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场景,巧设险情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神奇的探险之旅》习作教学实录
2022-08-24福建省连江县文笔小学黄德宝
◇福建省连江县文笔小学 黄德宝
【教材解读】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探险过程的习作,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合理、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你喜欢探险吗?”教材一开始就将本次习作任务置于学生向往的“探险之旅”中,直接明了。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这个故事呢?学生要如何创编本探险故事呢?教材给足了整体的架构:前后设置了7个问题,其实就是思路上的牵引。从激发兴趣,到探险过程的具体人、物、事的设定,可谓用心良苦,整个就是一个简易的教学设计了。
【学情分析】
《神奇的探险之旅》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的一个探险故事,属于想象作文的范畴。对于想象作文,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说,学生较早接触的就是想象作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等,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写作经验,也比较喜欢写。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本次习作,学生要学会把自己创造的人、物、事,按一定的逻辑发生、发展、变化,这就需要逻辑思维的支撑。小学高段正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意义不言而喻。
【教学目标】
1.借助提示,写一次想象中的探险之旅。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重点、难点)
3.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习作能力】
教师要更多地从细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推理,将思维的逻辑性外化为具体的语言表达,真正做到“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清题意
师:你喜欢探险吗?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
生1:喜欢!我看过《鲁滨逊漂流记》,里面的故事特别惊险刺激。
生2:我看过《贝尔的荒野求生》,很有意思。
生3:我觉得《西游记》也是一本探险的书,每一次都会遇到妖魔鬼怪,每一次都惊险地战胜了妖怪,让人着迷。
师:是的,这些神奇的“探险”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你知道怎样的活动算是“探险”吗?
(课件出示)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的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情况的活动。
师(板书“探险”):由此可见,探险有一定的目的,过程非常艰辛,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师:我们本次习作训练的话题是——(补充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师:你们知道“神奇”的意思吗?
生:我查过字典,知道了“神奇”的意思是:非常奇妙;神妙、奇特。
师:很会学习!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生(齐):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分析:通过话题导入,唤醒记忆,初步感受探险的“惊险刺激”;同时,理解“探险”“神奇”的意思,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确定场景,初设险情
师:探险是“惊险刺激”的,如果给你一次机会去探险,你会选择去哪儿呢?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板书:确定场景)
生1:我要去茫茫大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特别壮观。我要去寻找楼兰古国的遗址……
生2:我想去热带雨林探险,像电视里的探险家一样过上几天原始人的日子,挑战自己……
生3:我要去南极,看看企鹅的生活情况,那一定很有意思……
生4:我要去海上荒岛体验荒岛求生,哈哈哈!
……
师:老师来看看,你们最希望去的是哪里?举手看看。
【分析:为了打开思路,允许学生海阔天空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些美妙的想法往往就在此时闪光。】
师:看来想去海上荒岛体验荒岛求生的人是最多的。热情很高啊!可是,你对这些地方的环境有什么了解吗?身处信息时代,可不能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地方的环境特征吧。
(师出示相关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结合图片简要介绍海中荒岛、茫茫大漠、热带雨林等地的环境,并想想在这些地方最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或危险。)
海中荒岛:海中荒岛上可能什么也没有,什么都得自己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必须要自己搭建房屋、生火、捕鱼,会缺乏淡水,缺乏食物,也可能会遇到猛兽的袭击。
最有可能的危险是:住宿困难、缺少食物、迷路、猛兽袭击、突发疾病……
茫茫大漠:主要就是温度比较高,空气比较干燥,而且一眼望不到边际,降雨非常稀少,地面完全被沙子所覆盖等。
最有可能的危险是:住宿困难、断水断粮、风沙袭击、迷路、中暑……
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全年高温多雨,盛行对流雨,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000毫米以上。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它的盛衰消长不仅是地表自然环境变迁的反映,而且直接影响全球环境、特别是人类的生存条件。雨林的保护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生态问题之一。
最有可能的危险是:住宿困难、野兽袭击、迷路、暴雨来袭、突发疾病……
南极冰川:气候严寒,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暖季。年降水很少,有白色沙漠之称;常年大风,有风库之称;地表面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川面积大;生物种类少,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最有可能的危险是:住宿困难、迷路、缺少食物、严寒、极地风暴……
【分析:这次习作训练,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几乎就是个成熟的指导方案,每个环节几乎都考虑到了,按理说老师按部就班就可以了。但笔者在这里做了一个顺序上的微调:先定场景和初步预设危险。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不管去哪里探险,事先都要尽可能地对那个地方的环境情况有所了解,“探险”毕竟不是“冒险”。提前确定场景和预设可能的困难险情,也为后面组建团队和准备装备做了铺垫。这正符合我们做事的逻辑,思维训练在这里得到了渗透。】
三、组建团队,选择装备
师:现在根据你对想去的地方的初步了解,你决定带谁去,准备带上哪些装备。
(师相机逐条出示教材)
(一)组建团队
师:让我们来看看表中人物都有什么特点。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师:请大家根据探险的需要选择探险队员,并说说为什么?注意:只能从下面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
生1:我想去幽深洞穴探险,我希望跟见多识广的向导和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妹妹一起去。因为幽深的洞穴很容易迷失方向,向导对当地的地形比较熟悉,也有应对突发事情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危险。性格活泼的妹妹会使我们的探险之旅不太单调。
生2:我想和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胆子大的表哥一起去海中荒岛探险。因为在荒岛随时都会遭遇住宿困难、缺水断粮、猛兽袭击等状况。这时就需要像贝尔那样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带领我们荒岛求生。有胆子大的表哥在一起,能让我不会因害怕而乱了分寸。
……
师:选择队员时,要充分考虑到探险地点的特征和人员的能力。当然,还可以在性格或兴趣方面的考虑。
(板书:组建团队)
(二)选择装备
师:让我们来看看教材中提到的装备都有什么作用?适用于哪些环境?
生1:地图和指南针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避免迷路。不管去哪里探险,都是需要带的。
生2:饮用水能帮助我们及时补充水分,去沙漠、荒岛这种干旱缺水的地方要多准备一些。
生3:我觉得以上这些装备似乎都是必需的!
师:也确实是哦。请大家结合各自探险的地方,选择适当的随行装备,注意要适量哦。原则上所带的装备要与探险地点的环境相联系,要为即将出现的困难或险情做准备。这个也为后续的编写故事提供帮助。
(师相机板书:选择装备)
师: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出发吧!那如何通过想象,把这个故事写得惊险刺激呢?
【分析:现实生活中,组建团队和选择装备是探险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同样,这也为后续的创编故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以荒岛探险为例,讨论如何写好故事
(一)梳理思路,列好提纲
师:要写好一个故事,一个合适的文章结构是必不可少的。你们觉得文章的结构该如何设定呢?
生1:我会按“组队成功——到达地点——遇上险情——克服困难——成功归来”的结构。
生2:我的结构是:为什么出发——遇到什么险境——怎样脱离险境——我的感受。
生3:我的结构是:交代探险的地点和人物——写探险的过程——结束后的感受。
【分析:简单地梳理一下写作的思路,形成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二)写好细节,突破重点
师:大家都说得不错,我们来讨论一下整篇文章中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
生1:我觉得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是重点,要详写。
生2:我也觉得怎样脱离险境是最主要的部分,要写详细了。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把“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作为重点。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制造一些险情,想好在哪一部分会出现怎样的险情,是怎样排除险情的。
师:这个表格里的险情是题目提供的,可供参考。大家也可自己来设置险情。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想去“荒岛求生”,那接下来我们就以“荒岛求生”为例来设置险情。
生1:我设置的险情是表哥因为鲁莽掉进水坑,身体湿透,海岛风大,而且日夜温差大,要赶紧脱掉衣服,需要“生火取暖”。
生2:我觉得“掉进水坑”后,如何上来也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师:好吧,我们先来解决解决“生火取暖”这个困难。
生1:我的解决方案就是赶紧找个背风的地方或山洞,捡来柴火,用打火机生火取暖。
师:你的解决方案把事先准备的装备——打火机用上了。这也是我们写作中要注意的,要把事项准备的装备派上用场。不错!
生2:我觉得这样的解决方案缺一点“惊险刺激”的味道。我在网络上看过一个“钻木取火”的视频,把“钻木取火”搬到这里来,就更有意思了。
师:哦?
生3:哪有那么麻烦,擦干身子,换套衣服不就行了。
师:著名作家曹文轩说过:“好文章是折腾出来的。”大家来评判一下哪种方案最“折腾”?
生(齐说):钻木取火!
生4:那打火机拿来干什么用?
生5:那还不好办,刚才不掉水里了,打火机也丢了,其他换洗的衣服也湿了,无巧不成书嘛。
生6:对对对,而且天快黑了,眼看要冻着了,时间紧迫,问题这么严重,这样就有险情了,就刺激了。所以我和表哥找柴火,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王大叔就负责钻木取火。
师:真巧,我今天还准备了一个“钻木取火”的视频,大家一起看看。
(播放视频)
师:看完了“钻木取火”的视频,大家结合故事的需要来写一写这个过程,也可以写你自己感兴趣的“脱险故事”。
(生书写10分钟)
(出示学生习作)
表哥好不容易从水潭里爬了上来,全身都湿透了。因为是荒岛求生,并没有带什么换洗衣服啊!王大叔说:“这样不行,赶紧找个背风的地方,要赶紧生火取暖,不然会冻出毛病来了。”这时,我们发现放在表哥身上的打火机不见了。哎哟喂,我鲁莽的表哥啊!可怎么办啊?
王大叔不愧是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他说:“不用紧张,我们可以钻木取火。现在,我们一边找地方,一边捡柴火。”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个背风的小山洞,足够三五人容身。王大叔找来质地坚硬的木块,用刀在粗的树枝上面挖了个洞,把细的树枝削尖了,做成了简易的钻火工具。他又刮了一些木屑放在洞旁,把我们找来的干燥的苔藓铺在下面。只见他快速地转动树枝,钻了很久,我们看到木洞在慢慢地变得焦黑,可怎么不见火星呢?我不禁叹了一口气,焦心啊!表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一边蹦跳着,一边安慰我:“我身体好着呢,你看衣服快干了,哈哈!”只见王大叔继续快速地转动树枝,木屑终于开始冒烟,感觉有火星儿在闪烁。王大叔快速地把火星儿倒到苔藓上,小心地吹气。呼!苔藓烧着了,暖烘烘的火焰啊!王大叔又把一些树叶、小树枝轻轻地放在苔藓上,一番操作,一个小型篝火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别提多高兴了,尤其是表哥烤着火,那表情别提多享受了。我和表哥齐声夸赞王大叔“真乃神人也”。欢声笑语在小山洞回荡着。
师:对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要评议的。
生1:我觉得过程交代得比较清楚,让人看得明白。打火机啊,刀啊,这些装备都在文中出现了。
生2:挺会“折腾”的,把“钻木取火”写得有点曲折感,很细腻,给人感觉特别不容易。
生3:“我”的心理变化写得很生动。如:“哎哟喂,我鲁莽的表哥啊!可怎么办啊?”“我不禁叹了一口气,焦心啊!”“我们别提多高兴了。”
生4:写出了王大叔的经验丰富,表哥的鲁莽和大胆,值得我们学习。
生5:我觉得应该写出表哥瑟瑟发抖的样子,这样读者会感觉到生火特别重要,才有“惊险刺激”的感觉。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现在,大家对照着这个片段的优点,把自己写的片段进行修改。
(生修改习作,时间5分钟。)
【分析:写好“如何克服困难”无疑是本次训练的重点。为突出这个重点,老师引用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好文章是折腾出来的”来引导学生创编故事要注意细节。为此还播放了视频,目的是为了增加感性认识,不至于胡写瞎写。评议阶段也是着眼于细节,着眼于“惊险刺激”,并且引导学生现场修改习作片段,把文章写得更细致,更生动。】
(三)补充环节,构段成篇
师:只有“会折腾”,这样才会显得“惊险刺激”。一次探险总不能只写一个险情吧?荒岛求生还可以加什么情节?
生1:因为是两天的荒岛求生,我们只带了第一天的食物。接下来的一天,我们要在王大叔的带领下,就地取材,解决吃饭问题。那就有乐子了。
生2:野外求生,吃虫卵、吃蚯蚓、掏鸟蛋,都是很好的素材。
生3:我觉得应该安排一次跟野兽的遭遇才刺激呢。
师:那么这些情节都要写得一样详细吗?
生1:可以有详有略。有内容可写的,素材熟悉的写细致一些,相对不太熟悉的可以略简单些。
生2:说得真棒!我们再来捋一捋,如何写好脱困的过程呢?
生3: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把人物遇到困境时的反应以及人物心情的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生4:在写求生方法、摆脱困境的情节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借鉴书上或网络视频上提供的方法,这样写起来就会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师: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脱险的过程中,装备的使用、环境的特点、人物的性格和专长都要有所体现。这也是我们这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好吧,大家接下来可以续编自己的“探险”故事了。
【分析:篇章训练是高年级的要求,在指导重点片段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补充环节,构段成篇。】
板书设计:
神奇的探险之旅
确定场景 初设险情
组建团队 选择装备
探险过程(想象合理 惊险刺激 注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