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穗颈瘟药剂防治筛选试验

2022-08-23王东明陈富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8期
关键词:枝梗稻瘟病防治效果

王东明 陈富忠

(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 辽宁凤城 118109)

水稻穗颈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各地水稻主要产区均有发生, 可造成水稻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甚至绝产,是影响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生产上防治稻瘟病的药剂有很多,各种药剂的防治效果也不尽相同, 筛选出效果相对较好的防治药剂,对水稻生产意义重大。

稻瘟病的病体原称稻梨孢, 属半知菌亚门的真菌。 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 根丛生,从寄主的表皮或气孔之中伸出,大小(80~160)μm×(4~6)μm,具有2~8 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颜色逐渐变淡,顶端呈曲状,其上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无颜色,洋梨形或者棍棒形,常有1~3 个隔膜,大小(14~40)μm×(6~14)μ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在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紧贴附于寄主,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 该菌可分为7 个种群、128 个生理小种。 水稻穗颈瘟多发于水稻穗颈与穗轴还有枝梗等部位。 主要是在病斑的初期,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点,然后逐渐围绕着穗颈、穗轴等部位呈现向上或者是向下的发展,颜色也会逐渐变深,呈褐色或者是墨绿色,同时会形成秕谷、出现白穗。 严重时可造成水稻减产30%~50%,甚至颗粒无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所优质水稻品种丹粳668 号。

1.2 试验时间

2020 年4~11 月;2021 年4~11 月。

1.3 试验地概况

丹东农业科学院水稻试验地, 地处凤城市草河区,年降雨量800~1 200 mm,夏季高温高湿,各种病害高发, 为全国著名的农作物抗病育种和抗病鉴定的绝佳场所。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5 个处理,3 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各60 m2,处理区与对照区均在同一地块内,田间管理为常规管理,正常肥水。 处理设置情况见表1。

表1 处理设置

1.5 施药时期、次数及方法

1.5.1 施药时期第1 次是在水稻孕穗打苞期(破口前5~7 d,剑叶与倒二叶叶枕相齐);第2 次在水稻孕穗到齐穗期(抽穗5%~20%最佳)。 选择晴天上午10:00 前或者下午4:00 后施药, 确保施药后12 h 内无雨。

1.5.2 施药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 将试验药剂按照二次稀释法进行溶解、配制,药液量30 L/亩,选用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1.6 药效调查

在水稻成熟期穗颈瘟病情比较稳定时调查, 按5 次重复调查, 每个小区3 点取样, 每点调查相邻5 穴,调查总穗数、病穗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 记录总穗数和病穗, 病情指数分级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GB/T 17980.19-2000” 标准进行,同时计算防效。

0 级:无病;1 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 级:每穗损失6%~20%(1/3 左右枝梗发病);5 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 稻粒半瘪);7 级:每穗损失51%~70% (穗颈发病, 大部分瘪谷);9 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 造成白穗)

计算公式:

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穗防效(%)=[(对照区病穗数-处理区病穗数)÷对照区病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应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100。

收获时各处理随机取3 点,每点选择4 行(行距0.3 m),行长5 m,即6 m2实收测产并折合成亩产量,与对照产量相比较计算增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uncan)对病穗防效数据和产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P=0.05 和P=0.01 标准进行显著性检验。

从表2 可以看出, 处理A 的病穗防效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也极显著。 这说明药剂处理A 的防治药效明显好于对照, 其余处理间B、C、D 之间差异不显著, 与对照CK 相比差异也不显著。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穗颈瘟药效比较

2.2 不同药剂防治试验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3 可以看出,处理A 的小区亩产量499.2 kg,与对照CK 亩产量433.1 kg 相比差异显著,其余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与对照产量相比差异也不显著,即各处理没有明显的增产。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 结论

从本研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5 个药剂处理组合中,A 处理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的处理, 和对照CK 之间差异显著,处理B、C、D 和对照CK 之间差异不显著;5 个处理的产量也以处理A 产量最高,为499.2 kg/亩,由此可以得出,A 的药剂组合(12.3%吡唑醚菌酯+4.7%氟环唑)(欧帕)乳油+75%三环唑(稻艳)为最佳,每亩用药量为(12.3%吡唑醚菌酯+4.7%氟环唑)(欧帕)乳油110 mL+75%三环唑(稻艳)85 g。A 药剂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4 讨论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 发生稻瘟病的概率比较高,这种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由于稻瘟病生理小种经常改变, 每年的气候条件差异也各不相同, 生产上单一长期使用某种药剂, 势必产生抗药性,影响使用效果,应该不断筛选新的药剂,轮换使用,才能稳定持续的保证使用效果。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另外同一种药剂的施药量和施药时期也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 才能筛选出药效最佳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期,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现在农药新品种每年都层出不穷, 不断的有新的效果更好的农药问世,作为农业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新产品、 新技术及时掌握并推荐给农民,这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 虽然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有很多,现阶段,药物防治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育种手段、生物防治等其他手段是与药剂防治相配套的补充手段,要想获得满意的收成,这些技术手段要互相配合使用, 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枝梗稻瘟病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盐逆境对耐盐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