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蕴含思政教育的病理学实验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思考

2022-09-01王立平荣玮刘婷柏青杨李鸿梅韩丽君兴桂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研讨量表案例

王立平 荣玮 刘婷 柏青杨 李鸿梅 韩丽君 兴桂华

随着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教育也制定了新的标准,本院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医疗事业发展需要并具备较高医者素质的当代医学人才,提出符合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人才培养“三导向”模式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包括:(1)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2)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3)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一线教师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特点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Seminar-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2],同时也依照国家教育精神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深化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交叉结合的教育理念。随着新教学模式的开展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力争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使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大范围的较好推广。“Seminar”意为讨论会,欧美大学课堂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其旨在挖掘课堂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对某一主题认识进行交流互动[3-4]。Seminar 是学生和教师就某一议题进行讨论的学术交流形式,其核心是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生生和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术交流效果,强调课程主体的参与度。由此可见,该教学法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通过Seminar 课题的备课,不但可以实现自我的不断学习与不断提升,而且可能从中获取科研灵感。案例教学起始于哈佛大学,1910 年临床医学专业首先将其应用于教学,根据临床实际案例合理设计问题,并将其融入到所授知识之中[5]。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选用临床真实典型病例亦或通过精心设计编写病例,结合辅助检查资料,从而指导学生开展分析讨论进行鉴别诊断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知识点不全,内容缺乏重点等系列问题,通过结合Seminar 教学,使二者相得益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Seminar-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载体,通过Seminar 研讨的方式开展学习,能够充分模拟临床的真实场景进行案例的分析,知识点连贯,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的思考与讨论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完整表述,这样一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领会病理学中抽象的知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实践融会贯通;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充分的讨论与交流,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梳理信息,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培养学生终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意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展科研思维。文章将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8 级1 班50 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和Seminar-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探讨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9 月—2021 年1 月本院2018 级临床专业1班共50 名学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 名。对照组13 名女生,12 名男生,年龄范围20~22 岁,平均年龄(21.08±0.57)岁;实验组14 名女生,11 名男生,年龄范围20~22 岁,平均年龄(21.04±0.45)岁,对比得出,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教学用于对照组,Seminar-案例教学用于实验组。两组由同样教师授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相同。传统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Seminar-案例教学,通过Seminar 研讨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阶段:小组选题、材料梳理、课堂研讨。小组选题阶段,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目标将内容分为若干个议题,学生自由成组,5~6 名学生一组,每组选择感兴趣的议题案例。资料梳理阶段,每组根据所选议题案例,通过结合教材和查阅的相关材料,对案例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梳理,组内成员认真分析案例并进行交流讨论,进而通过组内成员交流合作和综合分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代表整个小组观点的文字材料如课堂讲稿,讲稿以PPT的形式展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在小组准备的相关资料文献的择选、课堂讲稿及PPT 的设计、展示等过程予以引导。课堂研讨阶段,授课教师作为主持人,首先对本次课程的案例进行介绍,接着由负责该议题的小组进行论述,组内所有成员都要发言,这样使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沟通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又使小组的团队意识得到培养,然后进行集体研讨,其他组成员根据案例进行提问,报告人可以首先进行回答与辩论,同时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研讨给予引导,并对研讨的内容方向及深度予以把握。最终由教师点评并总结本次教学,尤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指出,以利于以后教学的开展和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实验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两组上机随机考试,对实验考试成绩做比较分析。实验课考试总分为20 分。

1.3.2 教育教学环境评估

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环境评估量表(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6-8]的不记名填写。量表总分为200 分,共包括50 个小项,由5 个子量表组成:(1)12 项学习知觉,满分为48 分;(2)11 项对教师的知觉,满分为44 分;(3)8 项学术自我知觉,满分为32分;(4)12项环境知觉,满分为48分;(5)7 项社交自我知觉,满分为28 分。每项分为五级评分: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及非常同意,按0~4分计分。按量表总分评估分为4 个级别:0~50 分视为问题严重;51~100 分表示问题较多;101~150分提示较好;151~200 分意为非常好。DREEM 量表共发放50 份,收回有效填写量表50 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验课考试成绩比较

Seminar-案例教学组实验课考试成绩为(18.30±0.77)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实验课考试成绩(16.96±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0,P<0.01)。

2.2 两组DREEM 量表得分比较

表1 结果表明,在学习知觉、学术自我知觉、环境知觉、社交自我知觉维度及DREEM 量表总分均显示Seminar-案例教学组学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P<0.01),但两组学生对教师的知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DREEM 量表得分(分,)

表1 两组DREEM 量表得分(分,)

3 讨论

病理学是医学桥梁课[9],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10],已经不能顺应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当代医学人才。Seminar 教学,是西方国家高校中一种主流的教学法,近年引入我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Seminar 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11]。笔者在学校三导向的环境下,提出Seminar-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其中,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也符合当今教育所提倡的思政教育理念[12-13]。笔者在病理学实验课中开展Seminar-案例教学,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实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成绩(P<0.05),说明Seminar-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DREEM 量表评分结果说明,Seminar-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更有利于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可见,与传统教学相比,Seminar-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具体临床问题能力及提升全面综合素养更有成效。教育教学环境评估分数的显著升高说明学生普遍认同新的教学模式。

Seminar-案例教学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授课教师通过集体讨论研究认为针对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非常必要,提出培养优秀师资队伍、编写精良教学案例、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及健全激励机制,以利于改革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推广。

(1)优秀师资队伍的培训:病理学Seminar-案例教学涉及的医学知识面广,多数是跨学科、前沿的知识,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作为实验课的引导者,教师需要课前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课堂中更有效地引导讨论。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医学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科交叉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备课要充分,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典型案例,合理设计问题,恰当确定Seminar 研讨主题,把握每次研讨的方向、节奏及深度,适时地在讨论环节中进行回顾和总结[15]。为解决任课教师这方面的问题,学校和教研室对授课老师需加强培训,使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2)精良教学案例的编写:基础教师们临床经验资料缺乏,不能及时获取足够的临床案例;临床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编写多个医学案例。因此,加强医学教学团队及院校之间,基础及临床之间的交流协作,互通有无,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是未来院校开发Seminar-案例教学所需教学案例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协作还可以提高教学案例的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在高等院校中,成绩评价体系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Seminar-案例教学的推进需要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即随堂考试。目前,随着“三导向”教改的不断推进,根据学生个性化与能力的发展要求,学校大力鼓励采用多元考核及评价。目前,病理学院考核形式已经由“期末单考”方式调整为课堂的表现、平时考、阶段考和期末考的“多元考核”形式。新考核制度的推行为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保障。

(4)激励机制的健全:开展Seminar-案例教学,教学案例的开发成本是关键问题,需要制度保障来调动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Seminar-案例教学案例的撰写要求基础和临床交叉学科的教师分工合作,反复推敲、共同完成。案例经反复审查及确认后进行试用。试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力争尽善尽美。因此,以教师资源为基础,以经费保障为前提,建立健全教学案例编写的激励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Seminar-案例匮乏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研讨量表案例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