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研探
2022-08-25孔祥华
孔祥华
一、发展历程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其中教材改革“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这已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广泛使用。活页式学习资料不是由官方出版的,而是教师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内容虽然符合活页式教材的特点,但形式则差强人意。
纵观我国活页式教材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山西省襄汾县教育局编写的农业技术活页教材,其编写和使用体现“技术为主、科普穿插、理论通俗、注重实际、课文灵活”等特点;21世纪初的十年间,刘淑华等人对活页式教材进行了探究和研发,指出其形式多样,包含卡片、纸条、插图、实物、书籍和报刊等,并将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等内容融入其中;同一时期,人社部在技工院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由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陆续出版一批活页式教材,但未产生广泛影响。“职教20条”颁布后,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的研究更倾向于开发理论及创新体例,研究面广泛,并逐步探索实践落地。[1]
二、新型教材编写依据
(一)政策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宏观上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2]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顶层设计规划了职教发展的路线图,教育部颁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成为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研发的工程图。[3]2020年,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联合颁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职业院校开展双高建设及双优建设,为三教改革提供了良好平台。2021年,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的“全国教材建设奖”首次评奖,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教材的改革进程。
(二)理论依据
1.学生中心理论。我国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伴随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推广而展开,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开放性、经验性的特征,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促进其学习和成长。
2.能力本位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师范教育“能力本位”改革中发展,兴盛于80年代,90年代传到我国。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范式,从理实一体化、项目化到工作过程系统化。其教学理念的出发点是能力的获取,归宿点为能力的再现,即学生不仅会干,还要干好。能力本位理论追求以过程性考核评价检验学生能力的获取与应用。
3.成果导向理论。由美国学者斯派蒂提出,并用“成果导向教育金字塔”阐释其内涵和要素,围绕成果构建导向教育系统,从执行范式到实施环节,聚焦学习成果、实现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既是目标,也是目的,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从预期到结束,它居于核心地位贯穿成果导向教育始终。
4.职业能力发展逻辑规律。根据本耐·德莱福斯·劳耐尔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规律理论,职业教育使学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转变,需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初学者到生手,学生通过外部指导完成任务;第二阶段是从生手到熟手,能进行基于规律的系统化行动;第三阶段是熟手向能手过渡,任务的完成依靠长时间知识的积累和延展;第四阶段是成为可依靠理论与实践双重经验指导行动的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逻辑理论对职教育人的阶段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新型教材内涵释义
一是教材类型新。传统教材更注重知识的介绍,通常以概念、命题等形式进行演绎,侧重逻辑。新型教材注重能力养成,以具体工作为载体,归纳所需知识,更侧重归纳逻辑。
二是教材内容新。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须将创新教育列为教材研发的重点内容。同时,为培养更多热爱国家、热爱职业、拥有良好道德情操的“大国工匠”,教材要渗透课程思政元素,并行1+X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教育领域的“三全育人”。
三是教材形式新。其一是活页装订。职业教育最大的特色是持续不断地追踪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充实新的思维、知识和技术,使教育与社会发展匹配。要将行业和产业的新内容以活页的形式补充进教材,指导对新技术的学习和研发。学生也可将积累的拓展学习、深度学习及个性化的经验、体会、收获、总结等信息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完善知识体系,积累更多经验,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其二是留白处理。在教材特定位置留出5%左右的空白处,学生可将知识的重点、难点、感悟、反思,经过结构化、可视化整理总结等直接记录于此,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深度思考以及复习会起到更大的积极作用。其三是多元目录索引。新型教材呈现的是职业知识、标准、程序、技术经济指标及图、表等内容。根据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做成知识目录、标准目录、职业活动目录、指标目录、图目录、表目录、视频目录等索引方式,便于更好地学习、查阅(如表1所示)。其四是页码分段编辑。以项目为页码编辑单元,项目1的页码为1、2、3……n。项目2的页码为1、2、3……n,依此类推,各个项目页码独立,便于学习时增加、自行编辑页码,充实知识体系,有利于归纳总结规律。其五是工作手册式编辑方式。工作手册是汇集一般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参考书,收录的知识偏重于陈述性和程序性,如各种事实、数据、图表等,按类进行编排。手册式教材的最大功能是方便查找,以职业能力发展相对应的活动进行编排,体现中心思想,便于职业能力的提升。
表1目录清单
9.6高立柱宣传广告899.5知识延伸899.69.6二维视频90 9.7台历型宣传广告909.6相关知识919.79.7二维视频91 9.8手提袋型宣传广告959.7相关知识859.89.8二维视频92 9.9DM宣传广告969.8知识延伸969.99.9二维视频201
四是教材功能新。基于以上三点,新教材超出一般教材的使用意义,具备指导学生职业行动的新功能。以职业活动作为载体重构知识框架,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兼顾陈述性、策略性,满足职业活动要求。
四、新型教材编写思路
工作手册式教材是为“学习如何工作”编撰的知识、方法、程序等方便查阅的信息集合,重点落在“学习”上,内容是工作。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以任务带动工作内容、对象、手段的筛选和整合,通过一定的组织实现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最终取得相应的结果(如表2所示)。[4]
表2工作过程
利用工作手册式教材将职业行动和知识有机结合,即丰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潜移默化地植入职业场景,便于其适应职业生活。
五、以项目——任务为例的新型教材编写实践
(一)编写思路
新型教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项目,由概述、职业行动和学习成果三部分组成,学生通过对基本概况、相关要求及学习目标的了解,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职业行动中,学生更能真切感受到与职业活动和知识的相关内容,如职业技能测评、职业拓展训练等,不仅能了解文字知识,还能通过视频、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技术掌握任务完成的技巧,最终采用OBE成果导向考核,部分借鉴1+X证书考评方式,实现对学习成果的检验。[5]
(二)编写实践
第一部分:项目描述、项目要求、学习目标、学习载体。
1.项目描述:概括描述项目内容,即要做的事情。
2.项目要求:描述该项目的行动方向、目标值及保障措施,即达到的结果、指标及标准约束。
3.学习目标:以完成该项目任务为目标,了解其知识内容、掌握的技术技巧及应培养的创新意识、职业精神、道德品质。
4.学习载体:完成该项目需要的具体实训材料及场景。
以上内容宜安排在活页版面的上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握(如表3所示)。
表3(鼠标)造型设计项目
第二部分:职业活动与职业知识。
1.任务描述:利用左右两栏将职业活动的步骤和知识一一对应,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知识进行重组、连接,真正实现活页式教材的新功能(如表4所示)。
表4任务单
2.任务测评:(1)测评内容:包含知识测评、技能测评、素养测评。其中知识测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目标的了解程度,通过确认关键词、步骤排序、举例解读等内容,结合他们的自定评分,综合考量成绩,实现多角度评价。(2)测评形式:分别是关键词解读、技能测评、素质测评、拓展训练和导图总结。其中素质测评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精神、道德品质,可由学生自述,也可由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拓展训练的考评方式应注重开放性及价值观引领,拓展任务外延,触类旁通。
第三部分:学习成果。
1.学习成果:侧重于知识、技能、素养等应用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开放性。
2.考核标准:学习成果考核借鉴OBE思想和1+X考评方法,形成考评模式——具有开放性和迁移性,考核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由学校管理团队的评价课程、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课程、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五个维度构成(如表5所示)。
表5评价
教师保障教学课堂组织能力课前、课后与学生交流学生评价课程课程收获理论知识收获实践知识收获项目发布、收集、制作、点评教师课程任务发布与执行项目科学、合理师生互相评价对于团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度与贡献团队中回答问题生生互相评价团队中贡献组织团队
新型活页式及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编写要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切实为其所用。既要夯实理论基础,又要充分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思企业所需,悟职教所教,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潜心钻研,转变教师思想,推动三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