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2022-08-24陈昌蕾陈秀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评分冠心病满意度

张 瑜 陈昌蕾 陈秀琼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冠心病属于常见、高发性心血管疾病类型之一,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而在病情持续进展下,因冠脉突然闭塞发生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坏死。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常见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控制血压对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1]。同时冠心病患者多集中于老年群体,患者心理压力大,治疗中不良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加之日常饮食、生活行为习惯不良均可影响病情,故需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手段,消除不良心理应激,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控制危险因素,以提高患者预后[2]。为评估特殊护理的临床价值,现取70例冠心病患者展开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 9月至2021年 9月期间收治的 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以《内科学》第八版为依据,纳入对象与诊断标准相符;(2)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影像学检查等得到证实;(3)此次研究取得患者知晓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认识缺陷、严重精神问题;(2)肝肾功能严重病变;(3)急性感染者;(4)合并恶性肿瘤疾病;(5)心脏手术患者、严重心律失常。

所有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此次研究已获取医院伦理机构审批。

1.2 方 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涉及到对患者病情变化及体征严密监测,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开展疾病健康宣教,给予基础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实行特殊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指导:冠心病患者在长期受胸闷、憋气、食欲下降等折磨下,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加重患者机体负担。对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及时情绪指导。①指导患者通过行为演练、认知疗法、放松疗法、想象疗法、家庭支持等方式,调整情绪。②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给予患者解疑、疏导。③实施健康咨询活动,组织相似性格、学历、工作背景的患者参与,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生活、行为等,护理人员适当指导,通过正负强化,实现心理干预作用。(2)行为指导:制定认知疗法,制定科学生活方式。①失眠干预:使用多导睡眠图检查,监测患者睡眠状况,应用中医熏洗、穴位按摩等方式改善睡眠状况。②冠心病往往因惧怕而缺乏娱乐活动、家庭劳动,指导患者日常做一些家务劳动,从中获取自我价值认同感;以患者自身兴趣爱好为准,组织参与文娱活动,如音乐会、书法交流会、读书群等,日常多参与户外活动,促使其积极适应社会生活,并分散疾病注意力。③加强生活指导:确保患者生活作息规律,维持心态稳定,合理饮食,多饮水,以防便秘,在患者发生便秘时给予一定缓泻剂,维持其排便通畅。(3)早期康复锻炼:实施动静结合的呼吸训练,逐步改善患者频率及方法,意念集中,提供机体供氧;实施力量训练,组织进行肱二头肌、胸大肌、腰背部肌肉等抗阻力收缩锻炼,每日持续30min。通过听音乐、穴位按摩等方式实施放松训练,缓解患者精神压力,调节机体血液供应,改善血液循环;组织有氧活动,如太极、散步、骑车等。(4)随访: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实施上门随访,每月1次,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个性化随访。

两组持续干预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满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越重[3]。

(2)我效能感: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ESEA)实施测评,涉及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4 个方面,分值高表示自护能力好[4]。

(3)护理满意度:以满意度调查问卷形式开展测评,问卷共计 100 分,<75 分、75-89 分、≥90%代表满意度差、一般、非常满意[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分析软件,连续性变量资料为形式,实施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特殊护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焦虑抑郁(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焦虑抑郁(SAS、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n)SAS SDS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35 35干预前58.21±8.32 57.36±8.43 0.424 0.672干预后48.41±3.63 37.29±3.91 12.330<0.001干预前62.72±9.13 63.26±9.25 0.245 0.806干预后52.39±4.82 41.59±3.33 10.906<0.001

2.3 两组特殊护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ESEA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ESEA)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ESEA)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35 35自我概念18.36±3.25 22.37±2.32 5.941<0.001自我责任感17.26±3.57 21.49±3.24 5.190<0.001自我护理技能27.36±4.69 33.22±2.81 6.340<0.001健康知识水平47.26±3.47 50.59±2.62 4.530<0.001

2.4 两组特殊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 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冠心病作为典型、高发性心血管病类型之一,在老年群体中发病风险更高。本病与冠脉粥样硬化致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同时易诱发心律失常,且后期进展更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风险较大,对其生命构成巨大威胁[6]。因此,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需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手段,有效控制病情,取得良好预后结果。

传统护理模式下主要单纯执行医嘱,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效果有限。在当前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及更新背景下,临床护理模式发生明显转变[7]。冠心病患者普遍负面情绪较重,进一步加重病情,情绪严重焦虑、抑郁,实施特殊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核心,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更为重视护理的整体性、针对性,转变以往传统护理模式,在开展生理干预的同时,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心理指导,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以提高预后[8]。本次研究结果:较常规护理,特殊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SAS、SDS)评分明显下降,同时自我护理ESEA 评分显著升高,且护理满意度提升(P<0.05)。可见,特殊护理的实行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发挥显著作用,以取得患者满意及认可。在特殊护理理念下,给予患者生活习惯干预及健康行为指导,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并加强患者出院后随访,预防疾病复发,同时增强患者健康认知水平,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提高自护能力[9]。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康复锻炼等心理综合疗法,以临床特征为依据制定康复计划,提高机体血液供应,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及预后效果,促使患者放松身心,实现减轻疼痛及缓解紧张的作用,以降低生理警醒水平,稳定心理状态,改善预后[10]。

综上,对冠心病患者实行特殊护理,可实现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疾病转归的重要价值,取得理想预后结果。

猜你喜欢

评分冠心病满意度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分级及临床应用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