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
2022-03-18黄勇荣梁丽菊
黄勇荣 葵 婕 梁丽菊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高校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是未来高等教育实施的新战略。《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1]“双一流”政策惠及所有高校,也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及阶段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动力之源,二者相辅相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双一流”。
(一)内涵式发展概念
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之一,指挖掘院校潜力,利用现有物质条件,调整自身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优质发展,投资少、科学,更具发展的持续性。而与其相对的“外延式发展”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如投资扩大、规模膨胀、数量增长等,[2]主要表现为学生、教师、校舍面积的增加。
(二)内涵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90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整体方向是在推动外延式发展的同时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
1999年高校扩招后,“内涵式发展”逐渐转变为外延式发展,扩增院校的数量和规模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3]在当时的背景下,高校扩招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一方面,缓解了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接受教育的需求,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2010年以来,“内涵式发展”频繁出现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文件中,现今已成为核心理念。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科技发展迅猛,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并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国外人才;从国内看,加快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必然选择,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二、“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是利于地方高校抓住发展机遇。我国于1993年提出“211”大学的概念,两年后正式启动“211”工程项目,又于1998年5月提出打造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的设想,启动“985”工程项目。国家及地方政府为此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平台、项目等支持,入选的高校纷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学科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及办学水平。入选“985”“211”工程高校的学科水平、师资力量和生源都稳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与未入选高校有不可忽视的差距,且大部分形成了良性循环。2016年,首轮“双一流”建设启动,这对未入选“211”“985”工程的高校是一个十分难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第一,“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壁垒,没有等级束缚,范围更广、建设环境更加公平、机制更加完善,[3]有利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一些地方高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建设优势学科的潜力,在促进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双一流”建设不仅使地方高校避免了全国性的恶性竞争,还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第二,“双一流”建设激励地方高校主动发展。在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具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地方高校应主动确定长期发展目标,突出优势学科建设。
二是利于地方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校竞争力是由校园设施、办学理念、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师科研能力及财力支持等多个要素组成的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校具有其他学校无法模仿、特点突出、实力超群的竞争优势,即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地方高校在参与“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纷纷发展各自的重点学科,其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校,在参与“双一流”建设中,中药学专业被评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既提高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又给其他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校抓住国家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机遇,突出自身特色,明确办学方向,紧跟国家战略,推进中医药科研,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利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虽然地方高校整体实力不强,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4]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方高校应因势利导,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及特点,找准定位,加强人才培养。例如,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广西的基建事业提供了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科研支持,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共建。地方高校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既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也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困境解析
(一)地方高校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指行政部门层级增加,行政人员多,人人都忙,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的一种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裙带关系。行政领导不仅手握重权,还兼任学科带头人,同时享有行政权与学术权,高校招聘时任人唯亲,职称评审时扶持与自己利益相关者,壮大巩固自身势力。二是妒忌贤能。一些领导的科研、行政能力较强,有一定资历并占据重要岗位,权威不容撼动,但他们对后起之秀,特别是非自己阵营而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学者提防戒备,处处打压。三是论资排辈。职称是一名教师教学能力及学术成果的证明,职称评定可以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论资排辈使一些真正有科研贡献、热爱教学、兢兢业业的年轻教师屡评不过,他们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学校发展。四是人员膨胀。高等教育管理呈现行政化趋向,一些地方高校教师与行政人员配比为1:1,有些甚至达到1:2,增加了国家的教育开支。
(二)校园文化单薄
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精神与学校氛围,具有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教育功能,[5]而许多地方高校存在大学精神缺失、办学理念模糊等问题。首先,校训存在同质化、流于形式、价值取向定位不准、缺少新的教育理念支撑等问题。校训用词结构大同小异,“四词八字”居多,“勤奋”“求实”“创新”等词语使用频繁,同质化问题饱受诟病。[6]其次,过多地树立、摆放景观石,不但不能为学校增添学术氛围及气息,反而造成教育经费浪费。虽然有些景观石镌刻着校训及具有警示意义的名言警句,但更多的仅是风景石,反而有江南园林之感。再次,以名言警句中的词语作为路名,单一、僵化,缺少独特内涵。例如,“求实路”“创新路”等,这些校园文化的形式高度一致,缺少独特性。最后,课外活动形式单一、学术讲座较少。形式单一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其全方位发展的需求,综合能力发展受限。
(三)教学资源不均衡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教学资源则分布不均衡。一是优秀教师分布不均衡。地方高校与中央高校的师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202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00位候选人中,地方高校占比不到10%,与2500余所的学校数量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二是教育经费分布不均衡。调查数据显示,地方与中央的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较大,中央是地方的一倍。许多高校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短缺,拨付的资金不足,导致办公楼不够用;教学实验仪器老旧,只能维持基本运作,阻碍科研发展及学生的学术进步;教师没有固定办公室,多数时间只能在家备课,学生的疑惑不能立即得到解答,导致师生关系疏离,弱化了校园学术氛围。
(四)学校发展模式落后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发展的历史选择,[7]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方高校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存在差异,在实施中存在决策机制不健全、学术委员会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导致学校发展模式落后。目前,高校权力比较集中,各学术权力机构行政化全面而深刻,官本位风气流行且普遍。[8]高校发展注重学科协调性,一些校领导忽视学术委员会,不顾学科发展的优势与协调性及专业教师的感受,仅靠自己的评判,对专业进行撤销合并,将资金向自己所教授的学科领域倾斜,只顾眼前的功绩,目光短浅,忙于应付各种会议及检查,没有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做出详细的战略规划。
(五)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质量受学生学习基础和教师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因素。[9]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就承担教学工作。二是教学方法传统。教师不注重与学生互动,课堂氛围沉闷,导致学生不能真正融入课堂,不能对所学知识做出反馈,抑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导致知识与能力脱节。三是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上课单纯念教材或PPT,教授的知识仅局限于课本。四是主干课程课时量不足。教师只能选择所谓的重点知识讲解,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导致知识碎片化,学生不能融会贯通。
四、地方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途径
(一)领导层重视
领导层的重大决策决定了高校未来的走向。首先,要正确决策。主要领导应摒弃独断专权的做法,强化学术委员会作用,重视师生意见,并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提高师生共同建设学校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其次,加强对内涵式发展的学习和研究。领导应致力于研究内涵式发展路径,探索新模式,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现状及要求。再次,科学定位。领导层要立足于当下实际情况,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找准目标,破解当前办学窘境。正确的目标是发展的首要条件,应在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地理优势的前提下,将本校愿景、目标和现实发展有机结合,制定长期战略,突出优势,促进内涵式发展。最后,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素养。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10]领导层要注重专业知识与德育的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道德水平高和专业素质高的“双高”学生,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做出贡献。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发展的重要依托。[11]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积极向上,学术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首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多学科、形式丰富的学术活动,例如,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论坛、演讲、沙龙,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其对学术的热爱与尊崇。各院系也应积极举办学术沙龙,鼓励师生参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向学生传授学习经验,促进师生及生生间的意见交流碰撞与知识创新。其次,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建筑风格应自成一体,统一协调,重视校园绿化,保持校园整洁,校园主题要突出、特色鲜明。建设校园历史人物雕塑、文化长廊,既能展示校史,又能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归属感。最后,校训应突出办学特色。各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制定能展示本校内涵的校训。例如,国防科技大学始终恪守“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校训,为党育才、为国树人、为军铸将。独特的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也是其他高校无法模仿的内在软实力。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面临着人事、教学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制定改革方案,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第二,加快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欲消除高校帕金森定律,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精简层级,使之扁平化发展,完善绩效考核方法及激励制度,减少人事开支,把资金投向教师科研奖励、购买实验仪器、增加课题经费等方面,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科研积极性。第三,落实学术委员会制度,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强化学术权力,有效发挥其作用。学术委员会是高校行使学术权力的主要载体,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一方面,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加强与学术委员会的沟通,重视其意见,完善工作机制,为其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学术委员会要积极参与学校学术事务的管理,并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提高对学校治理的参与度,完善学术委员会成员的选拔和退出机制,确保成员的广泛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四)地方高校“去行政化”
地方高校行政化趋势明显,管理模式较统一,官本位思想严重,滋长了不良风气,形成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为纠正这一偏向,首先,领导要更新观念,建立学术主导运行机制。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的机构,应倡导学术自由,追求学术进步,领导应以教育家的精神与胸襟办学,挖掘自身潜力,突出特色。其次,取消大学行政级别。我国高校仍存在行政副部级、厅级、副厅级的等级之分。其实行政级别高低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却会助长官本位思想,[13]取消行政级别是为教育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最后,采用大学校长竞聘制。政府应简政放权,减少对大学校长的直接任命,面向社会公开征选,由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教授、人大代表及知名校友等组成评选会成员,民主评议校长人选,逐步实现校长职业化。
(五)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与大学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地位。[14]地方高校有自身的文化积淀及优势学科,要大力发展、重点建设。第一,拓宽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品牌声誉都与教师团队息息相关,自开展“双一流”建设以来,各高校接连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以丰厚的待遇及高等级头衔吸引高端人才,为学科建设增添实力。地方高校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制定与其相符的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要与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紧密结合,理性引进,并建立合理的考察和激励机制,防止人才流失。[15]第二,专业设置不能“贪大、贪全”。要紧跟地方经济建设实际,对地方产业结构进行深入调研,开设真实所需、符合未来趋势、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学科发展需要时间的积淀,新设学科要进行长期投入才能成为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第三,整合资源,加强资金保障,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地方高校应整合资源,提高优势学科的科研经费和奖励的资金比例,加强资金保障。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一,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将师风师德优良的教师作为典型,以榜样促学习,学校应公开表扬,并予以物质奖励,满足优秀教师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营造师德修养的氛围;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师德有机结合,筑牢思想根基。第二,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要为教师未来发展打造广阔平台,积极鼓励外出学习深造,并给予基本的物质保障,倡导教师终身学习,逐步提高其待遇,体现人文关怀。第三,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定期组织教学交流研讨会、学术会议及沙龙,促进教师间沟通学习,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第四,完善教师学习和培训机制。将学习和培训纳入绩效考核并量化,促使教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五,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应进行岗前培训,并及时做训后考核。可实行导师带徒制,这样既利于资深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又有利于高校教师团队建设以及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