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的民族特性形成和审美内涵
2022-08-23李婧瑶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李婧瑶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动画作为一种拥有广泛表现内容与多样化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随着近年来各类媒介平台的创新,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画时代下人们的想象空间开始拓展延伸,引发人们对动画艺术的认可。自20 世纪20 年代诞生首部动画片至今,国产动画艺术家运用了我国特有艺术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征服了国际观众,为动画艺术史书写辉煌篇章,也以独具一格的民族性彰显东方魅力。国产动画的民族特性作为国产动画的精魄,民族特性对国产动画几十年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对国内动画创作风格与方向有着长期影响,也注入了新的动画艺术活力,对其他国家动画创作有所影响。如日本动画肇始人就是在看到我国《铁扇公主》后才开启他的动画创作之路。国产动画中的审美内涵值得我们为之探讨,接下来本文将系统梳理国产动画民族特性的形成,探究国产动画的审美内涵体现,总结不同时期的形成发展规律。
一、国产动画民族特性的形成
(一)“走民族风格之路”的提出
特伟于1956 年在《骄傲的将军》中提出“走民族风格之路”这一创作主旨,运用京剧脸谱塑造人物造型和动作,设计了融入民族音乐戏曲锣鼓的音响效果。在动画表现形式上借鉴我国传统京剧艺术魅力,全片体现出多种传统艺术集一体的民族审美情趣。自此之后我国动画也在“走民族风格之路”中逐渐形成民族特色。在当时的外部环境下,新中国正式成立为国内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 中强调,电影艺术要有群众基础,力求多样化的影片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随着拥有全国最多美术人才、最雄厚电影技术力量的最大动画电影生产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出现,具备了充足的动画创作资源优势,这些都为国产动画形成民族特性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国产动画形成民族特性
在国产动画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不断开发大量丰富的民族文化创作资源,如借鉴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绘画艺术、民间剪纸、年画等,这些文化可以成为国产动画造型风格的生长沃土,于是国产电影在国际间呈现出独具风格的“中国学派”。民族文化涵盖了无数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民族资源,不管是传统书法绘画,还是民族音乐,又或是各类剧种表演与皮影窗花等民间技艺,都成为国产动画可借鉴的重要民族资源。国产动画民族特性的形成,不仅借鉴了中国绘画、音乐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方法,在把握观众审美心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如我国首部闹剧片《过猴山》,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运用了重视赏心悦目的风格与情趣盎然的噱头,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美的感受,追求轻松诙谐的趣味,与受众心理需求相符,得到了受众的喜爱。《神笔》《骄傲的将军》可以称之为有民族特性的中国动画开山之作,充分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也借鉴了大量艺术元素,如“将军”程式化动作、民族配乐、脸谱造型、华丽建筑等,在典雅古朴的民族气息中充分展现内矜持内敛、积极乐观的文化气质。
二、国产动画民族特性的发展与丰富
在1960 年至1965 年间,国产动画实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在“调整、巩固、充实、提升”八字方针提出后,我国文艺界开始探索动画创作规律,这一阶段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生产约20 部动画片,有丰富的动画题材形式,基本在大体上确定了国产动画的题材类型,具备十分浓郁的民族气息。这一时期也作为我国国产动画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获得了艺术创作观念的新进展,也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进一步拓宽了艺术创作事业。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技术革新运动”,多元化技术革新项目的提出,助推了我国动画表现形式的创新开拓。于是动画电影创作者开始大胆借鉴民间传统壁画、京剧脸谱、皮影木偶等艺术形式,融入动画形式中,尽管在同一意象、内容下,也能因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而产生不同的雅俗体验。拥有传统民族特性的国产动画作品,也在表现形式上引起世界瞩目。例如水墨动画中可以创造具有抒情意味、清雅、空灵的独特审美品格,《小蝌蚪找妈妈》 中,就取自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作中的小蝌蚪形象,借鉴我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形式,充分发挥了水墨画中所体现的笔墨情趣,实现了动画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国产动画拥有独立美学品质的目标。
随着动画从业者艺术创作理念与动画制作技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动画也随之步入辉煌时期,在水墨动画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我国首部彩色动画唱片《大闹天宫》,以及《牧笛》《孔雀公主》《冰上遇险》《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大批成功之作。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国产动画在艰难中曲折前行,受到政治风波的极大影响。但总体来讲,这些年国产动画已经获得显著成果,正是因为国产动画走民族化道路,在发展中坚持艺术自觉、理论自觉、高扬民族精神,以提升美学品质为标志,并以积累内在文化为依托。因此国产动画中体现民族特性的产品,是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不仅借鉴了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表现方式,更在传递更深层价值结构中展现了民族文化缩影。
三、国产动画的审美内涵剖析
(一)天人合一的意识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和谐相适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也正是人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中国美学也正是在“天人合一”这一生命情调中探索人和自然之间美的存在,人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用生命意识感受自然的美,《山水情》也正体现了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从审美层面来说,人并不是整个大自然的主宰,也并不是自然的奴隶,“天人合一”说的正是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于是在国漫艺术创作中也广泛运用“天人合一”,如水墨画作为我国传统画作的一类,水墨动画就为我们塑造了尤为悠远的画面意境,让“天人合一”的思想韵味打动着每一位观众。水墨动画源于我国的传统水墨画,简单来说,作为超越自然的同时又贴近自然,可以净化人们心灵,所以人们可以在纯净心灵和自然对话中得到净化和陶冶。有研究者对国漫《山水情》进行研究,认为这一动漫代表了当时我国动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能够从中看出整个动画创作采用了勾、皱、擦、点等创作笔法,并运用渲、泼、破、积等用墨方式,呈现出尤为丰富的色彩层次变化,以及如同身入山水的意蕴。“自然”的画面也在动画剧情的推演助力下,给人以更加生动的感受体验。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部动漫中感受到水墨画的文化魅力,更能够在动画艺术空间中得到整体升华,以及创造壮丽山河、云海萦绕交汇于声声琴声,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中和之美的审美指向
中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形成的一种心理、思维模式,追求身心、伦理欲望、个体社会、感性理性的全面和谐高度统一,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想要达到的文化信念。“中和”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产生古典和谐美的重要基础,中和之美表现在不同美之间的相济交融,刚柔兼备,情感始终,不存在或多或少的对立差别,审美统一有着典雅、含蓄等特点。例如《过猴山》动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就采用了民间喜闻乐见的猴子抢草帽这一有意思的现象,并在动画创作背景上,采用写意风格的《过猴山》剧照,实现了人、物、背景之间的虚实相生,营造了生动和谐的动画环境。在动作设计方面,这部动画还设计了精炼、幽默、生动、风趣、变形等动作,实现了“以形写神”这一艺术表现。通过运用我国特有的“笔墨情趣”,成功创作出生动简洁的动画影片。尽管这部动画实际上表现了一场闹剧,但是这不同于西方动画的娱乐噱头,老人、猴子在动画中对“山”不同的审美趣味,也正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与独特趣味。《淘气的金丝猴》这部动画中主要描述了金丝猴的淘气、顽皮,虽然会经常欺负其他小动物,可是在危急关头,金丝猴也正是得到这些小动物的帮助才成功脱离危险的,这让金丝猴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升华了整个动画的感情。在《大闹天空》中最后团圆大结局,孙悟空获得了“齐天大圣”这一美称而结束,但是孙悟空在原著中则是被压在五行山下。这部动画的导演表示自幼便对原著中孙悟空的结局愤愤不平,于是在动画创作中通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进行大胆的改编创作,让原本的结局发生改写,变为孙悟空踢翻了八卦炉,拿起了金箍棒,在激烈的打斗中几乎让玉帝无法安心坐在宝座上,于是塑造了孙悟空这一丰满的角色形象,而这一动画结局正是导演所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团圆”的影响。
(三)追求意境的审美意蕴
我国传统艺术作为文化发展史中极具贡献力的一点,一方面为了不断探寻艺术的意境,从而窥探我国艺术创作的内心素材。意境作为我国传统美学关键范畴,宗白华赋予其极高的艺术地位,我们都明白我国的古诗词与传统绘画作品都以创造艺术意境为重要创作美学原则,并且中国动画艺术也同样追求传统意境这一旨趣。“中国古典诗、画、文、赋、建筑、音乐、书法、戏曲”都尤为重视意境,如《鹿铃》表现小姑娘解救小鹿,在今后公共生活中,从陌生至亲密,再至难舍难分的情感变化,使得一整部影片都洋溢情怀,创造了人鹿和谐共处的情境。《牧笛》是新中国第二部水墨动画,在内容画面处理上十分精美。片中主要场景营造了柳堤放牧、春水浴牛、竹林莺啼、深渊鸣泉的美好意境,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幅画面的空灵意境,云烟水墨缭绕,让人们感受到隐忍入胜的意境,让观看者能够艳羡向往。《山水情》选择运用大量写意性画面处理,能够创造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艺术意境。
(四)虚静空灵的造景
我国审美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虚静空灵”,传统绘画线条能够空灵生动有趣,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而非中国传统戏曲中程序化、虚拟化的舞台表现,表现出空灵的空间意识。尤其在借鉴引用我国传统戏曲与美术创作方面,无论在意象化造型处理,还是为受众创造出来的艺术意境,又或是对场景时空处理中,采用的密不透风的画面结构艺术创作方式,以及采用独特线条所体现的各类精致虚拟的戏曲场景,程序化艺术表现形式,情境式交融,虚实结合美学特征,这些都促使我国艺术创作表现出民族特性。首先以形写意的意象化特点,能够让整个动画更加生动且形神兼备。意象化艺术表现也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观念,在创造画面造型中并非简单盲目的模仿自然,重视营造书法心境氛围。在有限的动画画幅内,可以超越物象向观众们传递无限的神韵。以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画面创作中通过采用墨点排列式组合,能够让原本没有情感的小蝌蚪,在频频摆动尾巴的动态中充分体现生命与情感基调。《牧笛》中对牧童、老牛与动漫环境的意象化造型,能够突出呈现情景交融的意境,在《山水情》中小船在湖中的穿梭游荡,表现划船意象,随着船的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水波传荡,船就好似真的动了起来,创造了清幽深远的趣味画面。在动画场景中留设空白页作为一种对万事万物和人的关怀之意,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对自然万物的重视,做到在有限的意象画面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充分呈现空白的深广无限含义。
四、立足民族文化的国产动画未来发展之路
我国的国产动画,在现代化科技创新发展与时代转型商业接轨背景下,对我国动画的创作理念带来更多挑战。面对这些年日本、美国动画产业繁荣发展,显然我们国产动画有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很多国外动画作品中有吸引受众的一面,也有拼搏积极展现个性的一面。我们在全球文化一体化大环境下,就必须做到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借鉴并广泛吸取其他国家的健康文化,促使国产动画的发展。
根据目前各国动画的发展历程,能够发现各国的动画都无法脱离历史民族文化与产业化。以日本动画为例,其中蕴含着日本民族唯美的人文内涵与隐忍的武士道精神,形成动画、漫画、图书、电影、影音、特许经营类产品等一系列完善产业结构。因此在日本动画高额效益的驱动作用下,极大地提升了日本动画创作者的积极主动性。美国动画则以全球化销售模式与自由幽默的文化精神著称,在动画中展现民族精神,累积了丰富的动画产业成熟经验,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网络模式与产业链条。始终坚持动画创作与受众相贴合,可以通过动画反映独特文化内涵。根据他国经验,国产动画更要在全球化语境中,立足本土文化,以独特鲜活的民族文化精神为根本,完善产业化发展,在全新环境中不断寻找发展点。
一要准确把握受众的审美心理,从观众定位着手,国产动画一直以来都是以儿童精神文化所需进行拍摄制作,受众大部分是儿童。日本动画与我国动画相比,其有着广泛的受众定位,三岁至八十岁的人都有动漫可看。所以如果国产动画仅仅以儿童为受众群,必然会在动画作品交流中失去大量观众群,也对动画作品的交流深度和广度造成较大束缚。即便是定位儿童受众群,同样要顾及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心理,因此在国产动画制作中,需要换位思考,切合受众需求,这样才能够增强动画作品的感染吸引力。动画作品的受众群定位也有必要细化,日本漫画正是因为有着不同的受众群,所以漫画种类多样化,格斗、少女、竞技、科幻、商业等不同类型,均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群的需求。这样可以给我们一些积极的启示,未来我们将建立多视角、多维度的交流方式,形成多品味、多层次的动画作品。
二要迈出中国动画产业化发展之路,以国产影院电影《宝莲灯》为例,这是代表我国动画成功步入新世纪的代表作品,它的问世为中国动画产业化探索迈出坚实一步。首先可以运用明星效应为动画开拓市场,立足动画的市场受众主体,以受众审美为前提,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因为动画具备产业价值,除了票房收入,还有衍生品的开发销售,例如《变形金刚》的播出便让赞助商先后获得近50 亿人民币收入。动画衍生品的开发已经成为动画产业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国产动画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多方互动支持,如突破单一生产观念、构建完整动画产业链条、加强国际间动画交流合作,在对外合作中吸收国外良好制片、生产、管理经验,可以彼此交流,向国外介绍我国的优秀动漫作品,加强对动画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政府对我国动画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多方促进国产动画良性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产动画在发展中未能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始终依赖未能真正把握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特性,展现独特民族审美内涵,彰显满足审美意蕴。那么在今后国产动漫发展中,需要摒弃以往静止孤立的观点,立足时代发展,从美学品格与文化内涵方面重新诠释国产动漫的民族特性。在多元化发展格局中,国产动漫更要表现包容性,在多元化文化交流中不断吸收借鉴,创作与当代审美心理需求相符的国漫作品。