
师:其实102×16 的积估一下就知道是四位数,绝不会是三位数!
4.欣赏型——教师在批改中流露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赞叹与认可。
下图中,∠2 的度数是∠1 的多少倍?
学生这样解答:
180÷15-1=11 √
便利贴上这样写着:
师:多么富有创新色彩的算法啊!实在佩服!
生:谢谢老师!我很开心!
三、几点思考
1.对话式的作业批改是否加重学生的负担?
答案是否定的。在这样的作业批改中,学生唱主角,订正是自主的,心里是安全的,不会担心教师的指责。他们乐于动手,善于剪贴,总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教师。一想到教师将会在便利贴上写出的话,学生就兴奋不已,可以说他们对这种修改方式(交往方式)往往乐此不疲。
2.对话式的作业批改是否加重教师的负担?
答案是否定的。在这样的作业批改中,教师犹如与学生促膝谈心,可以是知识的辅导,也可以是智慧的启迪。这是心的交流,更是爱的对白,没有什么负担可言。特别是批阅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创新算法、绝妙思路时,教师心中就升起一股职业的成就感、幸福感,顿时忙而不苦,累而不觉。
3.对话式的作业批改是否过于形式化?
答案是否定的。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既有形式,又有内容,趣味性、实效性很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儿童易于接受,并没有为了订正而订正。同时,教师的批改并没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流于形式,而是把作业批改落到了实处,真正让作业的批改成为师生对话的窗口。
4.对话式的作业批改是否可以让学生之间互批?
答案是肯定的。由于学生属于“同龄人”,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又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认知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学生之间的作业互批,他们“好为人师”,有着浓厚的兴趣,带着认真的态度,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知识在对话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