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儿童过敏原sIgE状况分析
2022-08-30王金荣范卫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250021
高 倩 王金荣 范卫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 250021)
过敏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一大类疾病,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都在不断上升[1-2]。过敏原分布状况受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个体状态等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因此了解本地区过敏原的分布特点对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3-4]。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在识别过敏性疾病患者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5]。本研究对2 172 例咳嗽及喘息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儿童进行血清过敏原sIgE 检测,分析山东地区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分布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呼吸科门诊及住院的0~14岁,平均(5.27±3.39)岁儿童2 172例。按年龄分为5组,0~2岁组459例(21.13%);3~5岁组819例(37.71%);6~8岁组489例(22.51%);9~11岁组290 例(13.35%);12~14 岁组115 例(5.29%)。临床诊断包括支气管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诊断均由呼吸专科医师确诊,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患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过敏原检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Phadia 250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检测系统(ImmunoCAP)对血清过敏原sIgE 进行检测。所有患儿均用含分离凝胶的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5 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10 种吸入组过敏原:户尘螨(d1)、粉尘螨(d2)、艾蒿(w6)、普通豚草(w1)、烟曲霉(m3)、链格孢(m6)、白桦树花粉(t3)、狗皮屑(e5)、猫皮屑(e1)、德国小蠊(i6);7 种食物组过敏原:小麦(f4)、鸡蛋白(f1)、牛奶(f2)、花生(f13)、大豆(f14)、虾(f24)、蟹(f23)。
1.2.2 结果判读 sIgE 按浓度划分为0~6 级:0 级(<0.35 KUA/L),1 级(0.35~0.69 KUA/L),2 级(0.70~3.49 KUA/L),3级(3.50~17.49 KUA/L),4级(17.50~49.99 KUA/L),5级(50.00~99.99 KUA/L),6级(≥100.00 KUA/L)。sIgE≥0.35 KUA/L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经Kolmogorov-Smirnov 正态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P5(0P25,P75)]描述,两组间差异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理论频数出现<5则用fish确切概率法校准),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 法调整显著性水平,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咳嗽及喘息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分布 本研究中最常见的咳嗽及喘息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是支气管哮喘,有1 546例(71.18%),其次是喘息性支气管炎277 例(12.7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17 例(9.99%)和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132例(6.08%)(图1)。
图1 呼吸系统疾病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2.2 儿童过敏情况与总IgE 水平 本研究2 172 例咳嗽及喘息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儿童中有男性1 478例,女性694例(表1)。1 181例(54.37%)儿童对至少一种过敏原过敏,在过敏的儿童中有276 例(23.37%)是单一过敏,905例(76.63%)是多重过敏(图2)。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的总IgE(tIgE)水平见表1。在2 172例儿童中有1 449(66.71%)例儿童呈tIgE阳性。
图2 过敏原致敏模式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allergen sensitization patterns
表1 儿童基本信息和tIgE水平Tab.1 Childre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IgE distribution
2.3 儿童过敏原分布特征 吸入过敏原中阳性率最高的是链格孢(41.49%),其次为粉尘螨(40.61%)和户尘螨(37.80%),最低的是德国小蠊(5.03%);食物过敏原中阳性率最高的是鸡蛋白(23.95%),其次为牛奶(18.17%)和小麦(16.91%),最低的为蟹(2.74%)。吸入过敏原的阳性率总体高于食物过敏原。吸入过敏原以1~4 级多见,粉尘螨和户尘螨的过敏级别较高,5、6 级的阳性率分别为15.47%和13.69%,16.96%和11.6%。链铬孢3、4 级占比较多,阳性率分别为32.92%和33.39%。食物过敏原以1~2级多见,见图3。
图3 儿童17种过敏原阳性率及过敏级别分布Fig.3 Positive rates and allergic grades of seventeen allergens in children
2.4 不同年龄阶段过敏原分布差异 如图4所示,在0~2 岁组,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稍高于吸入过敏原(31.78%vs24.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5 岁、6~8 岁、9~11 岁、12~14 岁组吸入过敏原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食物过敏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54%vs37.22%)、(68.60%vs29.18%)、(74.18%vs15.17%)、(55.75%vs20.48%)(均P<0.05)。吸入过敏原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9~11 岁时达到峰值(74.18%)。链铬孢在6~8 岁时达到峰值(49.59%);普通豚草和艾蒿的阳性率相近,且变化趋势一致,在各个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5。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在低年龄段较高,3~5 岁时最高(37.22%),0~2 岁次之(31.78%)。鸡蛋白和牛奶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小麦在6~8、9~11、12~14岁阳性率高于其他食物过敏原;虾蟹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的线性相关性较差,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6。
图4 不同年龄阶段过敏原阳性率分布情况Fig.4 Distribution of allergen positive rate at different ages
图5 不同年龄阶段吸入过敏原阳性率分布情况Fig.5 Distribution of inhaled allergen positive rate at different ages
图6 不同年龄阶段食物过敏原阳性率分布情况Fig.6 Distribution of food allergen positive rate at different ages
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过敏原不同,在0~2 岁以鸡蛋白(32.01%)和牛奶(27.53%)为主,3~5 岁、6~8 岁 以 链 铬 孢(44.26%、49.59%)和 粉 尘 螨(34.55%、50.26%)为主,9~11 岁、12~14 岁以粉尘螨(61.69%、45.19%)、户尘螨(57.47%、42.86%)为主。
2.5 不同月份吸入过敏原阳性率分布 粉尘螨和户尘螨常年阳性率较高;链铬孢和烟曲霉在1 年中变化趋势相似,在3~10月阳性率较高;普通豚草、艾蒿和白桦树花粉在4~10月阳性率较高,普通豚草和艾蒿1 年中变化趋势相似;猫皮屑、狗皮屑、德国小蠊的阳性率随月份变化的相关性较差,全年阳性率较低,见图7。
图7 不同月份吸入过敏原阳性率分布情况Fig.7 Distribution of inhaled allergen positive rate at different months
2.6 链铬孢阳性合并其他过敏原共同致敏分析本研究中链铬孢阳性中有81.47%(734/901)合并其他16 项过敏原中的至少1 项过敏原共同致敏,主要为烟曲霉(51.24%)、粉尘螨(47.05%)、户尘螨(46.12%)、普通豚草(27.95%)、艾蒿(25.93%),见图8。
图8 链铬孢阳性合并其他过敏原共同致敏百分比Fig.8 Sensitization percentage of alternaria alternata positive childern complicated with other allergens
3 讨论
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6]。明确过敏原是了解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的关键,因此过敏原检测对于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本研究的2 172 例儿童中有1 181 例(54.37%)儿童对至少1 种过敏原过敏,在过敏的儿童中有276 例(23.37%)是单一过敏,905 例(76.63%)是多重过敏。LIU等[7]对过敏性疾病儿童的研究发现,有59.70%的儿童对至少1 种过敏原过敏,在过敏的儿童中大多数为多重过敏。本研究链铬孢阳性中有81.47% 合并其他过敏原致敏,主要为烟曲霉(51.24%)、粉尘螨(47.05%)、户尘螨(46.12%)、普通豚草(27.95%)、艾蒿(25.93%)。DENNING 等[8]研究发现对真菌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多种真菌同时过敏。胡海圣等[9]对烟曲霉致敏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研究发现烟曲霉菌致敏患者常合并多种真菌致敏,其中合并链格孢的阳性率高达86.7%。真菌之间可分泌相同的致敏蛋白,产生交叉反应。过敏原组分检测可识别过敏原和主要致敏原蛋白间的交叉反应,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0]。本研究表明,最常见的吸入过敏原是链铬孢,其次是粉尘螨和户尘螨。这与王梦娟等[11]报道的天津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最常见的吸入过敏原是霉菌、其次是粉尘螨和户尘螨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但李琪等[12]针对上海地区过敏性鼻炎儿童的研究发现,最常见的吸入过敏原是户尘螨,其次是霉菌;杜培培等[13]对苏州地区哮喘及鼻炎患儿的研究发现尘螨为最主要的吸入过敏原,其次为花粉;马婷婷等[14]报道北京地区最常见的吸入过敏原是花粉,其次是尘螨,与本研究结果略有不同。过敏原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这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也与过敏性疾病的种类及占比不同有关。山东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相对适宜真菌生长,且本研究专注于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MARI 等[15]对4 962 例3~80 岁的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链铬孢的阳性率较高。
本研究中,男性儿童的tIgE 为137.00(46.00,368.00)KU/L,女性儿童的tIgE 为91.30(27.32,292.50)KU/L,男性儿童的tIgE 水平高于女性儿童(P<0.01)。加拿大一项对呼吸系统过敏疾病患者的研究中也发现18 岁以下男孩的过敏指数高于女孩,表明男孩对过敏原较女孩更为敏感[16]。本研究中不同年龄组的tIgE 水平存在差异,9~11 岁的tIgE 水平最高,为240.50(61.42,623.75)KU/L(P<0.01)。黄惠敏等[17]对1 129 例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7~16 岁患者的tIgE 水平最高。本研究tIgE 的阳性率为66.71%(1 449/2 172),而至少1 种过敏原sIgE 的阳性率为54.37%(1 181/2 172),郑佩燕等[18]研究发现1种或1种以上过敏原sIgE的阳性率为62.4%,tIgE的阳性率为54.6%。
吸入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9~11 岁达到峰值,可能是由于婴幼儿时期与过敏原的接触有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活动范围扩大,暴露于吸入过敏原的机会增多。MORAL 等[19]对0~14岁患有哮喘或鼻炎儿童的过敏原研究发现,链格孢的阳性率在3~5 岁增加,7 岁时达到高峰,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趋于稳定。本研究也发现链铬孢的阳性率在6~8岁时达到峰值。但一项墨西哥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在16~18岁时真菌致敏率最高[20]。
食物过敏原过敏多见于低年龄段儿童,对鸡蛋白、牛奶过敏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ALDURAYWISH 等[21]研究发现婴儿期食物过敏原阳性率高,儿童对鸡蛋白和牛奶过敏的阳性率在1 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发现鸡蛋白(23.95%)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澳大利亚一项对2 848 例婴幼儿的研究中发现鸡蛋白的阳性率最高(16.5%),其次为牛奶(5.6%)[22]。在婴幼儿中食物过敏的阳性率高,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发育和肠道屏障功能调节食物过敏[23-24]。
本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儿童真菌类过敏原的阳性率在3~10月较高,其中链铬孢的阳性率为34.34%~58.05%;烟曲霉的阳性率为19.77%~36.46%。儿童的真菌过敏可能与空气中的真菌浓度有关。国外的研究发现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孢子全年存在,枝孢菌属和链格孢菌属孢子往往呈现季节性高峰,主要集中在4~10月[20]。国内顾建青等[25]发现北京城区气传真菌孢子含量在6~7月达到峰值,8~9 月次之。本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尘螨类过敏原常年阳性率较高,全年粉尘螨阳性率为27.98%~56.33%;户尘螨阳性率为24.40%~46.60%。尘螨可存在于室内地毯、床垫和沙发等,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较高的种群增长速率,因此致敏率较高[26]。尘螨是常年过敏原,在不同地区分布存在差异。北京地区的研究显示一年中室内螨虫种类数量高峰期为春、秋两季,巅峰期为10月;广东地区的研究发现尘螨含量在冬、春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高峰在春季;上海地区研究发现夏季螨密度最高[27-28]。
综上,山东地区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儿童主要的吸入过敏原是链铬孢、粉尘螨和户尘螨,主要的食物过敏原是鸡蛋白、牛奶和小麦,以多种过敏原共同致敏多见。不同年龄组儿童吸入和食物过敏原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3 岁及以上儿童以吸入过敏原为主。血清过敏原sIgE 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原,分析过敏原致敏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的特点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