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功能训练结合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2-08-23杨青孙延梅崔婧郭静

关键词:肺气肿阻塞性评分

杨青, 孙延梅, 崔婧, 郭静

(1.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山东 济南,250000;2.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采购部,山东 济南,250000;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神经内二科,山东 济南,250000;4.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介入病房,山东 济南,25000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持续异常含气量过多和肺容积增大,或伴有细支气管破坏和肺泡的状态[1]。该病具有病程长及迁延不愈等特点,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尚无法完全治愈,需要长期且持续地进行治疗,且并发症较多,病情会伴随患者病期的延长愈加严重[2]。有研究[3]表明,将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有助于其肺功能恢复,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适,有助于获得良好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接受呼吸功能训练结合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 能正常交流、沟通。排除标准: ① 合并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等;② 合并肺癌等严重的其他肺部疾病;③ 合并精神系统疾病等;④ 病情加重。采用奇偶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2组,各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给予2周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告知其及家属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药物作用等,并予以心理疏导。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其合理用药,及时将信息反馈至主治医师,便于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给予饮食、生活及运动等指导。出院时,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向其交代合理用药、科学饮食等院外日常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定期复诊。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予以呼吸功能训练结合综合护理,为期2周。

1.2.2.1 呼吸功能训练 ① 腹式呼吸: 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保持放松,将双手置于腹部或胸腔,由鼻腔慢慢吸气,然后放松膈肌,每次训练10~15 min,每日3~4次。② 缩唇呼吸: 指导患者将嘴唇紧闭后通过鼻腔吸气,保持吹口哨状,缓慢呼气、收腹,胸部稍向前倾,每次训练10~15 min,每日3~4次。③ 借助呼吸助力器训练: 指导患者含住呼吸助力器咬嘴,经鼻吸气,至小球上升至呼吸助力器筒内顶端,屏气3 s左右,经口呼气,每次训练3~5 min,每日3~4次。④ 呼吸操训练: 指导患者立位吸气、前倾呼气,抱头吸气、转体呼气等,每次10~15 min,每日3~4次。

1.2.2.2 综合护理 ① 环境护理: 基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对病房温度、湿度及光线等进行调节,并定时通风、清扫及消毒,若条件允许,还可在病房内放置患者喜欢的绿植、饰物等,使其处于舒适状态。② 认知重建: 护理人员在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认知水平后,采用口头宣教等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其重建正确的认知。③ 心理干预: 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根据其情绪变化予以针对性的疏导、鼓励,缓解和消除其心理压力,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提升其整体希望水平。④ 饮食调理: 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结合其饮食喜好,为其制订个体化膳食计划,指导其进食易消化且含丰富营养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避免饮食不当对肺部造成不良刺激。同时可适当增加梨、甘蔗等具有止咳化痰、润肺等功效食物的摄入。⑤ 生活指导: 引导家属监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药、饮食、运动和作息等,使其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当外出时,叮嘱患者佩戴口罩,防止其吸入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当气温变化时,指导患者及时添衣,防止因受凉发生感冒;当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鼓励和指导其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肺活量,增强抵抗力。⑥ 出院指导: 当患者能够出院回家休养时,全面评估其恢复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详细告知其院外相关注意事项,如果是重要的事宜需以书面形式进行叮嘱,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 测定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及2周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②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低说明心理状态越好[5]。③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6]评价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后的生活质量,问卷共包含4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生活质量高的患者对应的评分也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肺功能比较

2组在干预前的PEF、 FEV1、 FVC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1周及干预2周后,2组的PEF、 FEV1、 FVC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干预2周后,2组的PEF、 FEV1、 FVC均高于同组干预1周后(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1周及干预2周后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肺功能比较

2.2 2组负性情绪比较

2组在干预前的负性情绪(SAS、 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干预2周后的负性情绪(SAS、 SDS)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更低(P均<0.05),且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在干预2周后的负性情绪(SAS、 SDS)评分均更低(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SAS、 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生活质量比较

2组在干预前的心理功能等GQOL-74各维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干预2周后的躯体功能等GQOL-74各维度评分相比于同组干预前均更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等GQOL-74各维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更高(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GQOL-74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与进展涉及因素较多,如吸烟、室内外污染、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和年龄等[7]。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占40岁以上人群的13.7%[8]。由于该病为慢性疾病,患者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出院后未能妥善地进行有效管理,将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而言十分重要[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周及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水平(PEF、 FEV1、 FV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原因为,根据患者的自身肺功能情况,指导其进行个体化肺功能训练,能够促进其实现肺功能恢复的目标。郎华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予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且可以明显提高其肺功能,有助于获得良好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原因为,个体化认知重建、心理护理等相关措施能够及时消除患者因错误认知所致的不良心理,同时也可以明显缓解和消除疾病所致的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原因为,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实施护理服务期间,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并能够帮助其减轻生理、心理两方面的不适,最终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综上,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呼吸功能训练结合综合护理,对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肺气肿阻塞性评分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冬季治疗肺气肿的四大要点
什么是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