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视域下中华传统责任思想价值研究

2022-03-18董海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个体责任传统

董海涛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自孔孟以降,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对责任有过相关论述。传统责任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信仰选择和言谈举止,至今仍然是规范和指引人们“修己济世”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责任思想是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一、中华传统责任思想中的“责任”

责任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古代汉语中,“责”与“任”一般作为两个独立的字分别使用,其中“责”有现代汉语中“责任”一词的含义。《辞海》中“责”字有以下四种含义:①责任;职责。如负责。《蔡沈传》:“丕子,元子也。盖武王为天元子;三王当任其保护之责于天。”②责问;责备。如斥责,自责。《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③责罚。《新五代史·列传·梁家人传第一》:“崇患太祖庸堕不作业,数加苔责。”④索取;债。《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于郑。”“任”字则主要意为任用、信任以及职位,较少使用“责任”之意。诸葛亮《前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其中“任”之含义概与现代汉语同。[1]“责任”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王珪薛收等传赞》中:“观太宗之责任也,谋斯从,言斯听,才斯奋,洞然不疑。”其中“责任”意为某人担当某种职务或职责。至宋代司马光所撰《谏西征疏》“所愧者圣恩深厚,责任至重”中之“责任”,指分内应做好的事,与现代汉语“责任”的含义相近。清代李渔《玉搔头·止兵》中有:“曾与老爷当面说过,内患不除,是老爷的责任。”其中的“责任”则意为分内应做之事,以及没有做好分内之事所应承担的惩罚。

在《汉语大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中“责任”一词释义基本相同:①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②分内应做的事。③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2]《伦理百科词典》中“责任”一词更侧重于道德约束,认为“责任是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善或恶所应承担的责任,它表现为对他人或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3]汉语中“责任”一词内涵的演变,在词义学角度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指某人分内应做之事,二是未做好分内应做之事所应承担的过失及惩罚。虽然“责任”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被使用,但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责任的阐释还是西方文化中对责任的解读,责任的使用都具有共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个体在法规、规则或习俗的要求下所应自觉实现的合乎规范的行为,以及对行为结果的承担。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个人获得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来维护和推动社会关系的存续和发展。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社会责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为个体主动以自身的能力和活动承担社会角色、履行社会规范、满足社会需要的行为意愿和主观认识,反映着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程度和人格完善程度。社会责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主要联结方式,也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必然要求。人在不断地责任履践中实现自我成熟和自我发展,社会在其成员自觉的责任行为中得以运转并完善。

二、中华传统责任思想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系统而丰富的责任思想:在国家层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理想,以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理念,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中和通达的社会和谐基础,富民而富国的辩证富强主张;在社会层面,有仁者爱人、立己达人、和而不同、任法而治的核心观点;在个人层面,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丰富内涵。[4]儒、释、道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主干源流,尤其以儒家的责任观念最受尊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儒家仁爱思想是现代责任思想的情感基础,“仁”是儒家文化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的根本准则。在儒家文化中,责任来源于“天”。“天”是宇宙万物的源泉,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责任是来源于“天”的力量,被称之为天理、天道。“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道德内容,天是道德之天,人必须顺应天道,顺应天道的人才是有德之人。人的道德和责任是天赋的,天道是个体道德的基本准则。孔子认为知天命为得道,而顺应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是知天命的最高境界。《礼记·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的是人生之道源于天命,人要顺应天命,教育和教化是帮助人顺应天命。“知天命”是人的道德和责任的基础,即社会责任认知是社会责任行为的前提。“知天命”后才能有道德、有责任。及至董仲舒,顺应天道的人道开始变得具体化、体系化、日常化。人道就是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只要天不变,道亦不变。宋明理学时期,天道转化为“理”,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理”成为统治阶级规范百姓道德行为和进行阶级统治的道德工具。北宋张载主张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5]“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天命不可违”,另一方面又督促人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6]即使到了近代,牟宗三等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也认为,我们应该追求“尽内在心性……以达天德、天理、天心而与天地合德,或与天地参”。[7]人生活在与天地、社会同源同构的宇宙之中,“天道”是一切整齐有序运转的最终依据,也是一切价值的根源。传统文化中道德和责任是“天命”的观点使得人们能够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对外源性的惩罚与威慑的规避。

在中华传统责任思想中,不但明确规定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要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责任践履原则及方法。在社会责任的践行上,儒家思想主张要“以德配天”。天道规定和引导人的行为,人要顺乎天道就要遵循天道的要求,在世俗的生活中“以德配天”。在“德”的实现上,儒家形成了一整套的责任伦理规范,这些规范是人们应当普遍遵守的实践原则和行动指南,也是顺应天道,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唯一途径。首先,在群己关系上崇尚“贵群”,坚持集体本位的道德立场。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集体具有绝对的优先性,而个体的价值在儒家文化中是隐匿的,受到漠视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阐述的都是个体对集体负有义不容辞的无限责任。这种重集体轻个人的社会责任思想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的文化基因。其次,在处理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上,把“五常”作为人际关系处理的基本规范。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仁”是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逻辑起点和情感因素,其实质就是“爱人”。这实际上揭示了社会责任实现中非常重要的非理性因素,即个人对他人或集体的情感。“义”是一种约束自身行为合乎礼的要求、理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义利观上,“先义后利”“义字当先”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个体在处理个体与他人关系上的基本原则。最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儒家的自然责任观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拓展,把人类社会的规则推广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同根同源、共存共荣的,人类对自然界万物应同样怀着仁爱之心。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尊重自然也是尊重人类自己,爱护自然也是爱护自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生。因此,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西方近代文化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与对抗。”[8]

由此可见,“仁”在儒家文化中是有层次的,既有“仁者其言也讱”的浅层要求,也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中观要求,更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高层要求。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墨家主张的“兼爱”思想更具现代意蕴,符合现代社会责任观的要求。墨家以“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为中心,《墨子·兼爱》中“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传统责任文化中包含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自强奋进的自我责任,既包含着孝悌为先、与人为善的他人责任,也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责任,还包含着“节用爱民,使民以时”的生态责任等十分丰富的、具有鲜明现代责任色彩的思想。这些处理人与人关系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推动传统责任思想与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机融合,对于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辩证认识中华传统责任思想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责任思想强调处于特定角色的个人对他人必须担负责任,即“人人有责”,这其中孕育了集体主义的倾向,强调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分子要在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中体现出个人价值。但传统责任思想中的责任与现代语境下的责任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因此,要辩证认识中华传统责任思想,深刻认识传统责任文化存在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寻找中国传统责任思想与现代责任意识之间的契合点。在对传统责任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超越和创新。

一是现代责任选择的落脚点是集体和社会共同利益,而非传统责任思想中基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传统责任思想建立在责任本位基础之上,理应产生高水平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但在宗法传统的长期影响下,责任对象的选择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为衡量标准的。“‘三纲五常’表达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责任本位,明确各自社会角色的责任,‘为人民服务’则表达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责任本位……责任本位还构成了‘国民’观念的基石,为民之福祉协调平衡国有与民有。”[9]在血缘关系之内,传统责任思想也注意区分亲族的远近亲疏,汉语中表达亲属关系的称谓十分庞杂严谨,严格区分了与责任主体的关联和亲密程度,为责任的承担提供着重要的参考。在价值选择上,“孝亲”意识使得个体重视家族和家庭伦理而忽视社会道德,重视个体对家庭的义务而忽视个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10]在中国传统责任思想中,虽然处于各种社会角色中的个体担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从自我责任到家庭责任,从家族责任到社会责任,从国家责任到世界责任,但对这些责任的选择存在着“差序格局”,个体承担的责任是有层次的,家庭责任突出而社会责任相对薄弱。“兼济天下”是某种限定条件下个体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体公共服务意识或社会公共服务文化的客观要求。在这种淡漠公共道德责任的文化模式下,人们普遍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社会责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导致在整体水平上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在承担责任时会更多地考虑私人关系远近和个体利益的损益,责任的对象主要是指向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对象或群体,而缺乏超越血缘的对公共事物的关注。[8]梁启超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11]如果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不能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不注重克服传统责任思想“重小我轻大我”“重小家轻大家”倾向的影响,就会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体利益为重,缺乏为集体和社会的牺牲精神,更不会去主动承担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时代责任。

二是深刻认识传统责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民族底气,是民族的“根”和“魂”。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责任思想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和鲜明的阶级烙印。传统责任思想就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说,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这决定了传统责任思想的实质是以“自我”或“小我”为中心的,有其实用性、务实性、功利性的一面。另外,在儒、释、道三教融合交汇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传统责任思想产生了许多相互矛盾、相互证伪的理论和观念,这些在现代社会中渗透于人们的精神深处,交互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实践,对传统文化不加选择地吸收或根据自身利益的剪裁成为一些现代人责任逃避的心理诱因和理论支点。新的历史时期要秉持批判继承的态度,不能一味地采取“拿来主义”。若新时代大学生都奉行“中庸之道”,成为“佛系青年”,崇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不会主动承担责任,而是习惯于被动接受责任,甚至导致责任逃避,更谈不上教育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进而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也会遥不可及。

三是克服传统责任思想中的责任泛化倾向,注重个体层面的权责统一、权责对等。“如果我们把真正的责任视为一个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体,那么似乎可以说,在中国传统中从来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责任心和罪恶,而只有对义务的片面的、奴隶似的服从,和对权利的不负责任的滥用。”[12]在传统责任思想中,一旦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集体利益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个体作为集体的一分子要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通常表现为用个体利益的无偿付出和牺牲来满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个体失去了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同时也失去了自由,个体在泛化的责任面前往往会难以承受责任之重,从而产生了责任的弱化和责任的逃避。以“人皆可为尧舜”的观念去要求道德层次各异的社会个体完全遵从集体意志,只会造就责任重压下不堪重负的苦行僧或知行不一的伪善人。“进亦忧,退亦忧”,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个体有限的责任担当能力和无限的社会责任要求之间矛盾下苦闷心理的真实写照。只有明确与个体需求和能力相适应的责任范围,责任才能更好地被承担、被落实,才有其实际意义,而非虚置的、漂浮的责任。而当责任没有明确到具体的、明确的个体时,往往谁都不愿主动承担责任,责任主体成了一种虚假的、空置的群体性指向。哈耶克指出:“为使责任有效,就必须对责任予以严格的限定,使个人能够在确定各不相同的事项的重要性的时候依凭自身的具体知识,使他能够把自己的道德原则适用于他所知道的情形,并能够有助于他自愿做出努力,以消除种种弊害。”[13]因此,责任范围和责任主体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权责统一、权责对等是责任得以落实的基本前提。强调他律的、互惠主义的利害原则比传统责任思想强调的个体自律性更切合实际、更为有效,责任践履与否的奖罚才是维系责任关系存续的内在的、真正的手段。[14]否则,传统责任思想中的权责不对等的状态仍旧难以避免,责任仍旧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中国传统责任思想博大精深,奠定了大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社会责任心理基础,也为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人品修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对其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责任思想,秉承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深入挖掘传统责任思想中蕴含的现代意蕴,加深对传统责任思想的认识,使传统责任思想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自信之源和力量之源。

猜你喜欢

个体责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