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H4+双阶段发酵控制谷氨酸工艺研究

2022-08-30刘景阳余子辰徐庆阳

中国调味品 2022年9期
关键词:菌体氨水谷氨酸

刘景阳,余子辰,徐庆阳,2,3*

(1.天津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2.天津市氨基酸高效绿色制造工程实验室,天津 300457;3.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 300457)

谷氨酸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也是参与机体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生命代谢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L-谷氨酸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化工、化妆品、饲料等行业中,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范围较广的氨基酸产品,年产量接近200万吨,产值超过200亿,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2-3]。但是,相较于国外的发酵技术,我国的谷氨酸发酵技术产酸率仅在15%左右,糖酸转化率在64%左右,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谷氨酸发酵行业发酵工艺简陋,发酵过程调控粗放,进而导致菌体活力不足,产酸能力弱。因此,采用合适的发酵控制工艺成为提高谷氨酸产量的有效途径[4-5]。

NH4+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常被用作氮源,在细胞内参与辅因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在菌体生长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郑梦杰等[7]在研究铵离子抑制 avermectin 生物合成的机理时发现,NH4+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菌体代谢过程中各种酶的活力,导致菌体内部TCA循环加强,丙酮酸含量降低,同时由于能量代谢加快,ATP大量生成,过量的ATP经反馈后会抑制糖酵解过程中的酶,从而降低糖酵解效率。冯宁等[8]在探究NH4+浓度对黄色短杆菌XV0505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影响时,发现NH4+浓度过高会抑制菌体生长,使得菌体量较少,从而影响产酸期产量,另外,发酵前期高浓度的NH4+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阻遏效应,使发酵产酸阶段对于NH4+的同化作用减弱,降低产酸。同样,对于谷氨酸发酵而言,合适的NH4+浓度对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体活力和菌体产酸能力尤为重要,在以菌体生长为主的阶段,过高的NH4+浓度会抑制菌体生长,降低菌体活力;在以产酸为主的阶段,NH4+浓度过低会使得α-酮戊二酸不能被还原成氨基酸,无法生成谷氨酸,造成α-酮戊二酸积累[9-10]。

目前,谷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酶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其中由于微生物发酵法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扩大生产等优点,逐渐成为L-谷氨酸行业普遍采用的大规模L-谷氨酸生产方法[11-1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时通常需要流加氨水,一方面用于维持适宜的发酵环境pH,保证菌体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提供谷氨酸发酵所需的NH4+,保证菌体的产酸性能[14]。但是,由于发酵过程中用于调节pH的氨水中的NH4+并不能被全部用来生产谷氨酸,NH4+过量积累,最终高浓度的NH4+会导致菌体活力和产酸性能下降,发酵上表现为菌体衰老死亡,产酸量和糖酸转化率降低[15-16]。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生物素亚适量型菌株黄色短杆菌GDK-9为供试菌株,分析NH4+对谷氨酸生产菌株的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构建L-谷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网络模型[17],对其进行代谢流分析,针对发酵生产谷氨酸的不同阶段,探究NH4+双阶段控制工艺,从而提高菌体活力和L-谷氨酸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L-谷氨酸生产菌:生物素亚适量型菌株黄色短杆菌GDK-9,天津科技大学代谢工程研究室保藏。

1.2 培养基

1.2.1 活化斜面培养基

葡萄糖2 g/L,蛋白胨10 g/L,牛肉膏10 g/L,酵母粉5 g/L,KH2PO4·3H2O 1 g/L,MgSO4·7H2O 0.2 g/L,琼脂粉25 g/L。

1.2.2 种子培养基

葡萄糖35 g/L,玉米浆干粉15 g/L,氯化胆碱0.1 g/L,丁二酸1 g/L,豆粕水解液22 mL/L,MgSO4·7H2O 1 g/L,蛋氨酸0.5 g/L,FeSO4·7H2O 5 mg/L,VB50.5 mg/L,MnSO4·H2O 5 mg/L,VB10.5 mg/L,VB30.5 mg/L,K2HPO4·3H2O 3 g/L,VB120.5 mg/L,甜菜碱0.1 g/L。

1.2.3 发酵培养基

MnSO4·H2O 10 mg/L,氯化胆碱0.1 g/L,MgSO4·7H2O 1.8 g/L,KCl 1.8 g/L,豆粕水解液15 mL/L,VB30.5 mg/L,FeSO4·7H2O 5 mg/L,Na2HPO4·12H2O 3.5 g/L,VB10.5 mg/L,VB50.5 mg/L,VB120.5 mg/L,糖蜜1.2 g/L,玉米浆干粉2.5 g/L,甜菜碱0.1 g/L。

1.3 主要仪器

LDZH-100KBS型全自动立式蒸汽灭菌器 天津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 L自动控制发酵罐 上海保兴生物设备工程有限公司;SBA-40E生物传感分析仪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奥林巴斯高压蒸汽发生器 上海奉贤协新机电厂;752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厂;Olympus生物显微镜 日本Olympus株式会社。

1.4 培养方法

1.4.1 菌种活化

使用接种环从保藏在-80 ℃的甘油管中蘸取2~3环菌液,然后均匀接种于2支一代斜面上,在32 ℃培养箱中持续培养12 h,之后从培养好的一代斜面中取1环菌体接种于二代斜面上,在32 ℃培养箱中持续培养12 h。

1.4.2 一级种子培养

将活化好的菌种斜面分别接种到3个1 L圆底烧瓶中,每个烧瓶中含有100 mL的种子培养基,然后将其置于32 ℃,220 r/min的摇床上,连续培养6~8 h。

1.4.3 二级种子培养

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通过发酵罐进样口接种到含有种子培养基的5 L发酵罐中,通过流加氨水控制pH在7.0左右,温度34 ℃,溶氧维持在30%~50%。

1.4.4 发酵培养

当OD600达到15左右时,按20%的接种量接入含有发酵培养基的5 L发酵罐中。发酵过程中通过流加调节液(用于调节pH),将pH控制在7.0左右,通过控制转速和通风量将溶氧稳定在30%~50%。初始发酵温度为36 ℃,发酵时间为30~32 h。

1.5 检测方法

1.5.1 pH的测定

采用发酵罐自带的梅特勒pH电极进行测定,用pH 6.4~8.0的精密pH试纸辅助测定。

1.5.2 残糖含量的检测

每隔2 h取样,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稀释100倍,用SBA-40E生物传感分析仪检测残糖含量。

1.5.3 菌体量的检测

每隔2 h取样,分别稀释10,20,50,100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 OD600。

菌体生物量=吸光值 OD600×稀释倍数。

注:吸光值范围在0.2~0.8,超过量程后需换下一个稀释倍数。

1.5.4 有机酸和氨基酸的测定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进行有机酸测定,首先,取1 mL的发酵液置于1.5 mL的离心管中,12000 r/min离心5 min,取其上清液并进行适当倍数稀释,然后过0.22 μm微孔滤膜,最后采用液相色谱分析仪进行含量检测;色谱柱条件:色谱柱型号为Bio-Rad Aminex HPX-87H(300 mm×7.8 mm,8 μm),用0.04 mol/L硫酸缓冲液洗脱,柱温32 ℃,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

发酵液中氨基酸(副产物)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检测,发酵液的预处理方式同上述有机酸测定,稀释适当倍数后,过0.22 μm微孔滤膜,最后使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定量检测;色谱条件:LCAK06/Na型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体积分数为50%的乙腈溶液缓冲液A和4.1 g/L的乙酸钠缓冲液B同时洗脱,柱温58 ℃,流速0.5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570 nm和440 nm。

2 结果与讨论

2.1 L-谷氨酸发酵过程分析

在5 L自控发酵罐中进行L-谷氨酸补料分批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每2 h测定菌体量(OD600)、L-谷氨酸产量和NH4+浓度,绘制L-谷氨酸发酵过程曲线,结果见图1。

图1 L-谷氨酸发酵过程曲线

由图1可知,NH4+浓度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有2个增长趋势明显加快的时间点,分别为4 h和20 h。在4 h时,由于菌体量快速上升,菌体开始转型,导致L-谷氨酸分泌,因而需要流加氨水以平衡发酵环境的pH,发酵液中NH4+浓度明显上升。到了20 h时,NH4+浓度已经超过了500 mmol/L,高浓度的NH4+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菌体活力开始下降,菌体量出现下降趋势,L-谷氨酸生产速率也趋于平缓,同时由于菌体活力的下降,菌体代谢流异常,转而生产副产物乳酸、丙氨酸,这些副产物同样需要氨水来平衡发酵液中的pH,最终导致NH4+补充量大于消耗量,进而使得NH4+在发酵液中继续积累。

由此可见,NH4+浓度的控制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酵前、中期,要尽可能地维持NH4+浓度使其既能保证菌体快速生长,又不影响菌体产酸;第二阶段为发酵后期,由于长时间的发酵,菌体活力开始下降,如何避免高浓度NH4+对菌体的进一步毒害,从而保证菌体产酸速率成为重中之重。

2.2 L-谷氨酸发酵前、中期NH4+发酵控制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NaOH和氨水混合调节pH的方法,取代了传统发酵中的全氨水调节,通过调节配比从而控制发酵液中NH4+的浓度。对于发酵前、中期的NH4+控制,本研究在发酵开始时分别采用NaOH∶氨水的摩尔比例为1∶3(A)、1∶5(B)、1∶7(C)、1∶9(D)、全氨水(E)的调节液代替氨水调节发酵液的pH,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NH4+浓度、OD600和L-谷氨酸产量,明确了不同配比对菌体生长及产酸情况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混合比例,结果见图2。

图2 发酵前、中期NH4+控制的发酵过程曲线

E为全氨水调节,即基础发酵,其发酵液中NH4+浓度增长速度最快,最大NH4+浓度为679 mmol/L,而随着氨水比例的下降,NH4+的增长趋缓,A、B、C、D的最终NH4+浓度分别为101,203,486,590 mmol/L,较E分别降低了85.1%、70.1%、28.4%、13.1%。

另外,随着氨水比例的下降,菌体量OD600的值逐渐升高,E的最大菌体量为51,最终菌体量为38,菌体量下降幅度为13,而A、B、C、D的最大菌体量分别为70,66,61,57,较E分别提高了37.3%、29.4%、19.6%、11.8%,最终菌体量分别为64,59,52,47,菌体量下降幅度分别为6,7,9,10,较E分别降低了53.8%、46.2%、30.7%、23.1%。对于L-谷氨酸来说,当NH4+下降时,L-谷氨酸产量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E的L-谷氨酸产量为153 g/L,A、B、C、D的L-谷氨酸产量分别为62,129,162,156 g/L,其中A、B较E分别下降了59.5%和17.3%,C、D较E分别提高了5.8%和2.0%。综合结果来看,在发酵前、中期选择NaOH和氨水混合比例为1∶7的调节液替代氨水,效果最好,其最大菌体量为61,最终菌体量为52,L-谷氨酸产量为162 g/L。

从上述结果分析可以看出,NH4+浓度对L-谷氨酸发酵产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氨基酸中所需要的氮素来源是NH4+的同化,丙酮酸、α-酮戊二酸是L-谷氨酸代谢中的重要物质,在低NH4+环境下,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这些参与铵同化的有机酸不能被利用,从而被排出细胞,影响L-谷氨酸的生产;当NH4+浓度过高时,在发酵初期菌体活力不足,菌体增长速率和最大菌体量都较低,当菌体增长速率不足时,会导致菌体间竞争生物素能力下降,进而使得菌体转型不充分,影响菌体产酸,同时,过高的NH4+浓度在发酵后期会导致菌体衰老得更早,甚至自溶裂解,增加发酵液的黏度,影响氧的传递,对最终的L-谷氨酸产量以及后续的提取造成不良后果。

2.3 L-谷氨酸发酵后期NH4+发酵控制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发酵前、中期的NH4+发酵控制可以发现,仅在前、中期对NH4+浓度控制是不够的,发酵后期NH4+依然处于较高浓度且有一直增长的趋势,这表明L-谷氨酸发酵前、中期与发酵后期对于NH4+的需求并不一样,为了保证L-谷氨酸发酵过程中NH4+浓度始终处于较为适宜的情况,为此本研究在L-谷氨酸发酵前、中期NH4+发酵控制的基础上,对发酵后期的NH4+浓度进行控制优化,在发酵18 h开始采用NaOH和氨水混合比例(摩尔浓度)为1∶1(A)、1∶3(B)、1∶5(C)、1∶7(D),通过每2 h测定发酵液中的NH4+浓度、OD600和L-谷氨酸产量,绘制过程曲线,见图3。

图3 发酵后期NH4+控制的发酵过程曲线

由图3可知,D为NaOH和氨水的混合比例(摩尔浓度)1∶7,即全程1∶7调节发酵,D的NH4+浓度曲线处于持续增长趋势,最终NH4+浓度为486 mmol/L。C的NH4+浓度曲线与D的NH4+浓度曲线趋势相同,但相较于D来说较为平缓,24 h之后NH4+浓度又快速上升,最终NH4+浓度为400 mmol/L。A与B的NH4+浓度曲线在替换调节液后,NH4+浓度先是出现了下降趋势,而后趋于平稳,且B相较于A较为平缓,A和B的最终NH4+浓度分别为72 mmol/L和121 mmol/L,表明在发酵后期NH4+浓度维持在100 mmol/L左右即可满足菌体对于NH4+的需求。

由图3中的菌体生长曲线和L-谷氨酸产量曲线可知,D的最大菌体量为62.4,最终菌体量为52.1,菌体量下降幅度为10.3,L-谷氨酸产量为158 g/L。A、B、C的最大菌体量基本相同,分别为63,63,62.1,最终菌体量分别为60.2,58,54.4,菌体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8,5,7.7,较D降低了72.8%、51.5%、25.2%。A、B、C的L-谷氨酸产量分别为159,167,161 g/L,较D分别提高了0.6%、5.7%、1.9%。

综上所述,在发酵后期,发酵液中NH4+浓度越高,菌体活力下降越严重,表现为菌体产酸速率和产酸量下降,菌体衰老自溶,同时由于菌体自溶释放的菌体碎片、菌体蛋白、内毒素等物质会进一步降低菌体活力,降低氧的传递效率,影响菌体的发酵性能,造成恶性循环;当发酵液中NH4+浓度过低时,NH4+对菌体生长的抑制作用解除,保证了菌体活力,但过少的NH4+又成为菌体产酸的限制因素,最终依然会导致产酸速率和产酸量的降低。因此,发酵后期合适的NH4+浓度对菌体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上述结果分析,最终决定在发酵后期选择NaOH和氨水的摩尔混合比例为1∶3的调节液作为替代,既保证菌体活力又不会成为产酸的限制因素,能够提高L-谷氨酸的产量。

2.4 L-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转换时间对双阶段NH4+控制发酵结果的影响

为了探究双阶段NH4+控制的转换时间对L-谷氨酸发酵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在16 h(A)、19 h(B)、21 h(C)、24 h(D)进行两个阶段调节液的替换,通过对整个发酵过程中NH4+浓度、OD600、L-谷氨酸产量进行测定,明确不同转换时间对双阶段NH4+浓度控制发酵结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转换时间,结果见图4。

图4 转换时间对双阶段NH4+控制发酵结果的影响

由图4可知,A和B的NH4+浓度曲线趋势大致相同,二者在转换完成后NH4+浓度快速下降,而后趋于平缓,最终NH4+浓度分别维持在50.4 mmol/L和120.1 mmol/L,C和D的NH4+浓度曲线逐渐上升,且C的曲线较D来说较为平缓,最终NH4+浓度分别为394 mmol/L和491 mmol/L。A、B、C、D 4种情况最大菌体量大致相同,分别为63.5,62.2,63,62.6,最终菌体量随着转换时间的推后逐渐降低,分别为60.8,59,58,56,下降幅度分别为2.7,3.2,5,6.6,L-谷氨酸最终产量分别为160,170,163,155 g/L。

通过分析发现,在16 h和19 h转换调节液后,由于此时L-谷氨酸生产速度较快,因此转换后NH4+被快速消耗,NH4+浓度逐渐降低,适宜的NH4+浓度保证了菌体活力,L-谷氨酸生产速率得以维持,之后趋于平缓。原因是发酵时间过长致使菌体衰老,L-谷氨酸生产速率下降,NH4+浓度维持在该水平,但16 h时,由于过早进行替换导致NH4+浓度过低,不能满足菌体生产L-谷氨酸,因此16 h相较于19 h,最终的L-谷氨酸产量较低。在21 h和24 h进行转换时,由于此时菌体活力已经下降,菌体量开始下降,菌体裂解死亡,副产物与内毒素积累,使得此时即使转换调节液,补充的NH4+也无法被大量消耗,因而发酵液中NH4+浓度快速上升,L-谷氨酸产酸速率下降,影响最终的L-谷氨酸产量。综合上述结果来看,最终选择在19 h进行调节液的替换,此时进行替换既不影响前、中期L-谷氨酸的生产,同时还能保证发酵后期的菌体活力以及菌体的产酸能力。

2.5 最优条件下的发酵结果验证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论证分析可以得出,在采用双阶段NH4+发酵控制进行L-谷氨酸发酵实验时,最佳发酵条件为在发酵开始时采用NaOH和氨水摩尔混合比例为1∶7的调节液代替纯氨水进行pH的调节,在发酵19 h时采用NaOH和氨水摩尔混合比例为1∶3的调节液代替1∶7的调节液进行pH的调节,在此优化条件下对双阶段NH4+发酵控制策略进行多批次发酵结果验证,结果见图5和表1。

表1 两种发酵方式对糖酸转化率的影响

图5 最优条件下的发酵过程曲线

在基础发酵的NH4+浓度过程曲线中,NH4+浓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快,最终的NH4+浓度为678 mmol/L,而采用了双阶段NH4+发酵控制策略后,在发酵前、中期,发酵液中NH4+浓度快速上升,而后当L-谷氨酸产酸速率稳定后,NH4+浓度基本维持在300 mmol/L左右,而在发酵后期,由于调节液中NH4+浓度降低,NH4+浓度最终维持在100 mmol/L。

在基础发酵中,发酵初期,高浓度的NH4+会影响菌体的生长,其最大菌体量为51,同时在发酵进行到20 h时,菌体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最终菌体量为38,菌体量下降幅度为13,采用双阶段NH4+发酵控制策略后,由于降低了发酵液中的NH4+浓度,解除了高浓度NH4+对菌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最大菌体量达到了63,较基础发酵提高了23.5%。在发酵后期同样缓解了NH4+的高浓度抑制,使得菌体活力得到稳定,菌体衰老自溶现象缓解,最终的菌体量为58,较基础发酵提高了52.6%,下降幅度为5,降低了61.5%。

同时在采用双阶段NH4+发酵控制策略时,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在L-谷氨酸发酵的前、中期,即L-谷氨酸生产的高峰期,NH4+浓度维持在300 mmol/L,发酵后期NH4+浓度维持在100 mmol/L时,发酵效果最好,此时的NH4+浓度既保证了菌体活力,又提高了L-谷氨酸生产速率和产量。由图5中L-谷氨酸生产曲线和表1可知,采用双阶段NH4+发酵控制策略后,L-谷氨酸的生产速率、最终产量和糖酸转化率都得到了提高,其最终产量为171 g/L,相较于基础发酵的153 g/L提高了11.8%;糖酸转化率也由60.2%提高到了61.6%。

2.6 双阶段NH4+发酵控制策略对谷氨酸代谢流向及副产物的影响

为了探究双阶段NH4+发酵控制工艺对谷氨酸发酵中乳酸、丙氨酸等副产物的影响,本研究对两种不同发酵控制工艺在发酵过程中前、中期的葡萄糖、L-谷氨酸、L-丙氨酸、L-赖氨酸和乳酸质量积累或消耗速率进行测定,见表2。

表2 两种发酵方式代谢产物变化速率

将葡萄糖的摩尔消耗速率以100 mmol/L计算,运用MATLAB软件线性规划法分析得到两种发酵方式的代谢分布情况,结果见图6(A为基础发酵,B为NH4+双阶段发酵控制工艺)[18-19]。

图6 两种发酵方式代谢流分布图

由图6可知,在基础发酵中,L-谷氨酸、L-丙氨酸、L-赖氨酸和乳酸的代谢流分别为73.52,0.83,0.93,3.97,而在NH4+双阶段发酵控制策略中L-谷氨酸、L-丙氨酸、L-赖氨酸和乳酸的代谢流分别为76.37,0.65,0.73,2.93。与基础发酵相比,L-谷氨酸代谢流提高了3.9%,其余副产物分别降低了21.7%、21.5%和24.7%。

在基础发酵中高浓度的NH4+对菌体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影响菌体内部各种酶的活力,由图6代谢流分布图可知,采用NH4+双阶段发酵控制工艺后,由于调整了发酵液中的NH4+浓度使其最适宜于菌体生长和产酸,菌体内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等酶活力得到增强,代谢流更多地流向谷氨酸,另一方面,由于菌体活力增强,菌体衰老现象延缓,菌体自溶、裂解、死亡等减少使得发酵液中的蛋白、菌体碎片等大分子物质随之减少,发酵液黏度下降,泡沫减少,氧的供给与传递效率提高,因而乳酸脱氢酶等酶活下降,降低了副产物的生成[20-21]。

3 结论

本研究对NH4+双阶段发酵控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发酵开始时采用NaOH和氨水摩尔混合比例为1∶7的调节液代替纯氨水进行pH的调节,在发酵19 h时采用NaOH和氨水摩尔混合比例为1∶3的调节液代替1∶7的调节液进行pH的调节,对菌体生长及生产性能的提高最大,在此条件下最大OD600达到了63,较基础发酵提高了23.5%,最终的菌体量为58,较基础发酵提高了52.6%,下降幅度为5,降低了61.5%。L-谷氨酸产量最终产量为171 g/L,提高了11.8%,糖酸转化率也由60.2%提高到了61.6%。同时对其代谢流进行分析后发现,L-谷氨酸、L-丙氨酸、L-赖氨酸和乳酸的代谢流分别为76.37,0.65,0.73,2.93,与基础发酵相比,L-谷氨酸代谢流提高了3.9%,其余副产物分别降低了21.7%、21.5%和24.7%。因此,NH4+双阶段发酵控制工艺在稳定发酵液中NH4+浓度、提高菌体活力和产酸能力、降低副产物、使代谢流尽可能地流向谷氨酸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谷氨酸的精细化控制和高效产酸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菌体氨水谷氨酸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氨水知识要点与考题例析
N-氨甲酰谷氨酸对滩羊乏情期诱导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贝莱斯芽孢杆菌总RNA提取的Trizol改良法①
扩散性抑制及缺血过程中Ca2+与谷氨酸的同时在体电化学分析
自然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体外降胆固醇特性
脑缺血后谷氨酸通路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生产中丙丁菌及其常见杂菌的镜检形态研究
防止农用氨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